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阅原创:红色歷程 吴聃
四川省珙县有两个名叫麻塘坝和苏麻湾的偏僻山乡,周围群山起伏,奇峰突兀,长势雄伟,蔚为壮观。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那百仞悬岩的石壁之上密布的小黑点和黑色的长方块,影影绰绰,神秘莫测。你若走近细看,或在望远镜的窥探下,就会发现那些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却是人工在岩壁上开凿的方孔,不少方孔内还插着残存的木桩;而那黑色的方块竟是搁置在木桩上的一具具古老的棺材。这就是文明于世的“僰人悬棺”。
悬棺
僰人为何悬棺高岩绝壁?这种葬俗是怎样形成的?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僰人用什么方法把几百斤重的棺木架置在悬岩之上?这一连串的疑问,吸引了无数好奇的游客,以一睹惊险奇绝之状为快,更引来了不少中外专家、学者,涉足考察,以探索其中的奥秘。
现在,我们就来展开历史的画卷,去追逐僰人悬棺葬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踪迹吧!
自从十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产生原始的宗教观念以来,便有了丧葬习俗。目前 人们较为熟悉的葬俗有土葬、火葬、水葬、风葬等等。除此以外,在我国古代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还有一种非常奇特的葬俗,即人死后并不将尸体埋葬,而是殓入棺木后高高置放于临江面水峻峭的悬岩之上,其形式,或将棺木放入悬岩上的天然洞穴或人工开凿的洞穴之中,或在岩壁上凿孔打桩,置棺木于木桩上。考古学家把这种葬俗称为“悬棺葬”,其实仍属于风葬。悬棺葬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文化遗存。
四川省南部珙县的悬棺葬不仅分布密集,而且多是在悬岩峭壁上凿孔打桩放置棺木。因珙县等地古为名“僰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僰道”之称,故这一带的悬棺葬被称之为“僰人悬棺”。珙县悬棺葬,其数量之多,葬式之典型,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便闻名遐迩,为中外瞩目。珙县的悬棺葬,仅洛表麻塘坝和曹营乡苏麻湾两处,至今仍有两百多具。
麻塘坝在距今约两百年前还是南广河之流螃蟹溪的宽阔河床,东西宽四百米至一千米,南北纵深约五千多米,因河水早已干涸而形成为长条形大坝,早年僰人居住此地,故又名“僰川沟”。这一带为石灰岩地形,周围山势崔巍,峰峦挺拔,坝上田畴沃野,竹木葱茏,茅屋农舍掩映其间,构成一幅绮丽的田园风光。奇异的悬棺葬就分布在麻塘坝东西两侧鳞次栉比的二十八座陡峭山峰的岩壁上。仅“棺材铺”、“狮子岩”、“九盏灯”三座悬崖上,目前尚有悬棺四十多具。悬棺距地面高度一般为几米至几十米,位置最高的要数麻塘坝南面的老鹰岩上的悬棺葬,距地面竟达一百米。老鹰岩岩壁如刀削,岩顶上有一大块突出的岩檐,可遮风挡雨,在紧靠岩檐绝壁的木桩上架置了十具棺木,其惊险之状,令人叹为观止!
在麻塘坝僰人悬棺葬周围的岩壁上,有一幅幅色泽艳丽的岩壁画,大多为红色彩绘,也有白色绘制的图像。岩画数量很多,分布甚广,几乎凡是有悬棺葬的山岩都伴有岩画。岩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牵马放牧、垂钩钓鱼等生产画面,也有舞蹈、武术、赛马、球戏、踢毯等文娱活动的场景,此外还有许多铜鼓、方块等图像。岩画构图简练,线条粗犷,形象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在麻塘坝东北面不远的曹营河畔的苏麻湾,悬棺亦十分密集。苏麻湾重峦迭嶂,怪石峥嵘,山光水色,相映成趣,素有“天堂村”的美名,在天堂村对面曹营河南岸长达五百多米的石灰岩峭壁上,至今还有悬棺五十多具。特别是在一处距河面五十多米的绝壁上凿孔打桩,重迭架置的棺木竟多达三十多具,昂首仰望,震撼人心!
据考察,珙县僰人悬棺均由长两米左右的楠木或马桑木的整段圆木刳制而成。一具棺木连同尸体和随葬物品重达五六百斤。要将如此沉重的棺木重重迭迭搁置在凌空的悬岩绝壁上,在技术落后的古代少数民族地区,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
一九七四年四川省博物馆曾在麻坝塘清理了十具僰人悬棺,人骨架中男女老幼俱全。棺内清理出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衣服、桶裙,式样奇特的男式三角裤等共一百多件,质料为丝绸、麻纺织品。据棺中所出青花瓷器分析,珙县一带的悬棺葬为明代遗存。
悬棺葬不仅分布在我国大陆南部的广大地区,而且在台湾岛、日本琉球群岛和东南亚,以及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等海岛地区均有分布。据研究,这种“亲死不葬,悬棺高岩”的葬俗主要是海洋民族的风习。从各地悬棺葬的葬具来看,多为船形棺或独木舟式棺材,而葬地的选择又几乎全在江河湖海之滨,这就充分反映出行悬棺葬的民族曾生活在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就目前所知,福建武夷山的悬棺葬年代最早,约为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这种葬俗越往大陆内地西南深入,时代越晚。四川珙县等川南地区的悬棺葬为明代,已接近这种葬俗的尾声。这是因为悬棺葬俗最早起源于东南沿海古越人中,随着古代越人溯长江而上的迁徙足迹而流传到了西南地区。明代中期以前僰人在云贵川三省交界地区势力强大,以至“攻城劫堡,拥众称王”,严重威胁中央王朝的统治。由于明统治者多次派重兵镇压,僰人势力逐渐衰落。为了求得生存,一部分僰人不得不“变服从俗”,被迫与周围的汉族或苗族同化。一部分僰人隐瞒了自己的族别,逃往深山老林并改变了一些固有的风俗习惯。因此,西南地区是悬棺葬俗也就随着僰人的消亡而终止。
关于这种“悬棺高岩”所采用的方法,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有“自山上悬索下柩”和从岩脚凿孔打桩、搭栈道层层上升两种。然而这两种方法对距地面或水面特高的一些悬棺葬都还无法作出完美的解释。僰人悬棺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僰人高度的智慧和惊人的创造力。僰人悬棺之谜还有待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进一步的探索。
《历史大观园》1985年第3期封面及目录:
本文系转载,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
下一篇
面相看男人婚姻幸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