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旧约·创世纪》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之后,时隔七年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呈现出两个世界:现实的世界,死者的世界。
对于生者而言,现实的世界实实在在,触手可及;死者的世界虚无缥缈,无从确定。而对于死者,现实的世界愈来愈远,死者的世界真真切切。
而死者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想必大多人都曾依照个人的心愿设想过。在《第七天》里,就有一个余华创造出来的死者世界,那是一个“死无葬身之地”,却是一个人人死而平等的、祥和而美好的所在。
书中余华用魔幻神秘的笔调,通过一个刚刚死去的人“杨飞”的视角,讲述了“我”死后七天的所见所闻所想,在对生前的世界进行追忆后,安心于“死无葬身之地”。两个世界,一个荒谬冷酷,一个至美温暖,尽在杨飞的死后七日。
1、生与死,爱与别离
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与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纪伯伦
①死,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在《第七天》里,开篇即讲到了“我”独自一人走在去火化的路上,因想到自己还穿着平常时期穿的旧棉袄没穿寿衣便半路折回,而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先后来了两次电话,告诉他“迟到了”、“想烧就快点来”。
第一天便是这个怪异故事的奇怪开头。死,每个人都见过,却不曾经历。而这里,作者恰巧安排一个“过来人”让我们讲述一切,给人带来荒诞又真实的感觉。在这里暗含一个“赶”字,现实生活中的“守时”观念仍在制约着他。按照规定,他必须赶着去火化。
殡仪馆是死去的人通往安息之地的必经之路。入土为安,而入土之前首先得火化。杨飞在等待中,听贵宾区域的死者侃侃而谈寿衣、骨灰盒与墓地,而塑料椅子区域的候烧者虽不及贵宾们有钱气派,但他们总归都有一处令他们的灵魂安息的地方。
这就意味着,只有他,没有骨灰盒,没有墓地,无法前往安息之地。
于是,他站起身,重新置身于若隐若现的城市。也是这个时候,他渐渐忆起他的最后时刻。他坐在一家熟识的小饭馆吃面,在报纸上无意中看到前妻割腕自杀的新闻。他被这个消息震惊,直到厨房起火,所有人都在逃生,唯独他仍然盯着报纸,一动不动坐在那里。
在他记忆之路的尽头,唯有一个名叫李青的女人自杀的消息。这个举目无亲之人,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他的生命结束于一段美好又心酸的记忆。意外和爱,断送了他的生命。
他说,我的悲伤还来不及出发,就已经到站下车。
②生,我成长在人世间最美好的摇篮里
我们的家是距离铁轨二十多米的一间小屋,家门口上上下下晾满了尿布,仿佛是一片片树叶,我们的家就像是一棵张开片片树叶的茂盛树木。
直到第三天,杨飞仍徘徊在生与死的边境线,为的是生的追忆。他的生和死一样离奇而突然,母亲因意外把他降生在铁轨上,他却成长在人世间最美好的摇篮里。
养父收养他的时候年仅二十一岁,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其乐融融。中途他们各自有一次“抛弃”对方。一次是在杨飞四岁的时候,父亲为了和一个姑娘结婚,曾把他放在自以为是孤儿院对面的石头上。另一次则是,杨飞大学毕业后,生母千里迢迢寻亲而来,他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跟随生母回到了他“真正的家”。
但他们却并非真的离对方而去。父亲将他遗弃之后,悔恨万分,第二天一早便返回寻找。从此再也没有想过结婚的念头。而他在生母家中却是犹如“座上宾”和“不速客”,不能被家人完全接受,没过多久,他就回到父亲身边。
自此之后,他们是彼此唯一的亲人。他们的快乐简单而纯粹,而他生的快乐则源于父亲伟大的爱。他在懵懂无知中毁坏了父亲的一生。
③爱,可跨越生死。但死,对于一些人来说,却意味着人世间一切的结束,包括相爱与相守
人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因爱而生。
故事中,父亲晚年罹患癌症,但仍耿耿于怀自己当年抛弃儿子的往事,于是在长途跋涉寻找那块石头的过程中死于对往事的追悔。为了再看到儿子,他去到殡仪馆的候烧大厅做服务工作。
父子俩最终在儿子的第七日相见,那是他们永别后的重逢。但相聚是短暂的,唯别离是永恒。父亲因延续了在人世间的恪尽职守,要在殡仪馆永久劳作。而儿子,因无法安息,则要到之外的另一个世界。
同样的,杨飞和李青、伍超和刘梅虽然都跨越生死,却并不能在死者的世界因相爱而相守。
李青,那个曾经和杨飞相濡以沫的妻子,他们之间的爱从未因离别而间断。虽然李青弃杨飞而去,但杨飞从未怪过她,而李青生前虽没有回头,却在死后飘飘忽忽来到他们曾经的家。二人跨越生死再度重逢,重温旧情,实在难得。他们虽然情意绵绵,但李青由于朋友们给她准备了盛大的葬礼,不得不离开。也就是说,在这里他们仍然是两个世界的人。
