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水学起源甚早,历经朝代更迭而广为发展和流传,至今己形成派别林立的理论体系。纵观历史,风水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夏商周是风水学说的萌芽期,先秦是风水学说的孕育期,唐宋是盛行时期,明清是泛滥时期。
在原始社会,人们迫于恶劣的自然环境选择适宜栖息繁衍的“近水向阳”之地,就是风水学最开始的实际应用。文字出现以后,风水学也随之见诸记载。商朝的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卜宅的记录。《逸周书》中也记载“土宜天时,百物行治”,附天观地成为后世风水术的依据。
战国先秦时期,随着《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盛行,开始建立起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为主导的学术思想。这时出现了相宅活动:《尚书》载“成王在丰,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这是相阳宅;《孝经》载“卜其宅兆而厝之”,这是相阴宅。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承袭了以往的“土宜”观念,同时开始有了“气”的概念。汉代出现了《堪舆金匾》、《宫宅地形》、《移徙法》、《图宅术》等风水著作,标志着风水学在理论上有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魏晋时期,郭璞在《葬书》中将风水术从传统的相地术中抽出,对风水下了定义,并全面构架起风水理论,因此被称为风水鼻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鼎盛时期,各种学术刺激风水理论体系日渐完善。江西派风水师杨筠松在民间实践风水勘察和授徒,起到了全面推广的作用。到了近代,陈抟、邵康节、朱熹和蔡元定等著名易学家对风水进行了阐释和认定。一些风水著作相继出版,从而出现了以江西形法派和福建理法派为主体的风水学理论体系。
明清两代,通过对各类风水学朽籍的收集整理,以及学者们的不断探研,风水理论己相当完备。风水师的勘察活动己从帝王宫殿走到城乡民宅等各类场从民国到现在,学者们主要是对中闰风水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评估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