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系统学习《易经》比单独学《易经》的家长成长快,孩子更容易教育成功?
谈到这个标题,是源于昨天微信上有位家长想单独请购《易经》,来学习。出于对家长成长负责任,没有同意。因为这不符合配套教材中累积式教育法系统读经的原则,同时效果也难以保证。
什么是累积式教育法?
什么是系统读经呢?
累积式教育法中系统读经的原则对于我们学习《易经》有什么帮助和价值?
下面我应用我们家生活中吃饭与孩子生病的经验一一分享下。
现代营养学认为,只有全面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即平衡饮食,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
在世界饮食科学史上,最早提平衡饮食观点的是中国。
成书于24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已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记载。
意思就是谷物(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
还有更为详细的论述,如下: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
因此我们的饮食的饮食尽量遵循以上原则。
为什么要遵循以上饮食原则?以及不遵循以上饮食原则的后果是什么?
说到这儿,想起来我家城禹几次因为吃不饱饭,吃多了饭的经历。相信您看了定有启发。
第一件事:午饭只吃菜没有吃馒头。
每次家里做饭,必有主食,菜,偶尔加上粥。系统搭配。
记得有时候,午饭城禹只吃了菜 ,馒头没有吃。
下午在外面玩的时候,城禹嚷嚷着喊饿。。。要买零食。
我没有同意买,只是引导他分析今天午饭和昨天午饭,吃的有啥不同?为什么今天下午这么容易饿,而昨天下午没有呢?
经典宝贝就是经典宝贝,他很快说,是中午吃饭没有吃馒头。(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引导城禹意识到这点,以后想出去玩得在保证不饿肚子的情况下,必须或者也不得不吃够馒头(主食)。
这是一点。我不直接给出结果,引导城禹自己去认识问题的根源。这样经一事长一智。
第二件事情是在幼儿园吃饭吃撑了引起的发烧。
那次发烧烧到将近40度,而我依然不慌不忙的揉肚子,配合消化不良的中药,到了晚上,城禹大便后,烧也跟着退了。
而后在城禹精神好的时候,我们交流。
“这几天,是不是没有大便?”
“没有。”
“幼儿园的饭菜是不是太好吃了?不小心吃多了?”
“是有的小朋友不爱吃肉,把肉给我吃,所以不小心吃多了?”(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然后你就吃,结果累积到今天早上发烧,幼儿园也没去成,划不划算?”
“不划算。”城禹小声嘀咕道。
“那以后怎么做才能不会再发烧呢?”
“吃饭不能吃多,尤其是肉。”
第三件事是吃零食不吃午饭,下午饿哭了。
我家平常是很少买零食,每次来亲戚的时候,她们总会带来五颜六色的零食,包装的非常好看,五色令人目盲啊。忘了根本。
有次,家里亲戚买了很多零食,城禹一看到零食,午饭都没吃,抱着零食坐在沙发上美美的吃着,当时我在厨房做饭,没注意这点,也忘了整理零食。
到了吃午饭时候,城禹说吃饱了,
我这才发现零食少了不少,城禹把零食当饭吃了。
发火生气自然没有用,所以我选择引导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学习,这样比较容易理解不听老人(经典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果然,下午在外玩滑梯,城禹玩了没一会,就喊饿。。。要买吃的填饱肚子,见我没同意,又继续抱着我腿喊,喊出哭声。
“等你情绪稳定了,我们再谈买吃的。”
“我不哭了,快去买。”
“等会,先说说今天怎么饿的这么快?”
“中午没吃饭,吃的零食。”有了前两次吃饭的经历,这次我看到城禹是低着头回答我。很明显,他认识到了问题。
“那以后怎么做呢?”
“要好好吃饭,少吃或者不吃零食。”
趁着这次经历,我们也立了规矩,不吃饭,零食不能碰。吃饱饭,才可以吃点零食。
主次明确,吃饭的先后顺序也明确。
以上都是我们家在吃饭方面总结了不遵守《黄帝内经》提出的饮食原则的经历与后果。
回到主题,那么读《易经》为什么要遵守系统读经的原则呢?
首先来了解什么是系统?
比如盖一栋房子,大家想一下,这栋房子,只有钢筋行不行?
只有水泥行不行?
只有火砖行不行?
这些材料都要,对不对?
这就是“系统性”。
那么培养一个人,要让他有大的结构,同样的,这个系统性是不可缺少的,不是只靠一两本书就能完成。
所以我们把经典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基础类,打地基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笠翁对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都是教怎么做人的。
做人是基础,所以它们是“地基”。
第二类是结构类,这是大多数经典推广者都没有了解清楚的。
我们知道学经典,但不知道还有个“结构”的问题。
在我们的经典中,真正能让一个人有大结构,靠的是“经”。
中国文化很有特点,凡是特别重要的,都会加一个“经”字。
我们看盖房子,房子里面很重要的那个叫什么?钢筋!
经典里面也有这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做“经”。
在中国,最有用的经,叫做“六经”:《易经》《黄帝内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金刚经》。
不要去理论解释这些“经”有什么用,
我们只要设想一下,一个小孩,在他十岁之前把这“六经”学完、背下来,将来会怎么样?
