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学习心得 高考后看了曾仕强教授的节目《易经的奥秘》之后就对易经开始感兴趣。本学期又在老师的带领下系统的学习了易经的入门,对易经已有自己大致的掌握和理解。本文就以自己的观点和从网上检索到的相关的资料,完成本学期修学易经之后的心得感受。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最深奥的经典,它历经了远古、中古、近古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其标志性人物有远古的伏羲,中古的周文王,近古的孔子。三位圣人的创造和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系统经典。易经被学者称为“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为什么这样说呢? 易经最早的雏形,是远古(距今七千年前)伏羲画出来的。后人称其为“伏羲八卦”,中央一个圆,圆内有一对阴阳鱼,称为太极,周围八个方向各有一个图案,分别由横满(阳)横缺(阴)二元素组成不同的结构,称为八卦。由于当时没有文字,此图就称为“无字天书”. 殷商末年周文王根据“伏羲八卦”演译出64卦,并做了注解,撰写了卦辞爻辞,共有4000多字,此称周易,也就是易经,为什么称其为易经呢?我们来看“易”字的含义:易代表包罗万象的宇宙有一个简单的模式,变化是永恒的,其变化的规律是不变的。另外易字从外形来看,相当于上日下月,由此演变而成,有的古书称“上日下月为易”,“易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
” 经字原义是织布的纵线,与纬线相对应。 “经线正,纬线才能成”,所以织布中的经线是最重要的,故有经络、经脉、经典、经文等等。 综上,所以称之为易经,是因为它描述了宇宙万物变化和变化规律的学问。 伏羲的八卦图,只有八卦,他是用阴、阳二元素共计取三个构成一组(卦),在数字上就是2的3次方(23=8)。在这八组中,没有一组是阴阳平衡的(因为三个元素,不是阳多就是阴多),这标志着,宇宙是永远不平衡的,在变化中,用伏羲的八卦图来描述宇宙虽然简单,但有不足之处,就是没有阴阳平衡。周文王在此基础上,创造了64卦,用2的6次方等于64形成的,那么,为什么不用2的4次方等于16来描述呢?因为此时16个组成中有6个是阴阳平衡的,平衡的太多了,2的5次方等于32,又没有阴阳平衡的组合,故用2的6次方等于64,其中有20个阴阳平衡的组合,比较合适,到此为止,易经可以说是一部描述宇宙万物变化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到了近古春秋时代,孔子读了易经,非常赞赏,并写了十篇文章,加以注解,称为“十翼”,也称“易传”,从中加入了“人伦道德”,描述了人生变化和变化的规律。因此易经也就被称之为 “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 易经不能当作一种占卜的书来读,因为其本身也不是一用于占卜用的书,原书的作者创作此书的初衷相信也不是简单出于占卜儿创作此书的。
同时,易经也不能完全当作一种推断的技巧来学习,虽然它有这样的作用,但它带给我们的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揭示了人生或事物的各种不同的发展规律,为我们画出了各种人生或事物发展过程的轨迹,也就是说,我们按照易所描绘的轨迹,按照易的选择而选择,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明天,看到未来,就可以把命运或事物把握在自己的手中,随自己的想法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或事物。随着学习这么长时间的周易与中国文化,感受颇深。首先,对于现在日益变化的社会,要想保证自己不被社会的进步而淘汰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要主动地适变、应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要能预测到所做的事情有没有远大的前途,若前途渺茫,就要主动生变,减少损失的机会成本,要有打破既有时局的胆识与魄力,去营造另一番洞天!这样的,才有可能做到“一览众山小”。易经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如“亢龙有悔”,当一个人的成就发展到颠峰时,也就隐藏着晦气了,当一个人到了“贵而无位,高而无民”的地步,也只有一个人享受寂寞了。也就是说,任何事情到了绝对的地步,都不会长久的,都隐藏着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反映在方法论上就是要坚持“执两用中”,即做事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宜的方法。
