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传统 > 正文

傣族的服饰文化

关注精彩内容,要先点击这里哦!

傣族的服饰文化

服饰是人类生活重要的物质资料,由于它不可或缺的实用价值和日益增长的欣赏价值,使其成为民族文化重要的载体。少数民族服饰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特点,从服饰上即可一目了然地看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人,是北方的少数民族还是南方的少数民族(甚至是哪一个民族的支系),于是民族服饰被誉为民族文化形象的“百科全书”、“写在身上的历史,穿在身上的艺术”。西双版纳的傣族服饰分为古装、近现代装和当代装三种(共九代),它和其他民族服饰一样,反映了本民族一定的历史、地域的文化,是傣族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

一、傣族服饰的变迁

傣族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其他成员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要经历从猿到人、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从野蛮到文明的历史过程。当然,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傣族也有自己的传说,可资借鉴。

据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描写:在天地开始形成的时候,地球上除了光秃秃的土地和空荡荡的海水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东西了。地球上既没有人,没有其它动物,也没有花草树木,听不到任何声音,看不见日月星辰和大自然的五光十色。整个地球是一片沉寂与昏暗。为了使地球具有新的活力,神仙王就派了德高望重、心地善良、神通广大的布尚改、雅尚改夫妇二神带着仙葫芦到地球上,创造人类和宇宙的万物。布尚改、雅尚改把仙葫芦籽撒到天空,天空顿时布满星星,日月光亮;仙葫芦籽撒到地球上,万物生长,鲜花盛开,瓜果飘香。

可是地球上仍然没有人类和动物。布尚改、雅尚改心想:既然地球上已有这样一个宽阔的世界,就应当有主宰和开发这个世界的另一种生命。于是他们花费了100年的功夫,用泥巴来捏造男人和女人,并让男、女形的泥人成为一对夫妻,赋予他们生命、灵魂与活力。经过很长的时间以后,一对泥人夫妇终于变成了活人,开始行走在地面上。但他们还没有语言,不会说话,布尚改、雅尚改就赋予他们语言,教他们说话和动脑子,给他们取名为“人”。接着,夫妇二神又用泥巴捏造了象、马、牛、羊、猪、狗、鸡、鸭、虎、豹、狼、麂、鹿、象、飞禽、昆虫等数千万种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动物,分别给它们取了名字,教给它们不同的叫声。从此,陆地上就有了成千万种的大、中、小动物和昆虫;海洋和江河湖泊里就有了鱼虾蟹贝等水生动物。

人类产生之初,没有衣服穿,人人赤身裸体,为了御寒和遮羞,它们就用芭蕉叶或其他树叶做成衣服、裤子来御寒和遮羞,这种树叶衣便是傣家人的第一代服饰。后来,古代的傣族先民发现:箭毒木的皮经捶软去毒后,用它披在身上很暖和,便用这种树皮来做衣服、裤子。穿上用箭毒木树皮做的衣服,比起穿树叶衣暖和多了。这便是古代傣族先民发明的第二代服装,名为“树皮衣”。之后,古代傣族先民把猎到的野兽皮剥开、晒干,做成了兽皮衣,这种兽皮衣不仅穿起来很暖身,而且比树叶衣、树皮衣耐穿。这便是古代傣族先民发明的第三代服装。

古代的傣族先民没有房子住,为了避雨、避寒和防止毒蛇猛兽的侵袭,他们集体居住在山洞里,或用树叶在大树上筑个鸟巢似的房子,居住在大树上,集体狩猎,集体分配食物。在没有发现火之前,他们生吃野菜和兽肉。正如清·道光《云南通志》卷一八五所记载的“衣木叶,茹毛饮血。”

