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葬式是一种处置死者尸骨
棺葬式是一种处置死者尸骨的特殊方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对这种富有深厚文化涵容的悬棺葬式,存在着许多令今人无法解释的困惑之处。比如,远古时代的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把装有尸体和随葬物品、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送进高高的崖洞里去的,就是一个令人“难捉摸”的问题。下面我们来通过崖葬悬棺中的惊悚干尸揭秘悬棺的悬法和产生的历史过程。
悬棺葬是古代奇特的葬式
悬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选择一处壁立千仞的悬崖,用我们至今仍不知晓的方法,将仙逝者连同装殓他的尺棺高高地悬挂(置)于悬崖半腰的适当位置。葬地的形势各异,归葬的个体方式也略有差别:或于崖壁凿孔,椽木为桩,尺棺就置放在崖桩拓展出来的空间;或在约壁上开凿石龛,尸棺置入龛内;或利用悬崖上的天然岩沟、岩墩、岩洞置放尸棺……人死了,要找个归宿,要为失去灵魂的躯壳找一个妥当的安置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悬棺葬和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等葬式一样平常。
悬棺第一感觉都是特神秘
见过悬棺的人,第一感觉都是特别的神秘,而神秘之中的神秘,就是古代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怎么把这些沉重的棺木放到高高的悬崖峭壁之上的。这个问题也是悬棺千古之谜的核心,大家提出了种种猜测,堆土法、涨水法、地质变迁和绞车……悬官的代表是云南盐津豆沙。
盐津有会飞的“白人子”?
70岁的徐孝鹏老人在豆沙关生活了一辈子,从小听着悬棺故事长大。悬棺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但却又那么遥不可及。每次母亲带他下山赶集,路过那座垂直于江面的崖壁时,他都会停下来仔细观看崖壁间的悬棺,这些棺木是如何放置到无路可走的绝壁上?棺木里有什么?这些棺木在这儿已经存放了多长时间了?为何要把棺木放置到绝壁上?这些疑问在老人心中盘旋了一辈子,却一直没有答案。
听盐津豆沙镇上老一辈的人说,很久以前,在豆沙关一带居住着一种民族,当地人叫白人子,肤色雪白,善于飞行,耳聪目明,却性情古怪野蛮,经常出来骚扰当地居民。三国时期,来自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南征通过这儿,却被野蛮的白人子挡住了去路,无法前行。几次战败后,诸葛亮想出一计,假意传令:只要将祖先的棺木放置于绝壁之上,方可战无不胜,名垂千史。诸葛亮早就料到,白人子长期飞于帐外偷听他们如何步兵排阵,而此话正是说给白人子听的。不知中计了的白人子,欣喜若狂,立即出动了大批的人手,飞上悬崖峭壁,将祖先的棺木悬挂上去。然却不知,竟是调虎离山之计。趁此机会,诸葛亮挥军反攻,白人子大败。相传,将祖先棺木放上绝壁,意寓断子绝孙。虽不知是真是假,但那次战役后没多久,白人子也渐渐消失了。
1951年,43师的一个南下干部王兴明,留守在豆沙关任职。出于好奇,他命令通讯员,爬上崖壁,看看棺材里究竟有什么。据说,当时围观的居民很多,通讯员爬上悬崖,将大部分的棺盖撬开,还抛下了很多棺木让老百姓一同参观。这是人们第一次如此接近悬棺,却也成了最大的一次破坏。原本30多具完好的棺木,现在只剩下了10具。
关于豆沙关悬棺的故事不知道讲了多久,直到有关专家正式对悬棺进行了考古后才得知,放置悬棺的是先秦时期在中国西南居住的一个古老民族——僰人,故得名僰人悬棺。老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人子就是僰人,而僰道估计也是因此得名的。
虽然此时,大伙终于对悬棺的秘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事实却是,依然没有人近距离观察过豆沙关悬棺,也没有一个正式的考察。那么,豆沙关悬棺真的就是僰人悬棺吗?
爬上悬崖,解密悬官内部“宝藏”?
