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人生 > 正文

遍地“梓萱” 宝宝名字为何感觉挺LOW?

仁者见仁

一些80后、90后“新科父母”为孩子起名字时,所借助的资源很大部分是畅销小说、电视剧、网络热词,所以才有了“浩然”和“梓萱”的流行。但因为所籍资源有限,他们想赐予孩子个性的名字,但最终还是落入了俗套。

最近,一份名为《2016大数据“看”中国父母最爱给宝宝取什么名》的报告,引起热议。根据这份报告,2016年男宝宝热名榜前三名是浩然、子轩、皓轩;女宝宝热名榜前三为梓萱、梓涵、诗涵。令人惊异的是,“梓”字竟同时占据了“2016最热男女宝宝首字TOP10”的第一名。很多网友吐槽,以为这批80、90后新科父母,显然是网络小说和青春偶像剧看多了。一些专家学者更是痛心疾首,以为长此以往,吾华文化消亡云云。

其实名字之于人,不过符号而已。但在伦理立国的中国,兹事体大,不能不重视;重视之余,不能不有禁忌。比如普通人名字不能犯帝王名讳之类,不仅不能犯名讳,甚至日常用字也得避讳。李世民登基后,官方、民间文书但凡用“民”字者改为“人”字,佛菩萨也不得漏过,于是“观世音菩萨”改名为“观音菩萨”,影响至今。这种帝王名字避讳给国家或者民间书写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于是从明代开始,帝王子孙名字大抵取生僻字或者干脆造字,尽力避免对书写的干扰。

中国人重视起名用字,俗语讲:赐子千金,不如赐子一技;赐子一技,不如赐子好名。名字之于国人,寄托着家族的期冀、父母的希望和家国的情怀。起名用字,大抵也最能体现宗族、父母的文化素质和时代特征。近代以来,内忧外患频仍,家国情怀之于传统更加浓重,所以承志、翔宇之类的名字风行;1949年之后,振兴中华、富国强兵成为国人共识,于是国人之名字多用中、华、国、建、民诸字;“文革”时期,文、红、梅、军、东、斌、兵成为热字。

改革开放在思想领域的最大贡献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一切回归常识。起名用字也开始摆脱政治的束缚,回归到家庭伦理。如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国人名字热词,女性多用妍、璐、萌、薇、妮、蕾等女性特征明晰且文雅别致的字词;男性则多用伟、海、波、飞、宇、锋、巍等具有雄性特征且大气的名字——当然,这种大气中多少还含有一些“国家情怀”的。80、90后这几代人,他们充分地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文明,在琼瑶小说或者金庸武侠电视剧的熏陶中长大,他们多是独生子女,注重物质享受和个性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少子化”的出现,传统伦理家庭已基本瓦解,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也使得很多人对传统文化视若陌路。一旦这些80后、90后为人父母,为孩子起名字时,他们所借助的资源,大概就是畅销小说、电视剧、网络热词,所以才有了“浩然”和“梓萱”的流行。但因为所籍资源有限,他们想赐予孩子个性的名字,但最终还是落入了俗套。

起名用字,从泛政治回归到常识,毕竟是历史的进步。

就笔者给亲朋好友孩子起名经验来看,不妨多翻翻《诗经》《楚辞》唐宋诗词等传统文化经典,其实很容易给孩子起一个既有寓意又合声律的好名字。

周山仁(山西大学历史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