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传统 > 正文

南宋文人所编的史书上,记载了成吉思汗下葬的全过程

南宋文人所编的史书上,记载了成吉思汗下葬的全过程

元朝以前的宋代,盗墓现象十分严重,元朝统治者为了死后不被盗墓者抛尸荒野,所以,有关皇陵的事情统统不予写进记录,为的是不会为外界了解皇陵的任何信息。

承德就发现了蒙古皇室墓葬。元朝时期的承德是人烟稀少之地,却是皇陵选择的位置,其前为水,后为山,其山形似巨龙,其水形似弯月,是风水极佳之地。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使得这些陵墓边上的一些小的后妃陵墓被挖出,当时并没有人重视,时间长了人们也淡忘了此事。但是,元代墓葬如同这种规格的肯定不是平民百姓,加之当时承德又是人迹罕至,不可能有百姓死后,又到很远的地方埋葬,那么就只有一种解释:这些墓葬是元代的贵族或皇家的陵墓。

元朝时期,蒙古族的丧葬习俗大部分实行的是裹体埋葬,就是用布将尸体裹起来,然后埋葬。但是,贵族与皇族所实行的丧葬习俗都和汉族比较相像,只是元朝建立以后,并没有实行汉族丧葬那种大操大办,以及随葬品很多的习惯,即使贵族和皇族也大都比较节俭.。

成吉思汗当年死在六盘山下时,曾经密不发丧,待尸体运回老家后才举行葬礼,由于各地交通和信息的原因,光告别仪式就持续半年多,送葬和埋葬成吉思汗的人,因为在回来后,全部被杀,成吉思汗的墓葬在哪里?就无从查找了。为了祭祀成吉思汗,蒙古人设置了成吉思汗的衣冠冢用以拜祭.。

元朝建国后,把中国人分成了四类: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实行等级管理制度,文化,风俗,在一开始都互相区别,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蒙古人和汉人的文化开始互相融合,汉族的丧葬习俗也更多的被蒙古族所使用,尤其是皇族。在已经发现的元代墓葬中,贵族的随葬品很多,就是一个例证。近两年,在内蒙的赤峰一带曾出土了几座元代墓葬,经考证,就是蒙古人未进关前的墓葬,随葬品有金银及瓷器,其中大半是宋代时期的汉族工艺品,说明在进关之前,汉蒙文化的交流就已经很多。

元朝初期,皇陵的防盗措施是“万马踏平”。历史上有关于元朝皇陵墓葬风俗的记载,这种墓葬风俗不露丝毫痕迹,外人根本无从发觉,所以防盗功能最高。明朝叶子奇对元朝帝王墓葬文化进行了研究,在他所写的《草木子》中,有关于元朝墓葬风俗的记载:“元朝皇帝死亡后,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叶子奇所写的《草木子》,记载了元朝皇帝墓葬的方式,通过这种墓葬风俗,如果一旦识墓标记不复存在,或者一旦认识墓地之所的人死亡,由于陵墓与地平齐并被草地所掩盖,后世想要发觉自然比登天还难。今天之所以还没有发现成吉思汗的真正葬身之所,很大一部分与此有关。

南宋文人所编的史书上,记载了成吉思汗下葬的全过程:“成吉思汗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遗体存放在一个将大树中间掏空做成的独木棺里。独木棺下葬后,土回填,然后万马踏平。为了防止外人发觉陵墓地址,在将成吉思汗陵用马踏平之后,其将士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才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全套工作完成后,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杀死一头小骆驼,这时,陪伴这头小骆驼前来的母骆驼,就会十分悲痛地号叫,并且记住这个地点。第二年来祭祀的时候,把这头母骆驼牵来,在杀死小骆驼的地点,母骆驼就会悲痛地流泪。这样,前来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确切地点。”在骆驼死后,后人再也难以寻找成吉思汗准确的葬身之所,这也正是成吉思汗真正陵墓所在地,至今仍是一个迷的原因。

元朝皇陵的另一防盗措施是民间所流传的“天葬”,也就是通过牛来决定陵墓之选址。元朝皇帝为了避免其陵墓被盗,在其死亡后,将尸体用好的缎子包裹好,放在一辆小木牛车上,任凭牛奔跑,尸体掉下来的地方,就是皇帝的葬身之所。由于这种选墓方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容易找到,故而防盗功能也比较高。但是,这种墓葬方式的可信度并不很高,因为古代皇帝历来十分注重陵墓风水,蒙古族对于风水的迷信观念与以往历代中原皇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通过牛来决定其陵寝之所在,很显然是其所无法接受的。

所以说,“万马踏平”的防盗措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仅史料上有所记载,而且与蒙古皇帝当时的思想观念吻合。元朝历代的皇帝不希望在死后被后人“光顾”,因而其陵墓的选择大多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再加上其本身这种墓葬的风俗,更是满足了他们这种“不愿意被后人所光顾”的心愿。正因为如此,元朝皇帝的陵墓要想面世,还有待考古学家们更为深入的探寻和研究。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