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入伏?夏天什么时候才算入伏呢,伏,标志着一年里最热的时期,俗语说“热在三伏”。伏的日期也是按照干支纪日来推算的。从夏至日算起,第三个天干为“庚”的日子叫初伏(也叫头伏),过10天逢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也叫二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也叫三伏),总体叫“三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什么时候入伏?
初伏与末伏固定是10天;中伏的时间则不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这主要由夏至到立秋之间一共有几个庚日来决定:有四个庚日则中伏到末伏间隔为10天,有五个庚日则间隔为20天。
每年“三伏”大概在公历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具体到今年的“三伏”来说,7月11日至7月20日为初伏,7月21日至8月9日为中伏,8月10日至8月19日为末伏。
林愿表示,一般来说,“三伏”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但受各种气象条件影响,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气温未必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出现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恰在小暑和大暑节气之间,确实是盛夏酷暑时节。
“三伏”大幕即将开启,如何消夏防暑?林愿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说,天气炎热,出汗增多,勤洗澡,勤换衣,更要及时补水;减少高温时段外出,若外出,做好防暑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并随身携带一些防暑用品,如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晚睡早起,中午小憩,调养心神;饮食清淡,不肥甘厚味,慎用辛燥之品;保持心情愉快,戒躁息怒,避免情绪中暑。
2022年几月几号入伏?共有几天?为啥中伏最热?
这两天气温是骤升,30℃气温可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天气了,我们要适应在春季有30℃或者以上的气温天气,热是热点,但是昼夜温差大,低温还没有起来,所以,虽说到了30℃,还没有上蒸下煮的感觉,只是在太阳底下特别晒。正因为现在还是在清明时节,天气突然这么热人们不由得想起到了夏季天气是不是更加炎热呀,当然,夏季最为炎热的是在伏天,特别是三伏天的中伏,更是酷热难耐,老话说“热在三伏,最热中伏”,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夏季炎热在三伏天,而三伏天中要数中伏最热。马上就要到夏季了,我们今天就来提前了解一下2022年的三伏天的有关情况。
2022年三伏天具体时节表,啥时候入伏,头伏、中伏、末伏具体时间怎样分布?我们一个个来了解。
三伏天是指有头伏、中伏和末伏三个独立的伏天组成的。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有10天和20天之分,并且头伏和末伏都是有固定的时间说法的。
头伏是以“夏至三庚数头伏”为时节点,这里说的意思是以夏至日开始,数到第三个庚日,这个日子就是入伏时间。
今年夏至是在6月21号到来,夏至后的三个庚日分别是:6月26号庚戌日,7月6号庚申日,7月16号庚午日,所以,夏至三庚日就是7月16号,这个日子就是入伏时间,所以头伏时间是7月16号~7月25号共10天。
末伏是以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为进伏日。今年立秋在8月7号,之后第一个庚日在8月15号,所以末伏时间是8月15号~8月24号共10天。
中伏是以头伏与末伏之间的时间为天数的,所以中伏从7月26号到8月14号共20天。
根据以上说法,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为:
头伏:7月16号~7月25号共10天;
中伏:7月26号~8月14号共20天;
末伏:8月15号~8月24号共10天;
所以今年三伏天的入伏时间是7月16号,出伏时间是8月25号,也就是末伏结束之后第一天。
可以看到,2022年三伏天又是一个有加强伏的40天炎热天气,届时天气炎热,大家要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2022年啥时候最热呢?
一般来说,夏季是最热的而夏季有六个节气,分别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按照节气来说,小暑和大暑是最为炎热的时节,这段时间也是在三伏天当中,到底是三伏天中的哪一伏呢?
小暑在7月7号到来,大暑在7月23号到来,今年的中伏刚好在7月26号开始,所以,中伏是最热的一段时间,也就是7月底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
今年7月11日入伏
每年“三伏”大概在公历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具体到今年的“三伏”来说,7月11日至7月20日为初伏,7月21日至8月9日为中伏,8月10日至8月19日为末伏。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科普专家林愿表示,一般来说,“三伏”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但受各种气象条件影响,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气温未必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出现在“三伏”。
“三伏”如何养生?林愿建议,晚睡早起,中午小憩,调养心神;饮食清淡,不肥甘厚味,慎用辛燥之品;保持心情愉快,戒躁息怒,避免情绪中暑。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 今日入伏 今年“三伏”40天
按照“夏至三庚数头伏”的算法,从夏至日算起,第三个天干为“庚”的日子为初伏(头伏),过10天逢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总体叫“三伏”。
2021年“三伏”有40天。今年入伏时间在7月11日,“三伏”时长40天。从2015年起,已经连续7年“三伏”都是40天。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天气时段,闷热潮湿、酷暑难耐。而今日是入伏的第一天,沈阳的天气还挺应景。天空中云量增多,没有了雨水的降温作用,气温迅速上升。白天的最高气温一下子升到31℃附近,暑热的感觉明显增加,提醒大家中午时段外出要注意防晒、防热和防暑。夜间的气温也相应上升,最低气温23℃。
明日还是多云为主的天气,气温继续上升。最高气温或能达到32℃,最低气温在24℃附近,早晚体感还算舒适,中午前后应该适当减少户外活动。目前看,下周二到周三将迎来新一轮降雨天气过程,气温小幅度下降,给我们送来三伏天里难得的清凉。下周四到周五天气以多云为主,气温开始回升。
为何夏至不热,三伏天才热?
