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传统 > 正文

满族人(manju niyalma)的服饰和装扮有什么特点?

满族人(manju )的服饰和装扮有什么特点?

公元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逊位,标志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朝”( gurun)覆灭。作为一个距离现代人最近的封建王朝,它的习俗与文化并没有彻底消亡。

相反很多习俗与文化还一直影响着现代人。尤其是在满族聚居地,依然可以感受到清朝时代的遗风遗俗。

清帝国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政治、经济、文化、民风、民俗,都具有比较典型的满族色彩。这里面既包括语言、文字、书籍,还包括生活习惯、节日习俗、服饰礼仪等多方面的内容。

服饰民族特点是什么_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_民族服饰的特点

现在很多人在各种书籍或影视剧中,所看到的清代服饰基本上,都是“官服”或“民服”。样式方面多以“长袍马褂”、“旗袍夹袄”为主。事实上具有满族特色的清服饰,不仅样式繁多而且还有很多讲究。

笔者认为清服饰习俗与文化,既可以代表满族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可以彰显满族人的政治与生活。

任何一个民族(aiman)的服饰和装扮,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排他性。虽然在清帝国( gurun)晚期,满族服饰曾出现了“满汉服饰”相互交融的特点,但满族服饰的鲜明特征却未曾改变。

要想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清朝时期满族服饰习俗与文化,就应该从清入关时的一系列巩固政权的策略入手,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历史角度,更加客观的看待满族服饰习俗与文化演变。

清服饰分类以及特点

1.清服饰的历史沿革

服饰和装扮在古代中国历史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以及重要意义想必大家都了解。无论是汉族王朝,还是少数民族王朝,服饰习俗与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政治、经济、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古代由汉族人所建立的国家,王公贵族,服饰的主要特征和风格,贵族都是以“宽袍大袖”和“拖裙盛冠”为主(统治阶级,贵族才会穿,劳动人民不会穿这种及其不方便的衣服,不方便御寒,不方便劳作等等)。以出土的为例,都是达官贵人的陪葬品,有钱人总归是越奢侈越好,用许多的布料堆迭来炫耀有钱。

汉族的贫民百姓,体力劳动者依然是窄袖便装,而非体力劳动者的服饰就逐渐以美观和华丽为第一追求了。大部分穷人穿的衣服都穿到烂的完全不能用为止,所以应该很难找到古代平民的衣服,

参见:

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_服饰民族特点是什么_民族服饰的特点

但处于同一时代的少数民族,由于其民族特性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异同,整体上他们的服饰基本上都以“小衣襟短打扮”为特点,不仅仅是劳动人民。尤其是对于以狩猎和游牧为生的民族来说,这种类型的服饰更有利于生产和生活。

从1644年清顺治帝带领满族人入关之后,明王朝名存实亡。随之而受到影响的是政治、经济等方面,还有文化、习俗、服饰等方方面面。尤其是“改冠易服”政策实行之后,汉族的传统习俗与文化,重新融合发展进步,融合了满族的服饰艺术,文化大融合,服饰进一步发展。

民族服饰的特点_服饰民族特点是什么_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

从积极角度来看待整个问题,其实也属于一次比较重要的历史变革。尤其是在服饰和装扮方面,从“宽袍大袖”转变为“短衣窄袖”,同时服装的颜色、样式、图案、装饰以及“等级”诸多方面,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对人民的日常生活来说更加方便了,短衣取代了汉代贵族人穿的宽衣,更加精神好看。对汉族劳动人民来说服饰影响改变不大,还是短衣打扮,非常方便日常劳作。

2.清服饰的官民分类

历史上的历朝历代在服饰领域,都存在着等级划分的特点。皇帝与王公贵族的服饰,一般多以尊贵大气、样式复杂、纹饰繁多而著称。普通老百姓的服装则比较简单和随意。清朝时期的满族服饰基本上都遵循这个规律。

尤其是清王朝实行“八旗制度”改革之后,“旗装”在清贵族与老百姓中流行起来。这种类型的服装由于制作简便、用料较少、穿着便利,基本上成为了当时满族人的主要民族服装。

服饰民族特点是什么_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_民族服饰的特点

(1)官服中的“长袍马褂”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统治者的思想既受到了满族特有的文化影响,同时也吸纳了儒家学说中的一些“糟粕”。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些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儒家思想,在清朝的时候不仅照搬全抄而且还愈演愈烈。

