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18日,是中国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日子,当时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第一次,可是在当时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应,相反稍晚四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日本歌舞伎,在日本国内是举国欢庆,当时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比较了解这方面的工作,也就是从这个时间开始,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开创了局面,到今天整整十五年的时间。”这个场面一直在中国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的脑海中。
十五年之后,去到中国的任何一个旅游景点都有非遗元素的纪念品出售,甚至连路边摆摊的小贩都说自己卖的东西是非遗产品、自己是非遗传承人。尽管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从国家顶层设计到民众意识普及,马盛德深知这十五年时间的不易,在如何保护、传承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和工作中,我们仍面对着各界不同的声音。但正如马盛德所言,在如履薄冰的探索与实践中,其主流方向仍是民族的凝聚与文化认同,十多年来非遗保护没有出现方向性的偏差,这当属不易。
“非遗传承人群保护”三部曲
正如中国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讲话中所提出的“非遗保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2001年到2016年,如果按照时间节点来分,前十年,政府完成了非遗保护相关的法律程序,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又集中力量来完成民众的普及意识,而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我们正在面临的一个全新的命题。
早在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聘请了'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当时是聘请了30个人,包括唐卡、年画等艺术门类,这在当时是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是对于民间艺术家门的一个社会地位和技艺高超传承方面杰出贡献的认可,当时引起的媒体舆论的宣传,这也是重要的一步,证明了我们国家对于我们根脉传承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之后就有了国家对于传承人的认定。”马盛德对雅昌艺术网说道。
张金泉作品
这就是后来的2005年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颁布实施,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保护条例。文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就国家级非遗保护与管理、专项资金管理、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生产性保护等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文件。
“在国家顶层设计的环节中,对于传承人的保护和支持首先有了法律上的保障,最重要的在财政方面,有了更加明显的体现,就是对于传承人的补贴,刚开始是8000元一年,后来很快上调到10000元,直到今年,我们对于传承人的补贴将提高到20000元,当然这个补贴是对于传承人传习方面的补贴,不是生活补贴。每一个省份的具体补贴的方式方法不同,有些省份在年终的时候还会有一个的考核,比如一年必须有创作、有展览宣传、参加社会性公益时间,比如每年的非遗日等。”
第二个同步进行的重要阶段就是对于民众意识的提高,尤其是在经历了上世纪的文化大革命,首当其冲的就是民间艺术,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代表,这禁锢了对于民间文化的传承。
“为了打消民众对于这些误区的传播,尤其是今天进入到了工业文化和信息化非常发达的时代,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人类的文化意识越来越自觉了,尤其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了转变,开始有了回归传统文化的迹象,但是另外一方面非遗保护是人的活态传承是带在身上的,也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我们的非遗保护在今天进入到了一个深水区,这个深水区不能说有多么大的危险,就是挑战增多、难度加大,难点很多。因为前十年我们主要精力架构顶层设计,现在我们开始这一块完成以后再想每个门类传统美术、传统工艺怎么保护的时候直接碰到了遗产本身规律和特点的时候,我们觉得有很多问题,难度就增加了”。
为了实现全面提高非遗传承水平,扩大传承人群的培训目的,传承人群的培训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新的历史阶段一个重要保护措施。为此文化部非遗司倡导各院校、企业在恪守“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原则下,积极开展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工作。
另外一组确实的数据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了非遗保护的急切感,中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1986人,到2015年8月份,有259人已经去世,目前在世的人员中,其中70岁以上的占据了50%以上,普遍出现年龄偏大的情况,这个自然规律也是迫使对于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出现的必要性。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对于我们非遗来讲,有一个自身的特点,就是大家普遍觉得容易出现土、不时髦的现象,尤其是现在我们对于和非遗相关的旅游产品,在管理上很松,品质相对比较差,更是让大家有了这样的印象,所谓非遗的东西就是土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情况,比如漆器我们也是可以在接受了现代审美后,融合传统的方式,做出很漂亮的漆器工艺品。”马盛德对雅昌艺术网说道。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断裂的情况下,加上后继无人,年轻人对于非遗产品本身认知上的缺乏,都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传统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了,所以一个新的方式就是把传承的培训放在好的院校里。“但是在好的院校里并不是教传承人群怎么样拿剪刀,怎么样一点点的画,而是从审美意识观念上进行研修。”马盛德进一步说道。
结语:中国非遗保护十五年,从国家顶层设计到民众意识普及,到今天对于传承人群的保护,是伴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的改变而进行的,非遗的当代传承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这种传承也是高超技艺的传承,也是对于传统文化在今天“再发展”的传承。
下一篇
什么是贵人?贵人就是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