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卦周三线上演绎问题答疑,青州《易经》读书会 微信群的聊天记录
青州《易经》读书会 微信群上的聊天记录如下,请查收。
————— 2020-04-08 —————
郇庆民 16:21
【问题1】请问李老师,归妹初九无应无比,初九如何能“征”?
冯延彬 16:29
【问题2】请问李老师,归妹卦的意义是不是保持当时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李守力 16:33
【问题1】回复:初爻为足,故曰“跛能履”。跛者一偏而一正,正者嫡妻也,偏者媵娣也。以刚居刚,女子有贤正之德,娣以媵妾而能承助正室者,故曰“跛能履,征吉”,象曰“吉相承也”。
初九之“征”是媵妾之征,非震卦诸侯之征。
李守力 16:34
【问题2】回复:归妹中爻皆不正,故“征凶”。征凶,即行政征伐大凶,不合正道。
李守力 16:36
渐卦中爻得正,为正妻,彖曰“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归妹卦中爻不正,为媵妾,故彖曰“征凶,位不当也”。
郇庆民 16:38
也就是初九是媵妾之本分
王纪刚 16:40
【问题3】请问老师,六五:帝乙归妹,解读:,六五帝乙归妹言娣,可见是将自己的两个妹妹出嫁。从哪儿能看出是嫁两个妹妹呢?
郇庆民 16:42
【问题4】九二,上六不提“归妹”二字,为何?是因为九二“幽人”即是,而上六有夺嫡之象所以不言?
李守力 16:44
【问题3】回复;“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请看:其君、其娣。
冯延彬 16:46
【问题2】想问的是,归妹卦的意义是不是通过媵妾婚姻制保持王室(大户)政治制度的稳定性才有了天地大义?
李守力 16:48
媵婚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家族的婚姻关系,如果嫡妻(正妻)没有生育,媵妾的儿子同样可以继承家业,承嗣宗祖,而媵妾与正妻都是来自同一家族,彼此没有嫉妒。故《白虎通》云:“备姪娣者,为其必不相嫉妒也。一人有子,三人共之,若已生之,是为娣者,所以绝嫉妒、广嗣续,以恒夫妇之道,故曰‘以恒也’。嫡无子,姪娣有子亦不出,所以必有姪娣之义。”
李守力 16:48
汤以乙生,嫁妹,本天地,正夫妇,夫妇正,王道兴矣。
李守力 16:49
天地大义与此无关
王纪刚 16:50
谢谢老师!
李守力 16:51
【问题4】九二,上六不提“归妹”二字,为何?是因为九二“幽人”即是,而上六有夺嫡之象所以不言?
李守力 16:55
【问题4】回复:九二不言“归妹”,待考。或曰:初九行德足,九二见德足,见行德备,辅佐嫡妻,幽人之贞,不彰自我之故。
上六媵妾代主妇,故不言“归妹”,唯言“女”。
郇庆民 16:56
【问题5】初,三,五三刚爻位置出现了“娣”字,二,四,上三柔爻位置则无“娣”字,如何理解?
李守力 17:00
【问题5】回复:归妹卦六爻,初、二爻言媵妾婚前的德行培养;三、四爻言随嫡妻出嫁后,因年幼,媵妾之返归与回归,是婚后的等待期;五、上爻言媵妾成年以后承事期的德行落实。故初、二爻为一事,三、四爻为一事,五、上爻为一事。六爻之中,又以九二为媵妾,以六五为嫡妻。
所以初,三,五爻言“娣”字,二,四,上爻从,不再言“娣”字。
郇庆民 17:04
也就是其实六爻本一,从者不再赘言
郇庆民 17:05
【问题6】上六爻辞义理均同卦辞,上六是否是成卦之主?
李守力 17:07
【问题6】上六之“无攸利”与卦辞“无攸利”不同;初九“征吉”与卦辞“征凶”不同。卦辞言不利于政治,为王侯之谋虑。爻辞言媵妾婚姻之历程。
李守力 17:09
归妹卦卦主是六五、九二。
郇庆民 17:09
卦主学生已知,成卦之主不明
李守力 17:10
归妹卦不分成卦与主卦
郇庆民 17:11
【问题7】可否理解为:
《渐》至上九德行圆满,不正而正,所以“止而巽,动不穷”。《归妹》至上六则有越俎代庖之嫌,正而不正,所以“征凶,无攸利”。
所以,圣人于《渐》则劝以“归吉”,而于《归妹》则诫以“征凶”。
请老师斧正!
李守力 17:11
以兑配震,是归妹,是卦体成卦。
郇庆民 17:12
受教
李守力 17:13
【问题7】回复:归妹“征凶,无攸利”是卦体之辞,非上六之辞。上六与卦辞无关
李守力 17:13
“无攸利”,柔乘刚也。上六不乘刚。
李守力 17:13
“征凶”,位不当也。上六当位。
郇庆民 17:14
是学生忽视彖传了
郇庆民 17:15
但圣人应该是对归妹的发展有担忧
李守力 17:15
可以忽视其他,唯独不可以忽视彖辞: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李守力 17:16
把握住《彖传》,就算是《周易》的智者(知,智也)。
郇庆民 17:17
学生的问题就是经常把卦辞(彖传)和爻辞混而为一,这个当力戒。
郇庆民 17:17
再次感谢老师不吝赐教,学生的问题结束。
张玉光 17:25
【问题8】月几望之说,是否与出嫁之妹妹刚刚15岁有关联?
李守力 17:30
【问题8】回复:渐卦是正妻,而渐卦六四是媵妾。归妹是媵妾,而六五是正妻。六五贵在德行,女德如月,又自谦,故曰“月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