也不知过了多长的时间,傣族先民发现,木棉的纤维可以纺成线,用线可以织成布,布可以缝成衣服。但那时还没有发现蓝靛可以染布,于是男男女女、老老幼幼衣服都是白色的,男人上衣为对襟短衫、长衫,无领,布扣,下身为大腰身的长管裤,头上扎一条白头巾。那时男人留有长发,挽成一个发髻,当然这一发髻要比女子的发髻小得多。女子上身服装分为紧身内衣、窄袖紧身外衣,下身为长及足踝的长筒裙,长长的秀发挽成一个螺旋形的发髻,略为偏向后头左侧,发髻上插上一把鲜花。有的头上还要包上一块白布。这就是傣族先民的第四代服装。

后来,傣族先民逐步学会了种棉,并学会了用棉花纺线、织布,这种布叫“梭罗布”,用这种布做的傣装是傣族先民的第五代服装,其款式与第四代傣装基本相同。当傣族先民发现蓝靛后,就用它来染自织的白布,于是白布变成了黑布,白色服装变成了黑色服装,这就是傣族的第六代服装。

傣历五二二年(公元116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入主勐泐(西双版纳古名),统一了这一带的傣族各个部落,建立了“勐泐王国”地方政权,拥天朝(宋朝)皇帝为“共主”。天朝皇帝乃赐予虎头金印,命为“一方之主”。从宋代至元、明、清、民国,西双版纳与祖国内地的交往日益频繁,内地的先进技术和布匹等货物源源不断地进入西双版纳;泰国、缅甸(明代,西双版纳既服从中国中央朝廷的统治,同时又受缅甸封建王朝的统治,傣语称为“贺炳波,满炳咪”,意为中国朝廷是父亲、缅甸王朝是母亲)、老挝的纺织品(甚至是英国、法国产的工业品)也不断进入西双版纳。据《西南夷风土记》记载:“鱼盐之利,贸易之便,莫如车里……”于是傣族服饰的花色品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制作傣装的布料由原来单一自织的梭罗布变为多种布料和丝绸布料,花色品种异彩纷呈,傣族服饰出现了由各种工业布料、绸缎制成的具有各种色彩的服饰,其服饰款式不变,但服饰的布料、质地、花色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了。这便是傣族的第七代服装。

由于中原汉族地区和泰、缅、老货物和英、法等国货物通过这3个国家涌入西双版纳,傣族的服饰也在不断变化。男子的上衣由对襟无领布扣逐步改为有领、用纽扣;裤脚由肥大逐步变为瘦小;头巾也逐渐被毡帽所取代;小伙子喜欢披上红毯子去纺线场上“串”姑娘;有少数男子开始穿上了中山装、西装。妇女的服饰变化更大,紧身内衣的花边越来越多,越来越漂亮,紧身上衣由单一的斜跨型变为多样型,头饰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略偏向左边的螺旋形的发髻以外,有的插上了粉色或红色或黄色、绿色的梳子,有的插上了金簪或银簪,包头也改用了进口的提花包头巾,有的还披上了金丝绒的坎肩。筒裙的花色品种也丰富了,有的贵族和有钱人的妇女还在裙脚上绣上了金丝、银线,脖颈上戴上了金项链,显得雍容华贵,落落大方,秀气十足。无论是男人或女人,此时已由过去的赤足,逐步穿上了布鞋、胶鞋,有的还穿上了皮鞋,当然大多数人还是打赤脚的。这便是傣族第八代服饰。此时,穿西装或中山装的人比过去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民族平等、互助友爱、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傣族地区和其他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蒸蒸日上,边疆的面貌日新月异,各族人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不断改善,因此,傣族服饰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更加异彩纷呈了。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双版纳民族文工队(州文工团、歌舞团的前身),并开始演出根据傣族古代叙事长诗《召树屯》的片断《金湖定情》的小型舞剧。饰演孔雀公主喃木诺娜的刀美兰穿的那一套孔雀衣,饰演召树屯王子的男演员穿的那一套王子服,以及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西双版纳州歌舞团上演的大型舞剧《召树屯与喃木诺娜》,女主角杨丽萍和男主角岩坎囡穿的孔雀衣和王子服,曾使千千万万的傣族小姑娘、小伙子为之倾倒,他们都期盼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穿上这样漂亮的服装,姑娘变得像孔雀公主喃木诺娜一样漂亮迷人,小伙子变得像召树屯王子一样英俊潇洒。这一美好的愿望,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以实现了。