在6月份的下旬,又将要迎来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节气,那就是夏至节气。
夏至是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它也叫“夏节”、“夏至节”,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古人就通过土圭测日影的方法确定了夏至节气。
它的时间点在每年的公历6月21日或者是22日,当太阳运行到黄经90度时就迎来了夏至节气。这个时候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了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因此这一天北半球的日照时间也是最长的。
有人以为夏至,说的就是夏天到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据《恪遵宪度抄本》中对夏至节气的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因此夏至的名字由此而来,其中“夏”为大的意思,而“至”为极,也就是说到这一天,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夏至节气以后,阴气,阳气开始衰退。
之所以说夏至节如此重要,那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它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民间有祭神祭祖的习俗,只是后来淡化了。现在不少地区依然流传着夏至节气吃面条、消夏避伏的习俗。
夏至三庚数头伏
到了夏至节气以后,天气确实也炎热了很多。在民间有着“不过夏至不热”的农谚,说的是到了夏至节气以后,天气才真正热起来了。因为在夏至节气以后,就要进入三伏天了。
所谓“三伏”,指的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其中细分为“初伏(头伏)”、“中伏”和“末伏“。其中“伏”的意思,简单说起来就是“藏伏”,因为这个时间段天气非常的炎热,而古人认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至于何时入伏,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不太清楚了,毕竟它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同,而算起来也比较的麻烦,于是更多的人都是等着看新闻。当伏天到了,就知道是哪一天了。
但是在过去可没有这么方便,哪一天入伏,都是要经过推敲而来的。其中何时入伏的一个判断顺口溜便是“夏至三庚数头伏”。指的是夏至节气以后,第三个“庚日”出现了,就从这一天开始入伏了。
其中头伏是10天,而末伏是立秋节气以后所出现的第一个庚日,也是十天。如果立秋和夏至节气之间有4个庚日,中伏也是10天。但立秋和夏至节气之间有5个庚日,那中伏就延长10天,足足有20天。
为何每年入伏时间不同?
估计不少人也有这个疑问,夏至节气是每年基本不变的,都是在公历的6月21日,或者是22日,可是入伏每年的时间却变化很大,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三伏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所流行的可不是现在的公历,而是“干支纪日法”,就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然后循环使用的。比如甲子、乙丑、庚午等。
其中每逢“庚”字的日子,就被称为“庚日”,它是十个天干中第7个字,每十天重复出现一次。从夏至节气在公历的时间虽然是固定的,但是干支纪年法的日子却都是变化不定的,只因一年是365天(366天),可是干支纪年法是60天一循环的,所以才导致每年的夏至节气不同,后面出现庚日的时间也就不同了。
今年的夏至节气是在6月21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11日,这天是农历六月初二,庚申日,因此这天就进入初伏。前面也说了初伏是10天,末伏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以后的10天,而今年中伏有20天。
由于三伏是按照农历计算的,虽然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同,但是它大约是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和8月上旬。
为何夏至不热,三伏天才热?
按理来说,夏至节气这天太阳直射地面了,日照时间也是最长的,可是为什么夏至节气不热,反而要再过二三十天,等到中伏的时候才最热呢?
这个就是所谓的“热在三伏”,其实并不是说第三伏最热,也不是三伏都热,一般是三伏中的中伏是最热的。之所以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其实主要是和“三九”对应,真正热的时候还是“中伏”阶段。
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到了夏至节气以后,虽然这天的白天时间最长,但是之后一段时间,依然是白天长于黑夜。而白天地球会从太阳吸收大量的热量,晚上也会散掉一些,可是吸收的要比散掉的热量多,所以会有一定热量的余存,并且这样会持续一段时间。等到三伏天的中伏到了,余存的热量最多了,气温也就最高了。
同时还要一个原因,那就是在三伏天期间,雨水比较多,空气中的湿度较大,再加上温度很高,就如同一个大蒸笼一样,所以这个期间的温度高,而且还很闷热,又热又潮湿,让人受不了。
天气闷热难受,是母伏还是公伏?三伏天多少天?0 今年何时入伏?
