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周敦颐
近来颇喜读周易,细细品来回味无穷,因此写下一些心得小结,只为自己顺心,本是头上安头的事情,也无需如何。也因其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则四面八方之事皆可应准,愚且只取一瓢。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白话】
夬卦:宣布(小人罪行)于王庭之上,以诚信号召大家戒备危险;告知自己的邑人,不适宜使用武力;适宜有所前往。
彖传说:夬,是决断,如阳刚君子决断阴柔小人;乾健而兑悦,兑决而乾和。“宣布(小人罪行)于王庭之上”,因为一个柔爻乘凌在五个刚爻之上;“以诚信号召大家戒备危险”,柔邪之危才会广为人知;“告知自己的邑人,不适宜使用武力”,上爻的尚武之道才会穷尽;“适宜有所前往”,刚爻才会增长到终点。
通篇白话翻译引自李守力老师《周易诠释》一书
【学习小结】
夬,是决断的意思。《序卦传》:“益而不已则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如水增益太多,必要决堤一般。《道德经》有云:“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明朝“仁宣之治”后,明英宗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土木堡之变。唐朝“开元盛世”至“安史之乱”。
刚决柔也,即是五个阳爻决断上六阴爻之相。阳爻者代表君子,阴爻代表小人。看似容易实则困难重重。
清代管同的《除奸》一文中说道:“君子与小人不可以并处。君子与小人并处,非君子去小人,则小人必害君子。然自吾观之,自古及今,小人害君子,如善射者然,发十而中者八九;君子欲去小人,发矢者十,幸而中者一二而已。甚矣!小人之难除,而君子之易见伤也。”
黄寿祺曰:“君子之决小人有其三要:(一)扬于王庭,以表公正无私。(二)孚号有厉,以谕众人戒惕。(三)不利即戎,要求以德取胜。”
夬卦下乾为健,上兑为说,说即悦。故为健而说,这是自下向上的观相思路。上兑为决,下乾为和,故为决而和,这是自上向下的观想思路。健而说意味着“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决而和象征着“告自邑,不利即戎”。
“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此有三意,其一以表公正无私。其二,上六为宗庙之位,若欲决之,必扬于王庭。其三,如《资治通鉴》所言:“天下有道,君子扬于王庭,以正小人之罪,而莫敢不服;天下无道,君子囊括不言,以避小人之祸,而犹或不免。”
“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可谓是微言大义,其有二意。其一,《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能时时警惕,自然知危乃光,如明孝宗决李广。其二,如《除奸》一文中所说:“若夫小人则不然。彼平日自知不为君子喜,朝夕思虑经营,待君子之攻吾而为之备。一旦决发,则骤如雷霆,疾如风雨,巧乎若逢、羿弯弓射跛挛之童稚。”君子只有谕众人戒惕,其危方能光也。
“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不利即戎,并非是不动用武力,而更多是以德取胜。唐太宗之于玄武门,郑伯克段于鄢。其中种种不明之事,只待后人自议。
“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若“扬于王庭”、“孚号有厉”以及“告自邑,不利即戎”能够做好,自然能够去除小人“利有攸往”。而夬卦之后是姤卦,姤卦上乾内巽,一阴在下,可谓是圣人的一种警戒。
《净度三昧经》云:“众生亦度佛。若无感,佛不出世,亦不能得成三菩提。出世菩提,皆由众生机故。”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白话】
象传说:泽气升到了天上,这是夬卦的象;君子由此领悟当把利禄施与下边,若以德自居则为禁忌。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白话】
初九:强盛表现在脚趾前端,前往不能胜任而有咎害。
象传说:前往不能胜任,故有咎害。
【学习小结】
周易以初爻为“趾”。初爻离上六最远,急于“决柔”必然不胜。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贸然前行其有三害。其一,初六居远不知庙堂之高,不辨明则有失公允。其二,彖辞有云“孚号有厉”,毅然前往需有阳明避刘瑾之智。其三,所戒为不胜,因为九五与上六亲比,清人云:“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明熹宗去世,明思宗防范魏忠贤,遂而使得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此乃往有胜之举。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白话】
九二:戒惕呼号,夜晚有兵戎之事,无需担忧。
象传说:有兵戎之事,无需担忧,因为得乎中道。
【学习小结】
张载曰:惕号,能孚号而有厉也。以必胜之刚,决至危之柔,能自危厉,有戎何恤。
九二变卦为离,离为戈兵,故言“有戎”。坎为血为恤,离反坎,故言“勿恤”(帛书作“勿血”),九二居中,亦得乎中道故也。
相较初九,九二更知庙堂之深,言论也更被看重,因此更需要“孚号有厉”。如《除奸》有云:“且夫遇小人者,不攻则已,苟欲攻之,则势当必胜。胜之如何?曰:深警捷速。”尚未至“扬于王庭”之时,则需明哲保身,明辨是非。
