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易经术数 > 正文

易经基础知识汇总!

《易》基础知识汇总

如果说《周易》和《易经》其实都是后人考证其来源和论证其思想后,将这部著作的原名修改增加后的名字,相信这个冷僻的知识足以难倒很多人。

1、易经的由来

易经基础知识_易经基础入门_易经的基础知识

《易》被史圣司马迁肯定为乃周文王被囚于羑里时所作。是周文王被囚禁之后,自我反思人生起伏和总结其人生阅历的心得,是讲人该如何面对顺境、逆境,该怎么保持正确的心态,正确的行为与正确处事的一套方法。许多后人对司马迁肯定《易》乃文王所作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易》并非出于一人之手,本文不是学术研究,所以不探讨这个。我只想说下司马迁为何肯定《易》乃文王所作:司马迁受李广之案牵连获罪,又没钱赎罪,要么受死刑、要么受宫刑,但为了著书,他宁受宫刑而完成了《史记》这部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而文王在被囚之时,为了韬光养晦,为了完成《周易》,也是为了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以图大业,不得不食子伯邑考之肉,这一点和司马迁很相像,所以这才是司马迁肯定《周易》乃文王所作的主要原因。所以《易》因周文王所作亦有《周易》之名。那么《易》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呢?

2、易经是一本怎样的书

《易》是一部大智慧之书,是一部科学总纲之书,《四库全书·经部·易类》云:‘《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又有云:‘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又有云:‘《易》本天地自然之数,圣人因其盈虚消息、过与不及而以人事推之,明其吉凶悔吝,以决进退存亡。’可见《易》所涉及的学科很广泛,涉及的空间亦极大。大用可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小用可涉及修身养性,齐家守业等;与自然科学可涉及天文、地理、化学、物理、数算等,与卜筮方面可涉及天时、年时、运势、吉凶、得失等等就更广泛了!郭沫若先生说:‘《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冯友兰先生说:‘《易》是一部宇宙代数学。’易学界有‘百家说易’之说法,就是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上解读《易经》都能发现他的价值,相信众位易友每读《易经》时都会有自己的心得,都会有所新发现的。

易经的基础知识_易经基础知识_易经基础入门

3、《周易》和《易经》是同一本书吗?

《易》后来被称为《易经》的过程是这样的:当年文王把自己的心得通过六十四卦保存下来,并配以卦辞来解释卦名而成《易》。后《易》被冠以《易经》之名,大致是在汉代,战国时代只有《诗》、《书》、《礼》、《乐》四经,战国时代之后才加上《春秋》和《易》为六经,汉代学者认为《乐》有谱无经,所以把它去掉了,成了五经,《乐》到后来就失传了。所以我们常听到的是四书五经,其实原来是四书六经。‘经’ 字的原意本指串联竹简的线,把竹简用线串在一起就称为‘经’,他其实是一个书籍通用的名词。后人给‘经’赋予了‘经天纬地之典籍’的意思,用来表示那些传世之作。五经都有传,传是对经的解释,是读懂经的辅助读物。

4、《易》为何被称为《易经》

《易》被称为《易经》全赖孔圣人所著《易传》,使《易》在形式上和其他四经相符了,后世儒家弟子遂将《易》称作《易经》与其他早先的四经并列。也是因为孔圣人对《易》的十二分推崇,整个晚年都几乎用来研易,所以《易经》被后世儒家尊称为群经之首。《易传》即‘十翼’,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十篇。因此《易经》也分为《经》《传》两部分。所以说《周易》与《易经》并不是一回事,两者是前后的关系。

5、《易经》缘何被误解

《易经》被部分学者定性为卜筮之书是非常偏颇的,这是缺乏历史知识的表现,可能是受到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的影响,焚书坑儒时《易》也在被焚之列,好在丞相李斯深知《易》乃帝王之术(帝王之术这个说法后有述)找了个《易》是民间卜筮之书的借口,将《易》保全了下来,《易》遂被认为是卜筮之书而传世……其实非也,《易经》乃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国学传统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他含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的精神。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说:‘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那么易经则应被称为是系统化了的智慧,他有卦象、卦辞、爻辞,又有《十翼》辅之,非常的系统,因此他是科学的一门,还是很大的一门。是一门旧科学,因为其已历经数千年依旧存在着,且经久不衰;同时也是一门新科学,因为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发现其在诸多方面的价值。

6、《易经》的流派

《易经》在应用方面主要分为两个学派,一个是义理派,注重发掘易经的哲学价值,代表人物宋代大儒朱熹;一个是象数派,注重发掘易经的卜筮价值,代表人物就很多了,其中郭沫若先生名气最大了。传统六爻预测技术是《易经》卜筮价值一个方面的延续和发展。就六十四卦排列顺序而言,《易经》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通行版本,首卦为乾,此卦为坤,终卦为未济;一个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版本,首卦为乾,次卦为否,终卦为益卦,被称为《帛书易经》。被常提及的《易经》是指的通行版本。

7、《易经》所包含的知识层面

易经的基础知识_易经基础入门_易经基础知识

不得不说的帝王之术,因为他对全面了解《易经》很有益处。如果说商(鞅)韩(非)之法家学术是帝王御人之术,那么《易经》以及后来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的儒术则是帝王治世之术(不喜欢‘愚民’之术这个词而改为‘治世’之术,因为民是愚不了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的天下。)文王作《易》的真正目的其实是教化,教化百姓不要像他起来反对商纣王一样起来反对他,教化民心统一,教化民风淳朴,教化民智顺和,这样才有助于政权的统治、管理和延续。夏商代是很迷信的,民风也是很乱的不好管理,就是因为没有一部经典来统一民众的思想,(连山易和归藏易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当然这也是当时科学不发达之缘故的必然,所以文王做《易》时用了很多迷信、卜筮的词语,比如:元、亨、利、贞、吉、凶、悔、吝、无咎等,这是当时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也是为了贴合民众,能让民众更好的理解《易》,这可能也是《易》被认为是卜筮之书的一个原因吧。周朝也正是因为文王作易作帝王治世之术,武王推易、推行教化以治世,所以其王朝前后历经了近800年之长,这个时长也是后世历史没有的。这也是孔圣人为何穷一生之力推行周礼的原因,其目的就是推行教化,并发展了教化,讲求‘礼’与‘仁’,这里就不赘述了。

8、《易经》的变化

从伏羲画先天八卦衍至文王作《易》,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八卦到《易》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革、人类的进步;也反映了八卦到《易》从自然之象的浓缩变化成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所以我们今天研究《易经》,应着眼于其有益的部分、实用的部分,正所谓去其糟粕,留其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