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咱们今天就开始逐步讲解有关《周易》的这个话题,学习《周易》,或者说这个《易经》不是很容易的事,能够坚持下去就是不容易,但是只要坚持了,你就必然能够学会《周易》。
我记得小时候大家读过《三字经》,《三字经》里头有句话叫“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这里面提到了《六经》,那么《六经》之首就是《易经》。所以,咱们的启蒙读物就是《易经》,因为它是《六经》之首。不过学起来确实很费劲的,因为它都是古文,甚至没有连接性,没有哲理性,没有逻辑性,读起来确实很费劲,所以呢必须得有会的人给这些不会的人来讲,才能够慢慢的传播下去,否则的话你很难读懂。在后面《三字经》当中又提到“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整个《周易》的一个发展脉络,它最早出现的是《连山易》,然后是《归藏易》,后来是《周易》,就是现在咱们所看到的《易经》。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可是《连山易》和《归藏易》大部分基本上失传了,虽然也有片断留存后世,但是已不全面,只有《周易》还算是详备。那么说到《连山易》、《归藏易》这个问题,在以前的《周礼*春官太卜》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三曰归藏,三曰周易”。我们一般理解的《连山易》是夏朝时候的易,《归藏易》是殷商时代的易,《周易》则是周朝时的易。那么至于《连山》和《归藏》又是从哪里发展而成的呢?
古时候有一个《三坟》之说,孔安国,他在尚书的序言里说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那么三皇五帝之书就是《三坟》《五典》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三坟》是分三部分,一部分是天皇伏羲氏的山坟,二呢是人皇神农氏的气坟,三是地皇轩辕氏的行坟。伏羲氏的山坟后来被夏朝人继承发展为《连山易》,神农氏的气坟被商朝人继承发展为《归藏zang易》也叫《归藏cang易》,轩辕氏的行坟被周朝人继承而发展为《周易》了,尽管它们的体系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六十四卦大体框架还都是一致的,说明《三坟》的源头是伏羲氏的山坟。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周易》是经过《连山易》、《归藏易》的发展之后形成的,这个《周易》的命名有人叫它《周易》,有人叫它《易经》,其实呢后来经过反复论证还是叫它《周易》比较好,因为这个“周”呢自古有这么几个意思,一个是代表运转,周而复始的意思。一个呢是代表普遍的意思,周代表普遍。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周朝的朝代意思。因为它产生于周代,所以说就用“周”作为名字,就显示出这是产生在哪里,这个作品生在哪个时代。
那么《周易》它分为《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我们一般所说的《易经》只是《周易》的其中一部分罢了,有句话叫“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就是说伏羲当年画了卦,文王后来说了卦,孔子后来又作了传,这是指的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就是说明整个《周易》这部作品并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它是经过经年累世多少代人,多少人完成,只不过这里头最有名的有伏羲、文王和孔子罢了。当然了,还有人说还应该有周公,因为周公他创作了爻辞,等于说在文王的卦辞基础之上又作了三百八十四个爻辞。
伏羲这位老人家和女娲娘娘两个人在当时的这个母系社会相当于是咱们的祖先,最早咱们的历史也起源于伏羲这个时候,后来伏羲作古,女娲娘娘开始继承下来。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最早《易传》中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就是说它是讲整个《易经》的诞生的过程。
最早伏羲他们那时候是纯粹的原始社会啊,没有太多的文明的进展,那么他们没什么事,填饱了肚子就行了。在那个时候出现一个志者,就是伏羲,他等于是这个族的头,他是很聪明的人,当时呢就看看天看看地,他就发现这天象很有意思,这地象也很有意思,还有周边的景物,如山水、太阳、月亮等等,他就开始研究出八个符号来分别代表天、地、日、月等等,总归是八卦,八个嘛。那么在他发展的基础之上,经过了多少千年,直到后来文王的出现,才开始解释这个卦的符号的意思,以及逐步开始将卦与卦相合组成重卦,也就是后来的六十四卦。最早是只有八卦的,后来慢慢演变成六十四卦了。那么文王这个人很厉害,当时讨伐商纣王未果,他就先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再后来武王也死了,周公辅佐成王,周公他又把整个《周易》发展了三百八十四个爻的爻辞。直到后来又有孔子开始作《易传》,来解释前人这六十四卦和爻辞到底具体什么意思,怎么来的。
说到文王这个人,他其实很了不起,他当年被商纣王身边的奸臣费仲尤浑使坏,被关压到了河南的羑里城,也就是安阳的汤阴一带,关了七年,这七年你想想,全身臭烘烘的,但是他的神志清醒,思维敏捷,他就开始苦苦的研究卦爻辞,才有了后来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卦爻辞。再后来,这个周公辅佐成王的时候(周公是文王的另外一个儿子),那么他也很聪明,他就把三百八十四个爻的爻辞给填上了,有了爻辞咱们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个卦辞。那么再往后孔子出现了,他五十岁的时候才研究《周易》,现在你才多大?二十三、四岁这样的孩子听听歌的同时你研究研究《易经》多好。孔子当时五十岁才真正开始研究《周易》(其实他早就研究过易经)。当时有“韦编三绝”之说,什么意思?当时孔子就是爱不释手,太喜欢《周易》了,直到他看着看着,竹简的那个皮条都断掉了三次,就说明孔子那个时候基本上天天就没什么事可干,就算有所干也不屑于干,就爱研究《周易》。研究完了再教给徒弟们,学点教点,教点学点。他特别喜欢周公,老梦见周公,在《孝经》里头就说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你看,这孔子太佩服这周公了。那么说到这韦编三绝这三字啊,这“三”它不是只是代表三次的意思,它是无数次的意思。老子所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三”就是一切的意思。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咱们经常听人说事不过三,事不过三。就是你别犯三次同样的错误,犯三次怎么办呢?就表明你后面依然会犯。因为“三”就是定性了,就是一切的意思,所以这个“三”是一个多数的意思。
孔子作了传,他作的是什么呢?后来人称之为“十翼”,羽翼的翼,就代表翅膀的意思。就是孔子给六十四卦及卦爻辞作了《易传》,使得《易经》如虎添翼,让后人更能明白这《易经》(《周易》)到底讲的是什么。确实,十翼可理解为《易经》的桥梁,如果没有这十翼,《易经》的思想内容不易理解,所谓十翼其实只有七翼,包括《系辞传》、《彖传》、《象传》、《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但其中《彖传》和《象传》和《系辞传》分上下篇,所以加在一起正好是十篇,因此叫“十翼”。有了这十翼,后来人都很受用,你一看就能看懂,后来人像孔颖达,朱熹,王夫之、李光地、南怀瑾等等这些易学名家,他们所作的著,都是根据孔子的十翼来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好,今天咱们就先讲到这。
常鹤鸣易经风水频道,为广大易经爱好者提供工作、婚恋、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易学风水常识。
关注微信公众号,易经容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