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地区,民间的禁忌习俗有很多,如果以现代科学的视角探讨,这类习俗大多属于封建迷信。但个人认为,这些民间传统能够流传几千年,必定有其合理性。比如有的是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有的属于传统礼仪和道德观念,有的则体现了古代先民独特的文化观念。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5种民间禁忌习俗,来分析这些传统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
1.不准在屋中撑伞
大多数中国人都经历过,小时候不懂事在屋里玩雨伞,经常遭到老人们的严厉警告:“这样会长不高”,很多朋友到现在还这样认为。 其实,这是吓唬小孩的说法,真正的原因是——打伞招鬼,是一种封建迷信观念。
据了解,这种禁忌习俗起源于古代明清时期。许多志怪和演义小说都记述,鬼魂是怕阳光的,必须躲在伞下才能四处走动,比如《包青天》中就有类似情节。当然,这是封建迷信演变而成的民间传统,不足为信。但从风水学上来讲,长期在屋里放置打开的伞,或是使用伞类装饰品,会影响屋内的阴阳平衡,严重的会影响屋主人的情绪,因此是不提倡的。
民间禁忌习俗 屋中撑伞
2.不准随意抖腿
小时候比较好动,坐在床沿或椅子上的时候,经常无意识抖腿,因为这种习惯没少被父母责备。民间有句俗语:“男抖穷,女抖贱,人抖穷,树抖死”。也就是说抖腿会把身上的福气抖散,把财富抖光,最终家破人亡,后果相当骇人。这种禁忌习俗有科学依据呢?个人觉得,虽然不至于这么严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代中国人非常注重社交礼仪,与人交往要求彬彬有礼,行为举止沉稳和含蓄。抖腿这种动作,属于傲慢、轻浮、自负等无礼的行为,很令人反感。如果一个男子连基本礼仪都做不好,自然不会有福气和财富。如果一个女人抖腿,则说明无教养和不检点,更是要不得。
3.走夜路时不要唱歌
相信每个人都曾有过这种经历,走夜路感到恐惧时,会不由自主地唱歌壮胆。但在民间,这也是一种传统的禁忌习俗。一种说法是,走夜路时唱歌,会吸引游荡的孤魂野鬼前来骚扰,明显属于封建迷信。还有一种说法,走夜路不发出声音是为了人身安全。在中国古代,人口没有现在这么稠密,荒郊野外野兽出没,治安情况不好,各地匪患众多。如非必要,古人一般是不会走夜路,更不会大声唱歌招来不必要的灾祸。因此,这种禁忌习俗,其实是古代先民生活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民间禁忌习俗 走夜路唱歌
4.不要隔着窗户递东西
这种禁忌习俗在现代几乎已经消失了,但在古代可是非常重要的禁忌。古代坐牢的时候,囚犯家属如果要送生活用品,只能通过牢狱的窗户和围栏递交。因此,隔着窗户递东西的行为像是给囚犯送东西,预示着接受东西的人会有牢狱之灾,非常不吉利。
民间禁忌习俗 隔窗户递东西
5.家中不种槐树和桑树
你应听说过成语“指桑骂槐”。槐树和桑树都是我国常见的树木,为什么会称为民间禁忌习俗呢?根据民间传说,中国有四大招鬼的树木,分别是桑树、槐树、杨树和柳树。桑与“丧”谐音,因此不吉利,很容易理解。而槐树、杨树和柳树,都是古代坟地中常用的树木,因此不适合家中栽种。
特别是槐树,可以望文生义,“槐”为“招鬼之木”。在4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远古先民就开始在坟地附近栽种槐树,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动,也会选择在大槐树下举行。在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中有“南柯一梦”的故事,主人公就是在槐树下做梦,开始了一段传奇的经历。因此,民间认为槐树还有催眠和制造幻觉的作用,成为家中的禁忌树木便理所当然了。
其实,经历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人都清楚,这些民间禁忌习俗大部分属于封建迷信,并没有可信度。但它们往往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凝聚着古代先民几千年的生活记忆,不可随便抛弃。那我们该怎样正确看待呢?个人认为,就八个字:“明辨事理,尊重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