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传统 > 正文

心学如何致良知?生活中碰到事情,内心会有一个“声音”

阳明心学是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

王阳明在小时候,别人的梦想都是科考为国效力时,他却想成为圣人。在要即将离世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是在中国历史上除了诸葛亮之外,唯一一个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人。

今日很有幸,分享自己的一些对于王阳明心学的理解和认识。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海涵并指正。我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介绍。

王阳明心学到底是什么如何致良知实践阳明心学的意义是什么王阳明心学到底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主要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

人心就是天理,叫"心即理"。而关键在于对“心”字的理解。我们自己的心,本心,禅宗是说的“"即心即佛,到儒家那里,到陆象山、王阳明那里,特别是王阳明,本心就是良知。

心学_开心学国学题库_金灶沐 心学智慧

理也就是天理,天理,吾性自足。就在我们心里的,不需要去外面求。就像陆象山悟了之后说了一句话。说“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又说了一句,“宇宙内事",就是说。每个人自己的分内事。简要地说就是“心即理”——人的本心就是天理。

那么本心到底是什么呢?而本心就是孔子所说的“仁”。那么本心也就是仁心。

那仁心是什么呢,按王阳明所说,仁心即是恻隐之心。即,见孺子入井,你会怎么样?你一定惊恐,而后同情,恻隐就是同情。最后你肯定情不自禁地要去救他。当我们看到鸟兽在发抖,鸟兽的哀鸣,比如说它身体病了,肉体痛苦了,它会叫唤。我们听到了乌兽的哀鸣,我们也会起不忍之心,这也是仁心。当我们看到草木被无情地践踏,我们的“仁心"也感通到草木身上,于是我们又与草木为一体了。瓦石无端地被毁坏,我们也会生顾惜之心,这时候我们仁心。而对于我们行事准则而已,就是“存天理去人欲”这样才能做一个圣人。

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阳明在“心即理”以后所坚持的核心观点。良知是每一个人心当中所具有的根本道德意识以及判断能力,不仅如此,良知更是贯穿宇宙万物的绝对普遍的终极实在。就如同“心即理”一样,本心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理,而“致良知"就是实践中致良知,“致"就是实践了。他提出一句话叫于事上磨炼”,在做事情中磨炼,这叫于事上磨炼”。“于事上磨炼"的是我们的心,磨练的是我们的生命情感。我们的能力总是有缺陷,经验总是有不丰富,知识总是不完备。我们是否经过种种事情上的磨练,成为一个完人,这是不可能。全知全能,哪有可能?所以“于事上磨炼"并不是磨练我们的头脑和办事情的能力,磨练的是我们的心,也就是那份生命情感。所以遇到事情,我们的生命情感发生变化了,就考验我们的心的时候。假如一件事情来了,我们十分地喜悦,大喜过望,我们应该马上要停下来想一想,我"因何而喜""。怎么天下有如此的好事降临到我头上的。假如一件事情来了,愤怒了,停一停,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愤怒的。而对于大喜或者大悲都是符合天理的事情,符合天理的应该是去掉自己的私欲去面对这些事情。经过长期的于世上磨,我们才不会遇到事情激动,紧张,兴奋,而是以一种平淡的心态去面对。因为这样只有这样的心态才能遇事体现出我们的智慧来。其实这里的“于世上磨”也就是“格物致知”。在王阳明晚年的时候对“致良知”有做了一次升华。也就是四句教。原文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只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那么什么是善呢,就是我们的良知,就是我们第一直觉。只要这样长期的这样炼心,才能把我们的心炼成仁者的心。才能成为伟大的人,因为仁者无敌。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命题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次年提出的,“知行合一”与“心即理”“致良知”称为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三者构成了阳明学的心学体系。“知”就是良知,“行”就是致良知;不可能存在抽离于良知存在之外的所谓“知”所谓“行”。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对于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的这一件事情而已,良知告诉我们必须亲自去尝,因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实对于这边的良知,我们可以理解成我们的第一直觉,按照自己的第一直觉去做,就是知行合一。好比我们知道父母是应该我们好好孝敬的,看到摔小孩掉井里应该去救的,而不是思来想去,把自己的私欲掺杂进去,这样就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所以这个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管是致良知还是心即理,没有知行合一,这都只是理论,不能得以实现。

如何致良知?

