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传统 > 正文

“三易”杂谈:从中医、传统历法看我国古代文明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推演之法

……记得网上有不一些报导,记录一些老中医早期曾在正规的学术研讨会上准确推断一些事件的视频,或者以中医之法谈仪器诊断与中医诊断及治病之间如何存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之间的差异?等等,…令很多人惊讶。中医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世界认识论与方法论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以中医的认识论及方法论为指导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该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历史智慧及所取得的文明成就是同西方工业文明成果所不同的认识世界的道路。

我们的现代工业文明并未能认识与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方法,我们对自己祖先的智慧与文明成都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也许它是与指导工业文明的科学哲学认识方法所完全不同的文明发展的认识形态。

在中国历史上认识论哲学与方法论哲学的构建与发展中,传统历法学家与历法思想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中国古代,天象观测与阴阳五行及易理数术结合应用很广,比如历法,除了纪年,还可以精准定位并置列出三维时空状态,以及分析历法中不同时空时段中事物的运行发展状态。特别是三皇五帝时期,三《易》(周易,连山易,归藏易)为先贤所洞悟开辟了华夏文明盛世之先河。

古时天干地支概念人类在观察星象宇宙,理解大自然时产生了。其除了主要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方面。而在历法上的应用普及,是古代人类总结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思想进入人类日常生活应用的载体。

中国传统历法思想以天干地支纪年为主体。更重要的是其与阴阳五行与易理数术的融合,即人类认识的体系整合了阴阳观与五行观。这使其在周易数术哲学辩证思想指导下应用于指导人类生存实践,躲避自然灾害,…以及发展农牧业,适应大自然与改善生存环境,…逐渐提升为对自然宇宙运行理解的理性认识。

最初,它以自然宇宙的原始元素辩证理解自然时空特征来认识宇宙规律,逐渐的古之圣贤根据日月更迭、星宿织张、四季律吕等的变迁来分析时空推送下不同时序段的特征,通过理解空间系统中各要素构成、作用及其运行发展特征,形成并完善了农历中的各个节气以及行宜祭祀等特点,以指导人类生存实践。这些都极其科学辩证的体现在传统历法中。

中国古代历法思想系统梳理天文天象后,在结合阴阳五行辩证哲学思想后,开始有了独立完整的分析演绎体系。《周易》于其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体现在《易经》辩证思想与数术思维在古代历法中的使用,可见一斑。简单说,它使古人对时空纬度有了较为清晰的概念,并形成了对时空非常精准的三维乃至多纬的坐标定位。以现代的科学思想来看,其先进性前瞻性系统性令人惊叹。

《易经杂说》中可见多维元素组合定位时空坐标的方法:“五行和天干配合,包涵了许多匹配组合,再下来去配合地支,……以此类推匹配阴阳,五行,…。”反映在历法上,以年月日时纪为四柱。这时初步具有了时空的三纬观。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在古代纪年法中用于定位一定的时间空间纬度下,以及事物存在与发展所具备的环境背景及特征。

如,古人用十天干去匹配十二地支。总计形成60个组合,称为一个甲子60年,即从甲子年到癸亥年。其中,因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二者之数并不相等,因而匹配组合时又会出现轮空现象。但轮空出现的坐标定位不仅决定纬度也影响效果,如出现在年月日时上代表的喻意并不相同,且与阴阳五行纳音结合,喻意千变万化。如精确的出现在日主,数术思想的理数有空亡信息暗示。

可以看出,这时的历法已具备至少三维度时空定位的属性。如,在基本要素构成上,每段一时空组合的影响因素迭加入还有天干与地支的阴阳属性、五行属性,以及形成的纳音五行。在这个时空维度的大厦中,古人除了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历法,同时以年月日时作为时空定位的框架,就可以容纳宇宙中各类原始元素变化及其运行与作用。因为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空”的大厦的框架,所以称为四柱,这时我们祖先基于历法的宇宙时空观的方法论日臻系统完整。

这一过程处理方式如下:

十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的十个符号按其自身的含义仍需要与五行的五个符号和五方位进行匹配。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

这样可以按照时空纬度关系进行组合,即,十二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癸亥,因而,古人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

如,2021年,辛丑年,壁上土。纳音详批曰:丑虽是土家正位,而子则水旺之地,土见水多则为泥也,故曰壁上土也,气屋开塞,物尚包藏,掩形遮体,内外不及。

干支的阴阳属性匹配。干支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地支也有阴阳之分。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就是“六十甲子”。

我们的祖先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这样。古人就很容易在历法中理解不同时空阶段的元素特征与构成,以及作用演变特征。根据历史实践经验与人类对自然宇宙的认识,它指导古人适应自然生存需要、农牧业实践及发展。古代哲人通过阴阳与五行元素及其作用关系的理解,通过实践总结出其对人类生存的时空段及其具体纬度的蕴含的喻意,分析其喻意与机理就有了思想上的升华。

因而,在此基础上有了周易思想与数术哲学体系进一步成长为一门认识论与方法论哲学,后来独立出来成为一重要思想分支。

而中国传统哲学由于不能为近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所理解与证明,逐渐沦为隐学。也有在民间方士中的流传。据传《周易》和《黄庭经》、《皇帝内经》结合形成了方士的丹道学。《连山》、《归藏》流落民间变成了堪舆术及算命的方术。由于《周易》流传完整,看得出中医受到《周易》的影响而传承至今。而《连山》《归藏》在魏晋之后在历史上失传使后人难窥其精要。《史记》对堪舆术的记载看,其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流落民间成为风水术。从《史记》将其视同等同于五行学说看,其思想哲学意义及科学地位的高度是不可低估的。

一部周易指导了中国历史人文哲学思想数千年,曾使百家繁荣,盛世不断…。难以想象,如果三《易》完整,使其呈现出的价值体系会怎样令人震撼。如果《连山易》《归藏易》未曾流失于历史长河,我们对世界宇宙时空的认识观会达到什么程度?认识能力会达到什么程度?…不得不说是古人智慧结晶的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