为了解开豆沙关悬棺的秘密,2015年6月,昭通市文物管理所组织牵头,邀请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以及云南大学的地理研究所的专家,联合对豆沙关悬棺进行实地的考察。豆沙关悬棺将迎来首次科学考察。
要想到达悬棺所在地,必须渡江后,再攀爬200米左右的峭壁。然而,豆沙关悬棺位于与江面垂直90度的悬崖绝壁上,是否真的可以顺利前行,还是一个未知数。考察队伍花了一天的时间做齐了相关准备工作,第二天上午,正式启程。
早上10点,考察队一行10人开始渡河。他们在当地找到了一只皮筏艇,分三次运人,11点左右全部到达对岸。在这次的考察队伍中,有3名攀岩专家,他们用专业技术和经验,选择了山崖下灌木较多的地方开始攀爬。有了灌木的支撑,攀爬显得轻松了很多。到了距离地面100多米的位置,一条壁缝赫然出现在眼前。这条缝隙最窄的地方大约为70厘米,最宽的地方竟达到了1.5米,倾斜的向上延伸,直达悬棺所在地。这让攀岩专家门又惊又喜,远看无法攀登的绝壁,竟隐藏了这样的捷径。3名专家立即进入壁缝中,顺着壁缝前行,直至尽头。
这是一个10米高、4米多宽的斜坡面崖洞,10具棺木不规则的放置在里面,因为崖洞不太平整,一部分棺木底部用支撑桩固定了起来。由于棺木曾被人为干扰过,半数的棺盖都被挪动过,有的已经被完全揭开,扔在一边。通过考察,悬棺棺身是由一块整木制成,木质类似金丝楠木。长约2.2米,中间掏空,形成一个足够的空间,棺盖呈三角状,用铆钉来咬合。棺木内部,遗骸基本都还存在,却十分凌乱,一眼就能看出曾被干扰过的痕迹。而里面的陪葬品却只剩下了少量木质品和麻织品残片,早已看不出来原先的形状。专家们在棺木上取了一些木质标本,并通过拍摄,记录下了悬棺的情况,一部分棺盖只被挪开一个口的棺木,他们就把相机放进去,进行盲拍,避免破坏悬棺原貌。
悬棺是如何立于悬崖峭壁之上?棺内究竟何人?为何要将棺木至于绝壁之上?这些人现在又在哪儿?
放置悬棺的秘密,疑团轻松揭开
攀岩队伍能如此轻松的爬上峭壁,是大伙都没有想到的。而这恰恰也证明,悬棺被放置在绝壁上并不是无路可走。
关于悬棺如何放置在高耸的悬崖峭壁上,很多学者都有着不同的推策,第一种,悬索下柩式,就是用绳索捆住棺木,从崖顶放下,到达埋葬的理想位置。然而,豆沙关悬棺所在位置距离崖顶至少还有500多米,这种方式根本行不通。第二种说法则是搭建栈道进行放置,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是最贴近豆沙关悬棺放置方法的说法。从崖壁的裂缝来看,只要随便修正一下就是一条非常便捷的宽敞道路,只需搭建越100米左右的栈道便可轻易的将悬棺送入崖壁中。这时,第三种说法,在水面压底搭建支架这种办法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大部分悬棺都有上到去的办法。无非是我们真的没有近距离的去尝试。”昭通文物管理所馆长余腾松说。
多年来的疑团轻松揭开,这样大伙都激动不已,但是棺木中究竟何人,棺木在悬崖上搁置了多久?为何会有这样的丧葬习俗?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悬棺600多年的历史,棺内究竟何人
紧张的考证还在进行中,专家将采集回来的木质标本进行了碳14测定,然而测定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如果是之前所说的僰人悬棺,距今至少也有千年以上;然而,测定结果显示,豆沙关悬棺却只有600多年的历史,处于明代。这与僰人时代相差甚远。然而,如果不是僰人,那又是何人在此置棺?其风俗习惯为何与僰人如此相像?