当代的傣装,傣族农民生产、生活中穿的服装,已和舞台上演员们穿的演出服,逐渐接近或达到演出服的水平了。内地来的朋友和从欧美国家来的洋人朋友,当他们见到在田间地头干活的傣族妇女服装那样艳丽时,便情不自禁地问:“平时劳动她们也穿得这么漂亮吗?”他们认为傣族姑娘是故意穿漂亮衣服劳动给他们看的。我说:“平时劳动,她们就是这样穿的,你们可以仔细去观察观察。”经过几天的观察,他们得出的结论和我说的一样。

当代傣族男子的服装虽然保留着对襟布扣,但衣服的布料比过去更丰富,色彩比原来更多,质地比原来更好,上衣由无领改为有领,包头巾改为方便型的头巾,戴起来不需包扎,只需套在头上就行了。衣服所用布料不多,但穿起这样的男装,使人更加英俊潇洒,更具阳刚之气。傣族女装式样更多,布料更丰富,色彩更加艳丽、迷人。穿上这样的女装,使人体的线条美得以充分体现;再披上薄如蝉翼的披巾,再加上那美妙的头饰,就使傣族姑娘变得像孔雀公主一样美丽了。这便是第九代傣族服饰。

二、支系不同服装亦各异

根据居住区域、语言和服饰的不同,傣族分为傣泐、傣讷(那、勒)、傣雅、傣绷四大支系。高立士先生在他的《云南四江流域的傣族支系》一文中,将傣族细分为九个支系,即在以上四个支系的基础上增加傣艮、傣格、傣皓、傣朗姻、傣亮五个支系。九个支系的傣族服饰都各有特色。

傣泐,他称为“水傣”,即喜欢居住在江河湖泊旁边的傣族。傣泐意为“超越、厉害、能干、了不起的民族”。同时因其居住地为勐泐(西双版纳古名)而得名,意为勐泐的傣族。傣泐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普洱市江城县的景董乡,红河州金平县的勐拉、绿春县的骑马坝、个旧市的石榴坝有少量分布。老挝丰沙里省的勐乌县、南塔省的勐兴县,泰国的清莱、清盛、米赛、清孔、昌堪、清迈、难府、南奔等地均有分布。傣泐的服饰笔者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2013年3月,笔者曾率领西双版纳州傣学研究会部分学者赴泰国北部清迈、清莱、难府、南奔等地考察该国傣泐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发现其语言、习俗、服饰、发式、宗教信仰与西双版纳的傣泐相同,其服饰完整地保留着新中国建立以前西双版纳傣泐服饰的款式。

傣讷(那、勒),他称为旱(汉)傣,意为“上方的傣族”、“北方的傣族”。旱傣指不居住在水边的傣族,汉傣指居住地靠近汉族地区、受汉民族文化影响较深的傣族。傣讷主要分布在怒江下游的德宏州,保山市的腾冲、潞江坝,临沧市的沧源、耿马、双江,普洱市的景谷、宁洱、墨江、孟连、澜沧、江城,金沙江沿岸丽江市的永胜、华坪,楚雄州的永仁、大姚、武定。两三百年来,有部分迁入西双版纳定居,有部分经西双版纳迁入老挝、缅甸、泰国。与傣泐相比,傣讷的服饰颜色较深,男子穿黑衣黑裤或其它深色的衣服,戴毡帽或扎深色的头巾。妇女的服饰分为已婚和未婚的两种,已婚的妇女上着黑色的长袖衣,衣摆上镶嵌着多串白色的珠宝,衣领上绣有各种颜色的花纹,袖口点缀着白、蓝两种条文,头巾的边缘点缀着银饰品,下着深色的长裙。未婚的女子上衣与已婚的妇女相同,下着深色的裤子,头戴各式帽子。近年来,由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傣讷的服饰已有向傣泐服饰式样发展的趋向。