民间有“夏至三更数头伏”的说法,也就是说从夏至日这一天开始,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三伏,每年的三伏天都会经历小暑、大暑。
之所以称为“伏”,还因这个季节人们身体总感觉不舒服,稍微动动就会大汗淋漓,大家不愿意动弹,因而被称为“伏”。
那么今年何时入伏?每年的入伏时间是在7月中旬,今年夏至为6月21日,对应的农历为六月初二。而夏至这天正是庚子日,因此,往后再过2天就是初伏,为7月11日。
其中,初伏、末伏均为10天,但中伏时间不一,有些年份是10天,有些年份是20天。如果是四个庚日为10天,5个庚日为20天。
今年的7月11日到20日为初伏;7月21日到8月9日为中伏;8月10日到8月19日为末伏。其中又以中伏的气温最高,但因各地的气候条件,最高温未必就在中伏。
三伏天之所以热,还因此时的湿度比较大,地面吸纳的热量相对更多,不过却难以散出去,结果昼夜温差非常小,夜里也很难感觉到凉意。当然,每年的7-8月份副热带高压“发威”,受副高影响,高压内部气流下沉,天空中云变少,阳光直穿地面,从而让气温直升。
0 入伏有何习俗?①“头伏饺子二伏面”
在民间,入伏之后有很多讲究,尤其是在饮食上,因此时天气闷热,大家的食欲不振,比起以往消瘦了不少,因此也出现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大饼卷鸡蛋”的说法。
头伏饺子:在北方,饺子是最传统的美食,此时人们的食欲不是太好,但饺子的馅料多,可放上不同的馅料,制作出多种饺子,从而让饺子吃起来更香浓可口,从而刺激味蕾。
同时,饺子如同元宝一样,寓意比较好,大家也会借此期待秋季庄稼丰收。
二伏面:早在三国时这个习俗就已兴起了,因中伏时天气炎热,且正处于大暑节气,大家四肢无力,吃面成为首选,制作容易,且吃法有很多,可炒可煮可用糖拌。
大饼卷鸡蛋:三伏天时尽管迎来了立秋,但天气仍然十分炎热,特别是中午浑身受不了。但早晚天气凉爽,此时北方人就会吃上这一美食。至于为何,还因大饼饱腹,此时农忙又要开始,大家在农田里劳作不怕饿着肚子。
当然,入伏这天也有吃羊肉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尧舜时代,因羊肉性温,可以很好的祛除湿气,备受不少人喜欢。
②贴三伏贴
随着近年来的养生观念兴起,贴三伏贴也成为了一种习惯,很多人入伏后排队贴“伏贴”。此时是一年阳气最多的时候,贴伏贴可祛除体内的寒气,调理自己的身体。
③种植蔬菜
民间有“头伏萝卜二伏菜”的说法,其实就是过去农业技术不发达,人们多半靠天吃饭,头伏时会种上萝卜,二伏时种植大白菜,这样到了深秋时就可以将其存储起来,以保证冬季时的食用需求。
0 俗语①“淋伏头,晒伏尾”
从字面上来看,如果入伏时刚好迎来降雨,那末伏最后一天就是晴天。可能理解不太通畅,其意思是说,如果入伏当天就有雨,那越往后雨水越少,这对农业来说还是非常好的,毕竟前期庄稼生长速度最快,对雨水的需求大,而三伏末期之后庄稼就会临近成熟,雨水太多不利于农业生产。
②“下破母伏头,淋湿狗舌头”
看了后,大家可能不太明白“母伏头”是什么。民间认为,如果入伏这天对应的农历尾数是单数,那就是公伏,如果是双数即为母伏,这样理解就容易了。
如果这一年入伏是“母伏”,且这天下雨的话,表明三伏天的雨水比较多,而狗狗天热就会伸出舌头散热,雨水就会淋湿狗舌头。可能对农业不是太好,雨水偏多洪涝严重,对稼生产不利。
今年入伏是农历六月初二,刚好是“母伏”,是不是就表明雨水多呢?其实我国面积比较大,这个俗语显然太绝对,不能代表全部。不过今年北方雨水确实比以往多很多,反而广东、福建部分地区干旱严重。
马上就要进入夏至节气了,可是夏至到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后面还要温度不断地升高,等到了中伏的时候才会最热。而今年的中伏是在7月21日-8月9日,这个期间段才是最热的哦,你们做好准备了吗?现在你家乡热不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