《明史·于谦传》:“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时山东、陕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余万,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前后在任十九年,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白话】
九三:强盛表现在面颊上,有凶险。君子决而又决,独自前行,遇到阴阳和合之雨,沾湿了衣服,同侪有怨恨,没有咎害。
象传说:君子决而又决,最终没有咎害。
【学习小结】
壮于頄,有凶。九三体乾,乾为首,纯阳则多骨,头面颧骨处是也。《礼记正义》孔颖达曰:“带骨为阳”,《周易集解》引崔憬曰:“骨为阳,肉为阴。乾纯阳爻,骨多”。
《除奸》有云:“自古君子于小人,平时则疾怒之状见于颜色,若不可与朝夕处。”
君子夬夬,其有二意。一能决己,独行遇雨即是九三能与上六相应之意,因为阴阳相遇故而为雨,此非壮于頄之决也,实乃和光同尘之决也。故而说若濡,有愠,无咎。二为决上六阴爻,所以为夬夬也。
《麦田守望者》里写道:“成熟的人为了理想卑贱的活着,不成熟的人为理想可能牺牲自己。”
章培恒:李东阳是我国明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于天顺八年举进士,入翰林。弘治八年入阁,与徐溥、刘健、谢迁共辅朝政。经治之治,史所称道。正德改元,武宗昏聩,刘瑾等宦官窃取朝政,残虐天下。刘健等一批气节之士愤然去官,李东阳被强留,以首辅辅政。面对刘瑾等熏天的气焰,李东阳不免因循隐忍,委曲求全,但是也多亏了他调停于其间,多所救正,使得能够于四年后清除刘瑾,挽回朝政。
此爻之“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在于和光同尘,而非仗势欺人,作威作福。实非易事。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白话】
九四:臀部没有皮肤,行走艰难;牵羊当用放纵之法,如此悔恨则会消失,可惜他听到这些话而不信从。
象传说:行走艰难,因为不当位;听到这些话而不信从,尽管听到了却不去审明事理。
【学习小结】
李光地曰:臀者,与阴相背之物也。夬四姤三,皆与阴连体而相背,故皆以“臀”为象。骨为阳,肉肤为阴,阳多侵阴,故“臀无肤”
九四进入上卦,上卦兑为羊。上阴爻偶数为脚,第五爻为前身,第四爻为后身。放羊不可硬牵它的角,要在后面驱赶它才可以顺利。
九四变卦为坎,坎为耳病,故而聪不明也。
《明史·列传·卷第一百九十二》:外廷知八人诱帝游宴,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骤谏,不听。尚书张升,给事中陶谐、胡煜、杨一瑛、张襘,御史王涣、赵佑,南京给事御史李光翰、陆昆等,交章论谏,亦不听。五官监候杨源以星变陈言,帝意颇动。健、迁等复连疏请诛瑾,户部尚书韩文率诸大臣继之。帝不得已,使司礼太监陈宽、李荣、王岳至阁,议遣瑾等居南京。三反,健等执不可。尚书许进曰:“过激将有变。”健不从。王岳者,素謇直,与太监范亨、徐智心嫉八人,具以健等语告帝,且言阁臣议是。健等方约文及诸九卿诘朝伏阙面争,而吏部尚书焦芳驰白瑾。瑾大惧,夜率永成等伏帝前环泣。帝心动,瑾因曰:“害奴等者王岳。岳结阁臣欲制上出入,故先去所忌耳。且鹰犬何损万几。若司礼监得人,左班官安敢如是。”帝大怒,立命瑾掌司礼监,永成掌东厂,大用掌西厂,而夜收岳及亨、智充南京净军。旦日诸臣入朝,将伏阙,知事已变,于是健、东阳皆求去。帝独留东阳,而令焦芳入阁,追杀岳、亨于途,箠智折臂。时正德元年十月也。
王岳所为即是其行次且,位不当也。尚书许进曰:“过激将有变。”健不从。即是“牵羊悔亡,闻言不信”。由此可鉴“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仍需当位以及合适的方法。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白话】
九五:像除苋陆草一样决而又决,居中行道则无咎害。
象传说:居中行道则无咎害,是说九五的中正之道尚未光大。
【学习小结】
九五变卦为震,震为草木。《周易正义》曰:“苋陆,草之柔脆者。
此处和九三爻一样,用了夬夬,其所决者也有两重意思。第一是自决,九五与上六亲比,上六苋陆草茎易除,而根在九五。只有中行才能自决也。也因为根在九五,所以中未光也。第二是决上六爻,任需“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 ,以自省与德化方才能去上六阴爻。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六十四》:初,帝在东宫,李林甫数构谮,势危甚,及即位,怨之,欲掘冢焚骨。泌以天子而念宿嫌,示天下不广,使胁从之徒得释言于贼。帝不悦,曰:“往事卿忘之乎?”对曰:“臣念不在此。上皇有天下五十年,一旦失意,南方气候恶,且春秋高,闻陛下录故怨,将内惭不怿,万有一感疾,是陛下以天下之广不能安亲也。”帝感悟,抱泌颈以泣曰:“朕不及此。”
上六:无号,终有凶。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白话】
上六:没有王庭号令,终究会有凶险。
象传说:没有王庭号令,将引起凶灾,但最终不会长久。
【学习小结】
上六的理解可分三重意思。
其一,上六小人之所存在,根在九五,若九五中行无咎,九四当位得法,九三和光同尘,九二惕号无咎,初九胜而往之。则上六自然“无号,终有凶。”
其二,上六为夬卦之极,夬卦的覆卦为姤卦,姤卦《大象传》曰“后以施命诰四方”,王庭号令复兴,民众得以安居乐业。无号之时,象征着阴气蒙蔽群阳,日蚀之时也,即象征着小人的目无王法,也意味着无政府时期的混乱,如同小人一般不可长也。
其三,暗示着小人被除之后,自然“无号”了。但是因为没有时刻“孚号有厉”,所以夬卦的下一卦姤卦,其图谋还会再次发生,故而圣人告诫后人,“无号,终有凶。”
感谢大家的阅读,小子才疏学浅,还请诸位前辈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