服饰结构

1

01

上衣衣领

衣袖花纹

02

盘发

黑色布包头

03

下裙裙身

围裙花纹背面

围裙花纹正面

腰部配饰

傣雅(亚),意为“散落的傣族”、“分散的傣族”,他称为“花腰傣”。傣雅主要分布于玉溪市新平县的漠沙、嘎洒镇,元江县的东城、元江坝,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普文坝、勐养坝,景讷的勐板坝,勐罕的勐宽坝,勐腊县的勐满坝。傣雅男子的服饰与傣讷男子的服饰基本相同,妇女的服饰则十分漂亮,其特征是腰部、胸部镶有许多花纹,袖口、裙脚也有花纹,头饰除戴一顶织有花纹(或镶有银扣)的帽子以外,还戴一顶翻卷的斗笠。因其腰部花色多,故被称为“花腰傣”。

傣族其他支系的服饰与傣讷大同小异,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如:傣皓(白傣)因喜着白色衣服而得名。孩子生下3天,长辈给他取奶名时,孩子要穿一身白;青年人结婚时,新郎、新娘的内衣内裤需透身白,新人领口、袖口、衣摆、裤脚边,均露一道白;人死时,其贴身内衣内裤需全为白色。

傣朗(黑傣),因其喜着黑衣而得名。傣朗发源于越南黑水河沿岸,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泰国也有分布。我国云南省内主要分布在中越边境马关县的木厂乡、大栗乡和坡脚乡,文山县的德厚乡、攀枝花乡,河口县的桥头镇,元江县的大水平乡,红河县的麦龙乡也有分布。

傣亮(红傣),其服饰喜欢以红色布条镶领口、袖口、衣襟边摆乃至裙上,有的在青色长裙镶上3道红布条,故有“三道红傣”之称。另一种说法,傣亮发源于越南红河沿岸,而红河发源于中国云南,省内一段称为元江,流入越南后称为红河。红河傣语称为“南亮”,故其沿岸傣族被称为“傣亮”。傣亮主要分布于越南、泰国,老挝也有分布。云南省内主要分布于河口县桥头镇的石崖脚、白尼、方格成3寨;马关县古林菁乡的攀枝花、董棕两个小寨。

三、傣族服饰与宗教

在佛教传入以前,傣族普遍信奉原始宗教,即天有天神(据说天分为16层,每一层天都有重要的神灵坐镇,最高的天神为英达提拉)、地有地神、水有水神、勐有勐神、寨有寨神、家有家神、树有树神。据说,建勐的首领或英雄死后,就变成勐神,保佑着该勐头人、百姓的平安;建寨最早的人死后,就变成了寨神,它保佑着该寨父老乡亲的平安;一个家庭的长辈死后,就变成了家神,它保佑着这家老小的平安。傣家人每年都要定期以特种毛色的牲畜祭祀勐神、寨神,企盼勐神、寨神保佑全勐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人丁兴旺。一个家庭在自家的堂屋顶端设一神台,每天早上用刚蒸熟的糯米饭供祭家神。每个村寨都要树一个寨心(寨心即村寨之心,是村寨的保护神)。人生病了,要请巫师帮助招魂送鬼,干旱了要祈求天神降下甘霖。

由于祭祀寨神、勐神的需要,主持祭祀仪式的波么龙(大巫师)、波么(巫师)、波么囡(小巫师)便应运而生了。波么举行祭祀时,需身着特种的服饰。如:巫师需身着红袍,肩挎长刀,用织锦头帕包头走在前面,10名壮汉上身只穿左肩,右肩右胸袒露,手持刀、棍尾随其后。