如上面所说,致良知,就是按照听从我们的第一感觉,或者说听从我们内心的感觉。因为天理就在心中,我们只要去实践加深影响就行。而且做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意诚。意诚不是说,我们读书,就一心在读书上用功夫,喜欢美女就一心在女人身上用功夫。这都不是意诚,也不是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这是逐物。在传习录中有一个案例,一只小狗被主人耍得团团转,因为主人扔什么,它去叼回来,把狗累得半死,而王阳明的意思是那条狗应该只盯着主人,即良知,而不是那些外物的东西。也可以理解良知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眼耳鼻舌身都是外物,不应该追逐这些。到了这边大家会很迷糊,那到底遇事怎么做呢。好比看见美女了那到底要不要看,亲人离去要不要悲伤,那如果对这些都没有任何反应,那还有人性吗?亲人离世对王阳明看来,是要悲伤,但是悲伤完了就应该忘记,因为活着的人还需要继续生活,而且不能太悲伤,或者悲伤过度,因为过度里面肯定掺杂了私欲。因为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没有人可以逃避的。所以不管是谁的亲人都会离世。而至于度怎么把握呢,应该是不伤害自己的健康为准则,好比哭得死去活来,口吐鲜血。

有人可能会问,那要是我的第一感觉不对怎么办呢,这个也就是每一件事去格物致知,去实践就行,至于荣辱不要太在乎。王阳明说:“考试落第,不为耻”,意思就是不应该因为落榜了而感到耻辱,因落榜而难过才是“耻”。

为了更好地理解,在扩展几个案例。

金灶沐 心学智慧_开心学国学题库_心学

1.可以把致良知理解成仁心,对于这件事的做法你是否心安。

孔子有个弟子叫宰予,有一次就问老师孔子:你主张恢复周礼,周礼当中有这么一条,“假如我们的父母亲去世的话,要服丧三年”,三年是不是太长了,能不能短一点?

孔子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反问宰予:假如你父母亲去世的话,你吃得好穿的好,你的心安不安。

宰予回答说“安"。

孔子就说如果你觉得心安的话,你就自己来决定服丧多少时间。

宰予得了这个答案之后就走了。

开心学国学题库_心学_金灶沐 心学智慧

宰予刚一走,孔子就说了一句话:“予之不仁也"。在这里,孔子拿“心安与否"来判断。

还有一例,仁和基督教中的博爱是有区别的,比如几个老人感染了病毒,其中有你的父亲,按照基督教的说法,我们应该先治疗其他的人。但是按照孔子的仁而言。我们应该先治疗我们自己的父亲,然后如果有余力再去治疗别人的父亲。因为我们在自己的父亲的关爱和抚养下才长大。如果我们不去先救他的话,我们一定心不安。

2.万一我们的直觉错了怎么办

心学的实践是保存滋养我们的心,是存养、扩充我们的心,让我们才道德主体,也是生命情感的升华。只要凭第一直觉去实践就可以了。至于我们的直觉是否是对的或者准确的,这就需要我们长期的去练习。好比西方的科学,比如我要制作一个东西,我先认识它分析它,然后制作它,但是我们的认识就是对的吗。比如制作出来的塑料,我们能把它解化了吗。再说说我们的中医,就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就其把脉而言,就是靠医生跟着师傅长此以往的学习而来的,当遇到一个脉象的时候凭自己的第一直觉开出药方。难道你买几本把脉的书学习一下里面的知识,你就能知道这是什么病什么症状。这里不是说谁优谁劣。各有各自的优点。而我们要做的,如果要实践心学,就按照自己的第一直觉去行就行了。哪怕第一直觉不对,但是通过实践会得出真理的。

实践阳明心学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好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学习心学或者致良知,或者存天理去人欲能干啥,是能自己赚更多的钱,还是让自己做一个成功的人?

金灶沐 心学智慧_开心学国学题库_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也就是近代史的心儒学,对于能干什么,理学家张载说过四句话。其中有两句是。

为天地立心:为社会建立精神价值

为生民立命:为人民确立生命的意义

其实说白了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就是建立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滋养我们的心灵。不管你有钱没钱,你做的何种工作,只要按照心学去做,你就是一个圣人。如果你有丰富生命情感,或者有经历过绝望,痛苦,伤心,难过这些经历。那么王阳明的心学就是治疗这些地解药。

对于个人而言,心学就是心灵的养分,能给予我们力量,因为心是力量之源。王阳明主张“人人可以成圣”,只要我们有这种心灵只力量,今天哪怕你是贩夫走卒之辈但是只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也是可以超越出身的卑微。西乡隆盛作为日本维新三杰之一。他是王阳明的铁杆粉丝,就在他被迫害流放的时候也会带着阳明的心学不断的学习。他的一生最大可能地实现了武士道精神和人文道德的结合。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王阳明心学的一次实践。日本地小国狭、资源贫涩,而人口比例过大,日本人始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克服地理上的先天不足,因此很是需要精神上的激励和理论的支撑。日本人将王阳明的思想模式移植到自己国家的世界观中,他们根据王阳明的心学不断地鼓励自己,不断学习和掌握更高层次的精神理想,超越了物质上,客观地地理条件限制,实现了国家的更大发展。

说到最后的话

因为篇幅有限和个人经历有限,只能和大家共享这么多。如果个人对心学非常感兴趣,建议最好去读读《传习录》,都是王阳明对于弟子的信件以及言论的语录。因为只有原著才是心学思想的真正体现。如果你有新的感悟,欢迎和我分享。共同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