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卦䷶》是《易经》的第五十五卦,丰收的季节总是美好的季节,这是令人期待和向往的季节,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人们要抓住这美好时光,积极筹划,更好的发展。“丰”的含义是“美而满”“腴而肥”“多而足”。清代咸丰皇帝的年号就取自于《咸卦》和《丰卦》。
《说文》中说:“丰,行礼之器也。”这个礼器是一种盛酒用的器皿。古人举行秋祭时,要用“丰”盛酒,酒要盛得很满,这就是后人“浅茶满酒”的来历。“丰”引申开来就是丰满、丰盛、硕大、丰富的意思。
《丰卦》的卦象是离下震上,是雷电交加,雨量充沛,万物繁茂的丰盛景象。丰卦象征盛大丰满,成就巨大,寓意达到顶峰,如日中天,人们处在这种环境中,一定要要抓住时机,大力发展自己的事业。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是日中则斜,盛衰无常,对这一点要提高警惕。由喜见忧,于有利中见不利,于不利中见有利,是《易经》告诉我们的智慧。
《丰卦》的卦辞是: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大意是说:亨通,君王能够使天下达到盛大丰满,不用忧愁,这好比太阳位居中天,光芒万丈。《丰卦》象征丰盛,硕大。离为电、火,震为雷,雷电俱至为“丰”。丰,有丰大、丰硕、丰盛、丰满之义,丰盛之时,自然亨通。但致丰之道,必须有德者才能获得。故有德君王能使天下丰盛,并让盛德之光普照天下。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彖传》大意是说:《丰卦》象征丰盈盛大。下卦是离,是明,上卦是震,是动,有光明之德并且施于行动,就能获得丰盈盛大的成果。“王假之”就是王获得,是指君王位尊而德美,广受贤者尊重,所以能获得致丰之道,而有丰硕成果。“勿忧,宜日中”,则是在警戒有丰亨之运,就有易衰之忧,君王如果想德光永被,就应永远如日中之时,德光徧照天下,恩泽广被。
君王以丰盛美德治临百姓,就像日到中天的阳光广照天下。但是日过中则西偏,月满盈则亏蚀,天地日月随时节变化,盛盈必亏,从这种现象想到人事,则是万事万物都有丰极则衰的道理,就是施于鬼神,也是如此。
《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大意是说:《丰卦》的卦象是离(火)下(震)雷上,离又代表闪电,震为雷,为雷电同时到来的意思,象征着盛大丰满;君子应该像雷电那样,审案用刑正大光明。
隋朝初年,国家在隋文帝的治理之下,迅速富强起来。开皇元年,隋文帝就颁布了均田令,每一个成年男性都会得到国家分配的八十亩田地来种植庄稼,而每一个妇女则会得到四十亩的田地来种植庄稼。除此之外,国家会给每个成年男性分配二十亩的桑树田。
除了百姓的土地得到了规定数量,官员所拥有的的土地数量也有了规定,隋文帝将官员所授予的土地数量规定为最低为四十顷,最高为一百顷,这样就有效地遏制了官员土地兼并现象,让更多的土地可以分配给农民耕种。隋朝均田制的实施,是隋朝能够实现历史之最富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开皇三年的时候,隋文帝就进行了全国性的人口普查,并且还创新地采纳了两种新的人口普查方式,那就是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大索貌阅就是各地官员在对人口进行查验的时候,要将每家每户人的相貌特征、年龄等等记录下来,以便下次查验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判定这些人有没有说谎。
通过此次核查,就发展了大量被漏报、少报的人口,数量之多可以参考历史上的这段记载:"大功已下,兼令折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账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这足见从前漏报、少报的有多少人。这些人上了国家的户籍,就得为国家纳税, 如此大的人口基数,税收增加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输籍定样是在大索貌阅之后,针对各户的等级写成一个定簿,再根据等级给各户规定赋役的数量,这样既不会给百姓造成巨大的赋税负担,也不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
正常来说,减轻百胜的赋税徭役,短时间内是不会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的。隋文帝知道减轻赋税徭役只会造成一时的赋税下降,在长期看来,这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政策。《隋书》记载:"初令军人以二十一成丁,减十二番每岁为二十日役。"大概意思就是说隋朝将成年的时间又增加了一岁,还减少了服徭役的时间。当时看,这是一项非常划不来的措施,但从长远看,让百姓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发展农业生产,生产量上去了,农民收入就多了,农民收入多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就上去了。
隋朝对于后代有一项非常有价值的财政管理制度也是中央官员制度,那就是三省六部制,这不仅仅是在改变隋朝官员的制度,还改变了隋朝的财政制度。隋朝革新了财政管理制度,提高了官员办事效率,是隋朝能够获得财富的重要原因。有了财富,就必须得有财富的运输和储备,所以隋朝皇帝也非常有远见地在完善各地的运输储备体系,这也是为什么隋朝能够获得大量财富的原因之一。
隋朝初年,国家治理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不过,隋炀帝继位以后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很快就把国家财富挥霍一空,不久把江山也弄丢了,这不得不说是天大的遗憾!隋朝的这段历史,也是对《易经》理论的又一种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