正在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张及时传来的照片给了大伙一个明确的线索。这是一张棺内遗骸的照片,已经十分凌乱,并没有多大的奇特之处,然仔细辨认,遗骸的头骨却引起了大伙的注意,这些遗骸均有一个特点,没有门牙。
结合悬棺年代及这一重要线索,另一个民族逐渐浮现出来——都掌蛮。都掌蛮生活在明朝时期的四川一带。据史书记载,其族人在10岁时就要敲到门牙,这与关内的遗骸有着相同的特点。都掌蛮生性豪迈,不受拘束,平时散居在村寨中,一遇战事,则各寨擂鼓集合,勇士披挂上阵,转眼就能变成一支强大的军队。而自明朝建立以来,与都掌蛮的战争便贯穿了这个王朝的始终,明太祖、成祖、英宗、代宗、世宗、穆宗在位时皆曾对都掌蛮用兵。
都掌蛮盘踞的凌霄城,曾是南宋军民为抗击蒙古军依山修筑的城堡,四周皆为绝壁,奇险无比。都掌蛮在这里囤积粮食,占山称王,作为其四处骚扰杀掠的根基之地。加上叙州地处云、贵、川三省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险要,故《明实录》才有了“都掌蛮盘踞其中,实为大患”的感叹。都掌蛮每一骚动,三省为之震动,严重危害了明王朝的西南边陲安定。
九月九日是蛮人的“赛神节”。这天,天降大雨,山路湿滑,都掌蛮酣战方休,认为明军绝不可能来袭,于是在九丝山上杀牛庆祝,尽情痛饮。不意明军乘夜攀岩,杀入九丝城,四处放火,杀声撼天,都掌蛮从睡梦中惊醒,见明军从天而降,无不束手就擒,混乱中,被火烧死、坠落悬崖者不下万人,酋长阿大、阿二、方三皆为明军擒杀。明军缴获铜鼓93面,擒斩4615人,战鼓作为战利品被大量运往京师府库,这种伴随着都掌蛮战斗、祭祀的重器最终随着这个民族的消亡而易主。
捷报上报至京师,兵部仍然下令:对逃遁在深山中的都掌蛮继续剿杀,“铲削祸本,席卷云彻”。经此大劫,幸免于难的都掌蛮只有隐姓埋名,四处流亡。据推测,顺着金沙江流域,一部分都掌蛮人来到了盐津豆沙关生活,与当地民族渐渐融为一体,不久后,都掌蛮便再不见于史料记载。显然,作为一个民族,都掌蛮已经在无休无止的战争与围剿中慢慢消失;然而一些习俗却被保留了下来,悬棺便是其中一种。
从都掌蛮的性格及风俗来看,与僰人十分相似,一些学者猜测,都掌蛮人也许就是僰人演变出来的民族。
至于这个民族为何将棺木放置于悬崖峭壁上,如何其起源,仍然无法确定。可能是民族信仰或是祖先崇拜。曾有史书记载葬于更高的地方,是以先堕之为吉,就是说祖先的棺木放在悬崖峭壁间,不久能自己掉下来,就是吉祥的象征。看着几百年都保存完好的悬棺,有人不禁会想,都掌蛮灭亡的命运是否与祖先没有留下吉祥有关。
神秘刻纹,留下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宣威县的瓦石悬棺,揭开棺盖后,里面堆积了一层厚厚的沙土,说明人死后是先土葬,后期才放入悬棺中,便混合了泥土,这是人们所说的二次葬。而豆沙关的棺木就不存在二次葬的情况,棺内除了遗骸和陪葬品残骸,就再也没有其他东西,唯独一具未被全部打开的棺木中却多了一些奇特的东西。
这具棺木是通过盲拍的照片被展现在大家面前。就在者具棺木的内侧管壁上,出现了很多的细纹,这些密密麻麻的细纹占据了内管壁很大一片面积,初步估计高度有20多厘米,长度接近90厘米。细纹排列十分规律,类似波纹状,但起伏有些大。
一开始,大家以为是长年被虫蛀后留下的痕迹,但仔细一想,为什么其他棺木都没有,唯独这具棺木会有?况且棺木本身采用金丝楠木制造,具有极强的防虫性。这样一来,虫蛀的可能性就被推翻了,那这究竟是什么呢?专家猜测,这也许是一种人为的刻纹。然而很遗憾,考察队不能把棺盖打开,细细的研究。然而,这一发现又给豆沙关悬棺留下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为何唯独这具棺木中有刻纹?这些刻纹又是什么意思?棺木的主人又是什么身份?这些新的谜团也许又将揭开另一个新的故事。
特殊的小插曲,令人欣慰的消息
在考古队攀爬上崖的时候,发生了一个特殊的小插曲。一些当地的村民看到这样的举动后,竟然报了案,称有人要破坏悬棺。警察立即来到了现场,经过了解后得知是科学考察,这才放心离去。这样的事件虽然有些乌龙,却令大伙十分欣慰。“现在的老百姓都已经有很深的保护意识,我们也十分放心了。”余腾松说。
至于如何保护悬棺,余腾松说,首先,棺木为金丝楠木制造,有防虫、防腐的作用,如果没有人为干扰,很难被破坏。其次,棺木放置于崖洞中,遮阳避雨,始终保持干燥,导致腐烂的必备条件被降到的最低。最后,悬棺在这儿已经600多年都没有腐坏,近几十年更不是问题了。自然的破坏程度很小,最好的保护重点就是控制不要人为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