做事情掌握适度原则,避免绝对化,要统筹兼顾,进退自如。于是我们就可以为自己保证足够的发展空间,适应自己的本身的发展。 同时,学习易经让我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的将来指明了方向。人安身立命,要关爱自己,善待他人。人是社会中的人,是被镶嵌在社会中的,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生存,任何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借力于社会环境和其他人,所以就要与人为善,努力地帮助别人,因为没有人能独自一个人完成任何一项工程,这个社会讲求的就是合作团队精神。独立者,必定被人弃之。所以我们要尽自己所能营造一个适合个人发展的社会环境;要厚德载物,要用宽广的胸怀对待别人的失误与不足。吹毛求疵只是给你自己找麻烦,多相信别人一点,人都是知恩的动物,以怨报德总是少数,怀着宽广的心去对待他人,你自然会受到别人的亲睐;要耐得住寂寞,“初九,潜龙勿用”。如果时机不到,好静以待时,修养学问,稍安勿躁,等待时机,厚积薄发。 其次,周易揭示和描述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个规律最通俗最本质地说就是生老病死的规律.万事万物都有生有死,没有永恒的生,亦没有永恒的死。周易揭示和描述了这种规律,根据它就可以大体上对万事万物进行预测了,当一个人其身体或事业达到最旺盛的时候,就要开始走向衰败,最后死亡,这是不可抗拒无法改变的规律,我们祖先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因此古时候古人功成身退的人屡见不鲜。
而团体、社会亦如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旦达到鼎盛时期,就要开始走向衰败。因此不要怕别人强大,越是强大越是接近了衰败的边缘,不要认为自己弱小,就觉得需要臣服于强者,其实正因为弱小,才有发展潜力,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强者,任何强势只能强势一时,不能永远强势。弱小总会强大的,这是宇宙的必然规律。 宇宙的原则之一就是均衡,均衡的原则之一就是“此消彼长”。人们对当前所处于的物质层次的一切越接近,那么离宇宙的其他层次就越疏离。我国的古代文明与当代的西方科技最大的区别正在于此:以易经为代表的古代文明都是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只是宇宙中的一个组成,人要服从宇宙规则,要对照宇宙规则不断约束自己放逸的欲望、不断改进自身问题。而不是用不停地掠夺周围世界的方式来满足自己不断恶性膨胀的欲望。 所以当中国被他国列强鱼肉的时候,国君才知道原来自己曾经是多么的仁慈与和善得对待临近国家与远洋国家。中国国民自古就深受儒家与道家思想的洗礼,人性中充满的大多是和谐与安详,这么多朝代中,除了元代有过大肆扩张土地领土权的貌似是侵略的行径,几乎再就没有过与侵略沾得上边的政策,我们总是忍,忍,忍。的确,我们不能说没有错,我们的错就错在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国君,我们民族以前的统治者们太过夜郎自大,盲目的认为自己的天朝圣国,即使与世界隔离也会走在时代的前列,民族的祖先们,错了。
即使我们的民族有着让世界其他民族瞠目结舌的智慧结晶,历史产物,但是我们总是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是死守就能万世相传的。曾经仁慈与鼠目寸光是我们民族有着如此屈辱历史间接原因。即使我们曾被人近乎蹂躏的掠夺,但是我们总是正义的一方,最后新中国的完美成立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我们民族的文明是永远不朽的,不管国外的博物馆中陈列有多少非正当手段获得的中国国宝级文物宝藏真正伟大的文明都是崇尚和谐的、共存共荣的,这也是真正智慧的文明。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表面上看来是“唯物”的,而实质上却是“唯”自己!极端的自私自利带来的就是金钱之上和疯狂享受。强者掠夺弱者的资源,让弱者难于生存甚至无法生存。弱者无法生存的结果就是大系统失去平衡,最后毁灭的就是包括“强者”在内的所有人。所以这种文明是短视的、愚蠢的文明。 作为现代最受欢迎的国际性哲学书籍,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是中国学术思想的渊源文化的枢纽亦是中国文学上的珍贵宝藏,我们要对其继承与发扬,充分的吸收其中的精华,丰富自己文化素养,从内心的最深处认识到易得深刻含义,帮助自己养成成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来自香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