不过,清代,皇帝一直都反对裹脚,觉得难看,禁止满族人裹脚。旗人一直都是天足。只是没有在汉族中推行,可惜了当时的汉族女子,还在裹脚的压迫之中。

这种思想对清服饰的影响也非常大,清统治者为了体现其正统地位,在服饰文化方面也划分了“等级”。清朝的龙袍、贵族服饰以及官服,不仅雍容华贵而且还会有很多体现“等级”的元素。

清朝皇帝的龙袍上有“十二章龙纹”,这种可以体现唯一性与统治权的服饰,只有皇帝才能堂而皇之的穿在身上。皇子作为皇帝的“龙子龙孙”,可以穿金黄色绣九条蟒的“蟒袍”。无论是龙还是蟒都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贵族之风。

而王公贵族所穿的“蟒袍”又称花衣,不能使用金黄色布料,否则就会被定“犯上作乱”之罪。这种蟒袍其实是专门为王公贵族制定的“官服”。当然除了“官服”之外,贵族或官员平时也可以穿“常服”和“行袍”。

“马褂”是满族人比较平常的外衣,一般都会套在袍子外面穿。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马褂,在不同的季节可以搭配不一样的长袍穿戴。从种类上来分马褂可以分为长褂和短褂。长褂是清朝官员所穿的一种礼服。大家通常所说的马褂一般都指短褂,这种类型的衣服部分官民。

(2)民服

从整体角度上来讲,满族中下层老百姓的服饰多以“素朴”和“肃穆”见长。之所以朴素是因为使用了低劣的布料,而所谓的“肃穆”则是指颜色特别单一。

普通的满族居民也可以穿长袍马褂,经济条件稍微好一些的人可以穿马甲和衬衫。

但是这里所说的马甲和衬衫,只能当做贴身衣服穿在长袍里面。这里面所说的马甲,外观类似于今天的背心或者坎肩一类的衣服。

衬衫的外形虽然类似长袍,但长度基本上也就是在大腿根一下或膝盖以上。主要的作用就是“遮羞”,从这个角度来看老百姓的服饰,不仅可以用“朴素”来形容,严重点说甚至可以叫“寒酸”。

满族男子一般都穿“高腰裤”,由于当时没有所谓的腰带,高出胯部的裤腰就用绳子捆绑。这种裤子的裤腿非常肥大,所以也必须用绳子将裤腿绑紧,这其实也就是“绑腿”的一个来历。

当然从满族的服装样式来看,满族男性的服装除具有非常浓重的满族特色,除了上面介绍的马甲、衬衫之外也有长袍和马褂。

长袍一般都为立领直身样式,衣襟主要是“偏襟”为主,长度可过膝或到达脚面。

但由于长袍并不适合日常劳作,所以普通劳动人民很少有穿长袍马褂的习惯。读书人或者乡绅等才是长袍马褂的忠实信徒。

因为相对于普通的短衣、衬衫来说,长袍马褂也可以体现出一定的阶级属性。

清代女装按照种类来分,可分为满族妇女的民族服饰“旗装”,另一类就是具有汉族特色的汉族妇女服装。但大多数情况下生活在底层的女性服装,衣料多为粗布、颜色主要以藏蓝、深灰或黑色为主。只有在节日的时候才能穿红戴绿。

通过对满族服饰的介绍,笔者认为满族服饰的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袍、褂、袄、衫、裤”几大类。从文化角度来分析,满族服饰在贵族以及百姓之间流行起来,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古代中国服装变革史。

因为满族服饰彻底摆脱了汉族服装的“宽袍大袖”,取而代之的是“短衣窄袖”,这种具有满族文化意味的服饰。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社会历史的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习俗或文化,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与文化传承。

满族服饰习俗和文化特点

1.满族服饰习俗的演变

满族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底蕴的少数民族,在其崛起于白山黑水之后,就对整个中国的格局产生了不可抵抗的影响。

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生活习惯或习俗等方面,从1644年之后就出现了满汉相互交融、影响、发展的局面。

满族服饰作为满族习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体现出满族政权的特色,同时也可以体现出清统治时期的时代特色。