到他二十岁的时候,大家就会发现,这个孩子不得了,他的结构会变得非常大。
第三类是装修类,除了基础类、结构类,其他的内容都是装修类。
这就是经典的系统性。
现在流行的国学经典教育,严重地缺乏这个系统性,东一本,西一本,有的人学《弟子规》,有的人学《三字经》,有的人学《论语》,都是不系统的,随便读的。
如果盖房子时随便盖,有的人拿钢筋,有的人拿水泥,那这座房子绝对盖不好。
同样,我们在培养孩子时,如果随便拿两本书给孩子读,肯定也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第二是根本性。
有一句话,很多推广经典的人可能都听说过,就是1988年,一批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开会,他们提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遇到研究国学的人,我会问:“这句话你读懂了吗?”他会
说:“读懂了,就是应该学经典啊!”
“学什么经典呢?”
“就是《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啊!”
我说:“是的,是要学这些经典,但是你还没有完全读懂这句话。”
为什么?
因为这句话有一个时间状语,“回到2500年前”,这个“前”字很重要。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推广国学经典的、讲国学的,通通都是在2500年后找东西。
2500年前是什么?
2500年前是孔子在世,2500年前的东西就是孔子学的东西。
我们要学习儒家文化,要学习孔子,竟然不研究一下孔子学什么,反而去研究孔子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弄出来的东西,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
下面会用一棵“经典树”来帮助我们认识根本性的问题。
看看这棵树就会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根”。
中国文化的根一定是最古老的、最久远的,就是这些“经”:《易经》《黄帝内经》《诗经》《道德经》《孝经》……中间的部分,有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上面的部分,《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数学、英语……根、茎、叶,非常清楚。
能不能把上面的部分放在根上?这是不可能的。
《三字经》不能放到根的部分,因为它是后面的,时间上不对。
从这棵树上,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
我们将来会到幼儿园、学校去进行推广。
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知道国学了,但是大部分的学校还没有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大部分都以为对学习没有帮助;
少数已经开展的,内容不系统,只学《弟子规》,只学《三字经》,这是不够的。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努力,帮助这些幼儿园、学校提高认识。
多数开展经典教育的机构,因为没有科学系统的方法,效果很不理想,能够让学生把《大学》《中庸》《论语》完整背下来的非常少。
而用我们的方法,在家庭里就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所以要有一套科学的方法来完成。
这套科学的方法是什么呢?
她与系统读经原则有什么关系呢?
这套科学的方法叫累积式教育法。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加清楚地掌握累积法,我们又做了一个归纳,把这套方法叫“137学习法”:
“1”是读经的次数,每天最少读一遍。读一遍大约十分钟。
“3”是读经的内容,每天最少读三样。读一样十分钟,读三样就是三十分钟。
“7”是读经的周期,同样的内容连续读七天。
这就是“137学习法”,非常简单。
因为各家的情况不一样,“137”是可以灵活变化的。
比方说,私塾的孩子时间比较多,要怎么利用呢?
每天读半个小时可能太少了,可以变成“737”,一天可以读七遍。
这个遍数,我们建议不要超过“7”。
“3”也可以变。假如读三样感觉不够,最多可以读七样,这样就变成“777”。用“777”方法读,最少要四五个小时。
累积法是可以灵活变化的。
“137”,就是每天读一遍,每天读三样,连续读七天,请问大家简单不简单?会用了吗?
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像阳光、空气。
今天我们给大家一个大道至简的方法——累积法,同样也是免费的。这就是今天我带给大家的第一个礼物——“137学习法”。
方法虽然很简单,但是很珍贵。
这个累积式教育法就有“三大纲领”“八大原则”,
系统读经原则是其中之一,如下:
第四是系统读经的原则。
什么叫“系统”?
我们就说盖房子吧。钢筋很好,那我们光用钢筋行不行?不要水泥、火砖可以吗?不行。
还有其他材料,需要科学搭配,这就叫“系统”。
如果说《弟子规》很好,就光读《弟子规》行不行?
《论语》很好,就光读《论语》行不行?不行,还要读很多,营养要均衡。
我们吃饭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说豆腐好,就天天吃豆腐,青菜就不用吃了吗?
说青菜好,就天天吃青菜,其他都不吃行吗?不行。
这就是“系统”的概念。
但是目前的读经界并不重视这个“系统”,很多人读经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概念。
大家不妨去了解一下,很多所谓的经典教育,就是读《弟子规》,或者加上《三字经》。
还有很多认为《论语》最好,就天天读《论语》,其他的都不重要。
这就是经典教育吗?
可以说离真正的经典教育还差得远呢!
按照我们刚才的分类,系统读经最少要读五、六十部经典。
所以我们讲,真正的经典教育不能只靠学校、幼儿园,想让他们系统地把这些安排给孩子们学完,这个可能性恐怕很小,现在我们在做努力。
有一些学校的领导有这样的远见,愿意开展系统读经,我们会配合这样的学校,提供很好的方法去帮助他们。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幼儿园的领导能够有这样的远见卓识,能够勇敢地、果断地做出决定,开展真正的、系统的经典教育。
我们提出这四大原则,用来指导我们开展真正的经典教育,以防实践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偏差。
在推广的过程中,我遇到很多读经很久但效果并不理想的家庭。
这些家庭的孩子,书是读了不少,背了不少,
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交往呀,生活能力呀,特别是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都不理想,表现不好,父母很焦心。
问题出在哪里?
根结在哪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又总结出读经教育“四不离”原则。
至于上文中提到的四大原则与“四不离”原则是什么?
上一篇
紫薇斗数五行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