鉴于人们敬畏神灵,敬畏自然,对风、雨、雷、电、地震等自然现象不可理解,于是一种可防“鬼”和刀枪击中的法衣(亦称咒衣)也就产生了。法衣上写满了咒语和可以驱神撵鬼的图案、符号,据说,穿上这样的法衣,可以“刀枪不入”,鬼神也会退避三舍,半夜里“鬼”不会来敲门。当然这些都是迷信的做法,如今这种法衣早已无人穿了,也无人相信穿上这样的法衣可以“刀枪不入”了。

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以后,傣族群众既信奉原始宗教,同时又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由于佛教有自己的教规、教义、戒律,又拥有经藏、律藏、论藏经典、藏外经和浩如烟海的佛教文学,礼仪齐全,而原始宗教没有这些。于是在两种宗教中,佛教逐渐占了上风。

佛教是拥有佛寺、佛塔和僧侣的。僧侣一般分为三级:傣族男子八、九岁时便被送入佛寺削发为僧,成为初级僧侣“帕”(佛学上称为小沙弥、沙弥能士,当地汉族称其为小和尚),通过学习佛经,学习傣族的传统文化。“帕”若不愿还俗,年满20岁且佛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晋升为中级僧侣“都”(佛学上称为比丘,当地汉族称其为二佛爷)。“都”年满30岁,不愿还俗,且佛学知识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大有长进者,过去经勐级土司批准,可晋升为高僧“祜巴”(佛学上称为长老或都统长老)。此外,南传佛教还设有桑卡拉扎、松溜·阿嘎牟尼等荣誉高僧。

僧侣的袈裟(服饰)也因级别的不同而相异。“帕”的袈裟只是一块长方形的黄布(若黄布的宽度不够,可加宽),傣语称为“帕楞”(黄袈裟);“都”一级的袈裟由长方7个小块、宽方9个小块的黄布(或黄绸缎)拼缝而成,傣语称为“帕拉纳”;“祜巴”以及桑卡拉扎、松溜·阿嘎牟尼等高僧的袈裟由长方11小块、宽方9个小块的黄布(或黄绸缎)拼缝而成。僧侣的内衣只有右肩,没有左肩,用黄布缝制而成。

四、傣族服饰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服饰的基本功能是护体、保温、显美。不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的民族服饰的厚薄、颜色的深浅是不同的。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其居住地不仅纬度高,而且海拔也很高,冬天冰天雪地,夏天也不热,他们服饰的基本特点是厚重宽大型,如藏族男子的服饰腰肥、袖长、襟大,上装讲究层次重迭,颜色醒目,喜穿多件右衽短上衣,外套圆领开右衽长袍,腰间系一条长带,腰间宽大,可装东西,头戴毡帽式高筒狐皮帽,脚穿长统皮靴。而南方炎热地区的民族服饰则是轻薄型的。傣族男子上身穿一件对襟圆领的短袖衫,下着一条薄薄的长管裤,脚穿一般的布鞋、皮鞋即可。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缘,约北纬21°10′~ 22°40′,东经99°55′~ 101°50′之间,北有哀牢山、无量山为屏障,阻挡了南下的寒流;南面东西两侧靠近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夏季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气流的影响,造成了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的特点。海拔800米以下的坝区、河谷为热带季风气候;海拔800~1500米的半山区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区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早晚气候凉爽,年均温度在18℃~22℃之间。气象学家曾对四季作过这样的划分:月平均气温低于10℃的为冬季,高于22℃的为夏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秋季。根据这个标准,西双版纳无论高、中、低海拔地区,月平均温度均在15℃左右,于是被称为“没有冬天的乐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西双版纳成为驰名中外的动、植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