而伍超和刘梅这对年轻恋人,他们的命运和抉择令人唏嘘。刘梅因男友的欺骗而自杀,伍超因为卖肾给女友买墓地而死。两人一前一后来到死者世界,却因为短暂的时间差彼此错过。刘梅打扮得像新娘子一样去火化,伍超则因为来晚一步而成为杨飞的同路人,去往“死无葬身之地”。
虽然,他们的归宿都无所谓好坏,但相爱的人,就此别过,总归遗憾。
2、人人死而平等:因为有现实世界的绝望,方得死者世界的美好
我惊讶地看见一个世界——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我看见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我问她:“这是什么地方?”她说:“这里叫死无葬身之地。”
“死无葬身之地”,在日常的语言习惯里似乎是对人进行的恶性诅咒,然而,在这里,它却成为一处福地。在这里,容纳有万千孤苦伶仃之人。在这里,人人死而平等。也不再孤苦伶仃。
因为人们渴望平等,因为求之不得,所以,在生者的世界达不成的愿望,在死者的世界里达成了。
余华《第七天》的与众不同之处,是他描写有两个世界。现实的世界,也就是我们触目可及的,近景的世界,它看起来荒谬、冷酷。而死者的世界,我们无从知晓的,远景的世界,在书中呈现出一片祥和与温暖。
在现实的世界里,有贫富差异、有道德沦丧,有天灾人祸,有食品安全,有城市鼠族,有留守老人儿童等等。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发迹,在这个偌大的社会大熔炉里十八般武艺各显身手,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很多时候让我们搞不清这社会到底是在科技的引领下向着文明世界发展进步,还是在私欲的膨胀下向着久远的原始兽性迅速回归?如果人类需要一个大法官,那么谁能当此重任,恐怕只有造万物的神了吧。
所以,余华便寄希望于死者的世界。然而,在死者的世界里,或多或少也有现实世界的延续。有钱的体面人可以风风光光赴死,勉强购得一米见方之墓地的亡灵也可以得到安息,唯有像杨飞那样既没有亲人又没钱财的死者,他们的处境却是无比尴尬。所以,在对现实的焦虑与绝望里,作者将死者的世界一分为二。
为什么死后要去安息之地,我怎么觉得死后反而是永生?有墓地的得到安息,没墓地的得到永生,你说哪个好?
在死无葬身之地,遍地青草,树木茂盛,野花齐放,硕果累累,河流清澈,万物友爱,人人平等。在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就连仇恨都被阻挡在了那个离去的世界里。
3、读《第七天》:生,我们的“愿”是什么;死,我们的“怕”又是什么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瓦特·兰德《生与死》 杨绛译
读余华的《第七天》在感慨之余,总不免思索有关活着的意义,以及如何对待死亡。
①生,我们的“愿”是什么
我们的“愿”,其实就是我们的追求,我们的热爱。在瓦特·兰德的《生与死》里,他表明他的热爱是大自然和艺术。而非与人相争。
那么,你的热爱是什么?有没有在生活的忙乱和混沌中,将初心抛于脑后?
当我们愿意为了最接近内心的“愿”付出努力时,也就最接近生活本身,而生活之于我们的意义即在这里。
然而,这个世界上迷惑人心的物事太多,有时候,我们不是不想为着心中的“愿”去做些什么,只是为着一些看似重要实则无关紧要的东西,离“愿”越来越远。在路遥《人生》的扉页里引用有柳青的一段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人生不满百。我们只有在有限的“生”的时光里,将我们的“愿”搞清楚,且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一心为着它不断前行,方能在死之将至时坦然处之,了无遗憾。
②死,我们的“怕”是什么
陶渊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意思是说,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和山陵同化而已。
是啊,道理谁都懂,但真正看透生死的却是少之甚少。自古至今,凡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无论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者,还是穷困潦倒衣不蔽体者,都以同样的热情热爱着这个世界。对“生”的依恋,历来如此,人之常情。
然而,正是因为它的“人之常情”,免去我们很多的思考。但是,就像生的依恋是人之常情一样,生老病死亦是人之常情。所以,有些思考还是必要的。
那么,就让我们想一想:死,我们的“怕”是什么?
首先,我们怕的是那个未知的世界。当生命枯竭,继而化作一抔灰土,或将去往哪里?因为未知,我们害怕。然后,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留恋。我们放不下的东西太多。因为不舍,我们害怕。最后,是这个世界上我们仍有未达成的心愿。因为不甘,我们害怕。然而死的奥秘,谁能真正知晓?有人说——
人在临死之前,大多人是不流眼泪的,哭的是别人,这说明死亡有活人所不知晓的快乐和平和。
或许,余华设想的那个死者的世界是存在的吧,说不定会比他设想的还有好。不过,而今当下,我们唯有一心一意对待“生”,方能在日后坦然无碍面对“死”。所以,为了减轻对死亡的恐惧,从现在开始好好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