满族人的服饰从设计角度来看,主要以“平直线条”为依托,也就是说在做衣服的时候也十分讲究“对称性”。

无论男装还是女装穿起来都特别宽松,上身基本上都以符合身体轮廓的剪裁为主,衣袖多以“紧袖”为主,但下摆或裙摆却拥有独特的设计元素“两边开叉”。这其实也是满足服饰的一个主要特点。

“两边开叉”既可以方便行走又不妨碍上下马,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体现出,满族人是在“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和历史发展,满族服饰在不断吸收汉族服饰元素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些改良和创新。

尤其是在清朝晚期的时候,满族女性的服饰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衣服的领口和袖口领出现了“盘滚”装饰。同时满族服饰里面的“盘扣”,也变得更加精致和富有文化气息。

2.满族服饰的文化特点

满族服饰色彩相对来说比较单一,皇族服饰多以“金黄色”为主,这种颜色由于具有政治色彩,所以除了皇帝以及皇亲国戚之外,其他人一概不能穿黄色调的衣服。但是“旗装”无论从用料还是颜色上来说,都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

具有八旗制度文化依托的“旗装”,在颜色上类似于现代的“混搭”风。简单的说就是服装颜色的对比度相对来说较高。尤其是皇族的“旗装”颜色不仅鲜明,而且还具有比较强烈的对比度。但是普通满族百姓的服饰颜色则是以暗色调为主。

满族服饰中的“盘滚”设计十分具有艺术气息,在清朝末年出现的“十八镶”,就是一种在领口或袖口,镶十八道花边的特殊技艺。这不仅体现出了满族服饰习俗和文化,同时也证明了当时的人们审美观已经得到提升。

满族服饰上的图案不仅在当时非常值得追捧,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服装设计师还依然会采用满族图案元素。具有满族特色的服饰图案,不仅是为了美观、大方和尊贵而设计,其实这些图案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无论是皇族还是老百姓,都喜欢在衣服上纹绣“福、禄、寿、喜”,“八宝、八仙”以及凤凰仙鹤、梅兰竹菊、龙狮腆麟等。这些满族服饰常用的纹饰,不仅为旗装增加了雍容大气的特质,同时也体现出了满族服饰文化的高超技艺。

其实,最具满族服饰特色的就是“旗袍”,这种有“特制”意味的民族服饰,最初主要在皇宫内院中流行。

但随着时代演变“旗袍”走出高墙大院,逐渐在民间生根发芽。现代社会很多女性也特别喜欢穿“旗袍”,从这一点看满族服饰习俗和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不但没有消亡,反而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当然,随着1912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走出紫禁城,由满族所缔造的清王朝就此覆灭。螨清王朝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满族文化却未曾消失。无论是满族习俗、服饰文化,以及多种与满族有关系的文化体系,其实正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影响着现代人。

笔者认为纵观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历史,我们不得不承认由满族(manju)建立的清帝国( gurun),在整个中国历史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如果从中国服装史的角度来分析,清朝时期的满族服饰其实正处于一个重要蓬勃的转折期。

满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满族人的服装多以“短衣窄袖”为主,这种独特的满族服饰,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满族在生产、生活中的便利性。

清朝入关之后满族服饰文化,在与汉族服饰文化的接触、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时期的服饰文化。

“满汉服饰”习俗和文化,才是清朝时期服饰文化的重要符号。虽然后来清王朝覆灭之后,人们在“西化”思想的侵蚀下,不仅侵蚀改变了发型同时也侵蚀改变了穿衣习惯,逐渐西洋化,受“西化思潮”的侵蚀影响,觉得外国的月亮更圆,衣服服饰也开始借鉴学习。(比如,常见思维,进口的商品品质更好等等,不管进口的产地是哪里)至此满族服饰基本上在中国历史上逐渐消失淡化了。但满族服饰辉煌灿烂的习俗和文化,永远留在了中国民族服装文化的辉煌史册里。

【参考文献】

1.唐仁惠,刘瑞璞《晚清满族服饰“错襟”意涵与匠作》

2.孙心雷《清代女裙浅析》

3.柴娟《近代民间服饰中“线”型研究及设计实践》

4.孙羽妲《清代宫廷女性服饰纹样在高级时装定制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