西双版纳各民族的服饰是与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相适应的,在这里看不到藏族、蒙古族那样宽大、厚实的服装,而只看到轻薄型的服装。当然,由于居住地海拔高度不同,“哈尼住山头,基诺住箐头,傣族住水头,汉族住街头”,山区的海拔高一些,气候比坝区凉爽一些,于是居住在山区的哈尼、拉祜、彝、基诺、瑶等民族,服装要比居住在坝区的傣族更厚一些,颜色更深一些。由于坝区气候湿热,傣族建寨、建房都要建在靠近河流、湖泊的地方。傣族有句谚语说:“无水之平川没有傣族,有水之河谷必有傣家。”这就是说,傣族尚水、离不开水。为了保护水,古代的傣族先民已懂得保护森林和水源,他们说:“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天底下谷子至高无上。”同时也养成了爱护和保护动物的习惯,大象、孔雀、凤凰、骐驎成了傣家人的吉祥动物。傣族的象脚鼓舞、孔雀舞驰名中外;傣族的屋檐上塑有凤凰的造型,佛寺及重要建筑物的大门口,置有一对骐驎的雕塑。

傣族的服饰与当地秀丽的风光、绚丽多彩的动物羽毛浑然一体。傣家人的性格外柔内刚,从服饰、形体上看,阿娜多姿的傣族姑娘就像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美丽、善良、温情似水;从“内刚”上看,傣家人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就像森林里的大象一样,勇敢坚强,一往无前。

无论是来自内地的旅游者,还是来自海外高鼻子、蓝眼睛、黄头发的观光客,当他们看到穿着艳丽、娉娉婷婷的傣族姑娘时,就会自言自语道:“孔雀!孔雀!一只美丽的金孔雀!”姑娘那插着鲜花美丽的法式,那件紧身上衣,那条令人魂牵梦萦的花筒裙,那张浮现着笑容的瓜子脸,那双明亮的似乎会说话的眼睛,活脱脱像一只金孔雀。不久前,一个名叫樊蒙的北京青年用手推车推着瘫痪的母亲,走了一百天才来到西双版纳,其目的是为母亲圆梦——亲眼看一看西双版纳的孔雀,看一看孔雀开屏。他的母亲在原始森林公园看到了成群的孔雀在金湖边起飞、落地、开屏、觅食,喜不自禁,感到自己坐着轮椅走了一百多天,已如愿以偿,值!但她更高兴的是,她看到了比孔雀羽毛还要美丽的傣族女装,看到了比孔雀开屏还要美丽的千千万万个傣族姑娘!

有关傣族女装的传说很多,有的说傣族的筒裙来源于诸葛亮的袖口,据说古时傣族妇女没有筒裙穿,是诸葛孔明教她们按他袖子的式样做成了筒裙;傣族没有房子住,是诸葛孔明教他们仿照他帽子的式样,盖成了干栏式的竹楼,同样,诸葛孔明也教会了哈尼人种茶……这是某些无知的文人编造出的不负责任的“传说”,以讹传讹,流传至今。傣族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其他成员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仅傣族在历史上使用的历法就有四个,即:第一个历法“波腊纳萨哈”,使用420年后,改用第二个历法“菩塔萨哈”(又称沙萨纳萨哈,即佛历)使用622年后,改用第三个历法“当补腊萨哈”,此历使用560年后,改用第四个历法,即现行傣历“祖腊萨哈”,至2013年,此历已使用1375年。这四个历法是连续使用的,若把四个历法使用的时间相加,至2013年,已有2977年。傣族使用历法,说明傣族历史已进入文明时期,这说明傣族的文明史与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是相吻合的。而诸葛孔明生于公元184年,卒于公元232年,至2013年才有1829年,傣族在历史上使用历法已超过2977年,难道傣族在诸葛孔明出世之前就赤身裸体,待他教给做筒裙的方法后才有衣服穿吗?其次,诸葛亮从未到过西双版纳,他在前《出师表》中所说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非指西双版纳,而是指昭通、曲靖一带。其三,查遍《诸葛亮文集》,并未发现诸葛亮教傣族做筒裙,盖竹楼,教哈尼、布朗人植茶的只言片语。其四,在傣族数百部民间叙事长诗,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传说中,并没有诸葛孔明的影子,倘若未进学校读书,傣家人真不知道诸葛孔明为何人。因此,这个“传说”是可以否定的。

