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近取诸身”,以八卦与人的形体相通应。人体是个大八卦结构,如《说卦传》所云:“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良为手,兑为口”。
张介宾在《医易义》中说:“以形体言之,则乾为首,阳尊居上也;坤为腹,阴广容物也坎为耳,阳聪于内也;离为目,阴明在外也;兑为口,折开于上也;巽为股,两垂而下也;为手,阳居于前也;震为足,刚动于下也。”
《周易》八卦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的胎源。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生一”,是指太极为混沌元气,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阴阳环抱而生两仪,即“一生二”两仪生四象,四象再演变成八卦,八卦分别象征天、泽、火、雷、风、水、山、地。这八种物质被古人视为自然界万物衍化滋生的物质基础。其中以乾、坤天地两卦为万物之母,万物生于天地字宙之间,如《周易·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周易·乾·文言传》:“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所以,八卦并不是什么玄虚的东西,而是一种物质性的,寓有辩证雏形的结构。《周易》是以八种自然物构成宇宙和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展示其世界观和人生哲理等要义的。象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种自然物(现象),其中水、火为万物之源、阴阳之基,风、雷为之鼓动,山、泽于是成形。有了山、泽,生命便开始孕育,于杂花生树之中人类也得以繁衍。
正如《周易·乾·文言传》云:“乾,元者即言乾卦纯阳,至健至刚。《周易·象上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坤,亦为元者,即言坤卦纯阴,至柔至顺。正如《周易·坤·彖上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乾元在《周易》中尤被重视,乾元被视为自然界万物赖以资始的动力乾元一动、则天地日月皆动,而且是运转不息的水恒运动。这种运动贯穿于事物的自始至终,影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周易》也重视坤元的作用。宇宙万物遵循“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规律;万物资生除阳刚之用外还必须有阴柔之体,即天地必须阴阳气交,方能生化万物。没有天地阴阳二元气的交和,就没有天地万物。
周易除重视乾坤二卦对宇宙的化生之外,还强调水火在化生万物中的作用。
认为水为至阴,有水才有生命。离为火卦,火生土,土为万物之母,故有水火才生万物。《周易》还认为震、巽雷、风在宇宙自然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鼓动作用,而、兑、山,泽则在自然界万物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周易》通过八卦论述了自然界的形成及演变,指出了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在宇宙中的重要意义,突出了自然界是物质的、运动的观点。
如《周易·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姐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双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始万物者莫盛乎良,”
从上可以看出,《周易》八卦理论,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气一元论的发端,八种自然物可以看作统一的物质性的元气的八种形态,因而可以称作八卦气。
中医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医学,提出八卦气与人体脏气相通应的观点。
乾为天卦,为君,象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有总的主宰,在人体与脑通应,“脑为元神之府”
坤为地卦,坤以藏之,象征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必要的贮备,在人体与脾胃、大小肠相通应,“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
坎卦为水,雨以润之,象征人体需要阴的滋濡,在人体与肾相通应,“肾者水脏”,“肾藏精”之故。
艮卦为出,长以止之,象征生命活动需要有相对的静止,从而维持相对的平衡,与人体之脾相通应,“脾者,土也,治中央”。
兑卦为说;说,即悦,比喻脏气中不可缺少的和谐、调节作用,在人体与肺相通应。肺为相辅之官,主调节作用。
巽卦为风,风以散之,为生命活动中不可少的疏泄作用,在人体与肝相通应,因肝主疏泄之故。
震为雷,雷以动之,象征人体生命活动须有重要的鼓动激化作用,故与人体之胆、肝相通应。
离为火卦,“日以短乏”,象征人体生命气化的原动力,故与人体之心、命门相通应,“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
综合上述表明,八卦气规律适用于宇宙万物,包括人体生命活动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