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是标示家族血缘的符号,最初源自母系社会。远古夏商周以前,姓和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以别婚姻。同姓即同一祖先繁衍的后代,同姓不可联姻。
相传神农氏姓姜,轩辕黄帝姓姬,皆从女旁。表明当时社会曾依女系传,遗风长存。氏则为同族子孙的分支,起源于父系社会,其作用在“别其子孙所自立”,以别门第尊卑。秦汉以降,姓氏才合而为一。所以,回溯中国历史,姓氏的出现与绵延,既早且久,持续已四五千年了。迄今全国共有姓氏约14000多个。宋以后,依循常用汉姓,曾编成《百家姓》,当然远不止一百家,无非泛指其多而已,其中概括的汉姓,则占至目前总人口的九成以上。
姓氏的来源颇见复杂,或为沿袭的母姓、祖名,或为地名、图腾,或为官职、赐姓乃至庙号、国名,等等。譬如司马、司寇、司徒、司空、上官、夏侯、乐正等姓,就来自官职,宋、郑、陈、蔡、卫、韩、赵、魏则源于国名。由于千百年来人口的聚合离散,同一姓氏的人们也往往形成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群落,聚成特定地方的名门望族,尤其魏晋至隋唐前后,姓氏族望与地理区域的这种连带关系就相当显明,时有所谓陇西李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清河崔氏、汝南袁氏、范阳卢氏等,称地望或郡望。中国历史上屡因晋室南渡、宋室南渡一类大规模人口迁徙的促动,族姓出现分化、流散,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又化作若干支系,分处各地,也是必然的。但上述姓氏后裔,往往还是会溯及其祖先地望的,一说就是太原王、金陵王的。
依人口多寡,姓氏一般有大姓小姓之分。历经上千年演变,很多姓氏现存的分布范围已出现很大变化,远远超出传统地望,特别像李、王、张、刘、马、杨、陈、周、朱一类大姓,人口基数大,覆盖面广,几乎各省皆有。若姓氏同个人一样也有籍贯的话,那么这些大姓特定的指向性就的确不明显。
然而对一些人数不多的小姓来说,却仍凸显着相当的地域局限性或指向性,它们差不多都源自某个相对狭窄的地域空间,籍贯的色彩颇为浓重,一看便知是某个地区出来的。以笔者接触的朋友熟人所述,便多有这方面例证。
山东的胶东半岛一带的某些姓氏,几乎就是当地特有或较集中的,譬如,吕、姜、迟、曲、于、宫、戚、牟姓等。当然,外省也有这类姓氏,例如在东北三省,但据了解,无非也是早年“闯关东”时由胶东迁移而去的。一位来自湖北的牟姓同事曾告知,他们此姓的祖籍地仍在胶东。
广东地处岭南,距中原腹地辽远,易于守持某些自身文化特点。大姓之外,也有一些独特的姓氏,外地极少见,唯独广东有,像区、邝、麦、欧、云、香、冼、容姓等。在此,姓氏的籍贯色彩便相当鲜明,以至于一说起这些姓来,就知道是广东的。
同样濒临海岸的浙东宁波一隅,也分布有一些稀有姓氏,别处不见,如励、沃、忻、应、邬姓等。遇此,每询其祖居地,差不多都答称是宁波周边地区的。
这类指向性比较明确的特定姓氏,唯其人少,更惹人瞩目,生存、活动的地域范围或籍贯,十分显然。而那些人数众多的大姓,则因各地皆有分布,其地域或籍贯的色彩反而淡化了。
不过,我们在关注特定地域人口的姓氏时,仍会注意到该省的某些姓氏人群相对集中,譬如广东人中,除前述独有姓氏外,李、张、陈、林、黄、何、廖、梁、谭、吴、叶、邓、蔡、伍、彭姓的,也不少。湖南姓氏中,刘、周、彭、罗、谭、曾、宋、杨、萧、龙、赵、龚姓等,就比较多。广西又多有韦、黄、覃、莫姓等。安徽人中,陈、胡、程、汪、江、戴、方、孙姓,则颇为凸显。而在陈、林半天下的福建人中,也有一些姓氏是常见的,人数亦较集中,像王、郑、郭、李、游、柯、黄、蔡、施、赖、洪、许姓等。无独有偶,这些福建姓氏也多出现在台湾,无非是早年从大陆地区渡海迁去的移民引入的,移民活动自然涉及部分姓氏定居或流动的方向。类似的如胶东半岛的部分人口和姓氏,也在东北、特别是辽东半岛一带时有浮现。这种迁移效应当然更多地体现在陆地移民当中,各种姓氏族谱存有许多这方面的载录。(沈坚)
下一篇
伏吟与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