另一个传说,傣族的服装来源于召树屯与喃木诺娜的传说。据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描写:古时勐板加的王子召树屯,他对父王为他安排的婚事不满,便毅然离开豪华的宫廷、放弃舒适的生活到森林里寻找真正的爱情。在美丽的金湖边,他与从孔雀国勐东板飞来金湖戏水的七公主喃木诺娜邂逅,两情相悦,一见钟情,于是两人定下了终身大事。傣族男子从长诗中知道召树屯的着装比自己的好看,便纷纷模仿,按照召树屯王子服饰的款式改进了自己的服装;傣族妇女,尤其是爱美的姑娘们从长诗中了解到孔雀公主喃木诺娜那金光闪闪的羽衣,激动不已,便模仿孔雀公主的羽衣,缝制出了要多美就有多美的花筒裙与合身的紧身上衣,把自己打扮得像孔雀公主一样美丽。傣族青年人结婚时,老人在祝福词中说道:“祝新郎新娘新婚幸福,在家百事如意,出门遇好人;养猪成凤凰,养猪成大象;做生意发大财,干事业成大功;向右走踩着金缸,向左走踩着银罐;生出儿子像召树屯王子一样英俊潇洒,生出姑娘像喃木诺娜公主一样漂亮迷人……”看来,这个传说还有一点靠谱,说明早在召树屯、喃木诺娜的传说产生之前,傣族已有自己的服饰,只不过是从长诗中知道他俩的服饰后才对自己原来的服饰进行改进而已。

笔者认为,傣族的服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动、植物资源密切相关。西双版纳有着千姿百态的各种动植物,甚至有的花还会跳舞,有的果子一吃进肚里,再吃酸性的食物,酸的东西就变成甜的了。过去傣家人喜欢饲养孔雀,一家养上几只。他们都把孔雀看成是美的象征,把孔雀翎羽看成是最美的服饰,希望自己能穿上孔雀翎羽似的服饰,使自己成为像孔雀公主一样美的人。羡慕大自然,模仿大自然,把大自然中最美好的东西变成服饰来打扮自己,这便是傣族服饰主要的来源。今天,人们喜欢把傣族中有成就的人称为“傣家的金孔雀”、“从密林里飞出来的金孔雀”,把漂亮的小姑娘称为“小孔雀”,有的幼儿园取名为“小孔雀幼儿园”,有的企业取名为“金孔雀集团”,也是这个原因。

傣族服饰不仅反映了它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而且也反映了西双版纳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传说,古时傣族、哈尼族是两兄弟,傣族是哥哥,哈尼族是弟弟。由于家庭人口多了,需要分家。傣族嫂子和哈尼弟媳分配她们共同织的布,当分到衣服布料时,傣族嫂子谦让说:“弟媳呀,你把长的这块布料拿去做上衣吧,我就要这块短的。”当分到裙子布料时,哈尼弟媳谦让说:“嫂子呀,你把长的这块布料拿去做筒裙吧,我就拿这块短的。”于是,哈尼族妇女的上衣是长的,而裙子是短的;傣族妇女的上衣是短的,而筒裙是长的。这个传说说明:西双版纳境内的各民族,全国56个民族,自古以来都是“比比农农”(兄兄弟弟),彼此互相帮助、谦让,共同缔造中华民族的文明。

如今的傣族服饰(尤其是女装),不仅是护身、保暖的工具,而且是令人百看不厌的艺术品。花不了多少钱就可以买到的这件艺术品,一旦穿在身材苗条的女性身上,一刹那间就会使她变成一位下凡的仙女,变成从孔雀王国勐东板飞来的迷人公主,她就成了万众瞩目的美女,走过她身边的人都会回过头来张望……

文字资料:勐泐傣学第四卷(征 鹏)

图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排|玉柳

温馨提示: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盛太乐”——傣泐文化以及兰纳文化、传统与流行音乐等民族根源文化宣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