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易经术数 > 正文

中 内外卦的两个吉位 - 图解易经

中、内外卦的两个吉位

在一个六爻卦中,二爻与五爻可以视为阴阳两种事物的核心。不论阳爻或阴爻,只要处在二爻或五爻的位置就叫「得中」「处中」「中位」等。

「中位」的概念

《易传》中认为,「二爻多誉」、「五爻多功」,所以二爻和五爻的爻辞大都比较好。因为二爻在内卦的中间,是内卦的核心;五爻在外卦的中间,是外卦的核心。五爻的位置被称做君位、至尊之位。如果五爻是阳爻,又与内卦的核心(二爻)阴阳相应,就是既「得中」「得正」,又「得应」的大好状态,这在《易经》中被称为「大中」。蒋介石字中正,他的「中」「正」两字就取自《易经》中五爻处「尊位」之意。

阳爻处在一、三、五爻的位置上为吉,如果处在二爻位上为「失位」,不吉。但因为它占据了「中位」,可以遇难成祥。比如地水师卦,二爻为阳爻,这是不正当的。但二爻为「中位」,又与六五爻呈阴阳相应之势,能获得高层的有力支持,可以逢凶化吉。

「阳得中」和「阴得中」

分析卦爻时应先看卦爻是「阳得中」还是「阴得中」。如果二爻为阴爻、五爻为阳爻,这是最吉的情况。如果阳爻在四爻或上爻位置上,或阴爻在初爻或三爻位置上,都为「不得中」又「失位」,为不吉。但这种判断只是初级的判断,吉有最吉、吉、小吉之分;凶有最凶、凶、小凶之分。不同程度的吉凶要靠卦爻的位置和变化来综合分析。

比如鼎卦,唯一的「当位」者是九三爻,它是阳爻,又处在阳位上。除九三爻外,其他所有爻都「失位」。二爻和五爻虽为中位,但二爻为阳爻得中位;五爻为阴爻得中位。此外,初六爻与九四爻相应;九二爻与六五爻相应,它们都是阴阳相应,为相互吸引的相应;而九三爻与上九爻都是阳爻,它们的应是同性相斥的「敌应」,是相互排斥的「应」。

二爻和五爻:内外卦的核心

二爻和五爻是卦的「中位」,它们分别为内外卦的核心,所以《易经》中的二爻和五爻的爻辞大都比较好。

是否「得中」只是判断卦爻吉凶的一个角度,要想全面判断一卦六爻的吉凶,要把前面介绍的所有概念糅合到一起,相互参考,下面以鼎卦为例来综合分析卦爻。

鼎卦中,唯一的「当位」者是九三爻,此外所有爻都「失位」。在二爻和五爻中,二爻为阳爻得中位;五爻为阴爻得中位。初六爻与九四爻相应;九二爻与六五爻相应,它们都是阴阳相应,为相互吸引的相应;九三爻与上九爻都是阳爻,是同性的应,为相互排斥的「敌应」。

五爻:阳爻的至尊

如果在一、三、五爻的位置上都是阳爻,那么一爻不如三爻的位置更好,三爻不如五爻的位置更好,即阳爻越靠近五爻越好。因为五爻是君王尊位,它是一、三、五数中最大的一个阳数,是阳气最充盛的位置,既「多功」又「得中」,还与下卦的核心——二爻相应,所以是六个爻位中最好的。

二爻:阴爻的至吉

「阴」性事物的吉凶与「阳」性事物是相反的。阳象征天、活力及能量,以升发扩大为吉,越向上越好;而阴象征地、收敛及聚拢,以沉降凝聚为吉,越向下越好。所以,卦中阴爻离二爻越近越好,二、四、六爻以二爻最吉,四爻次吉,六爻最凶。

事物的发散和聚集

可以把阳爻比喻为清气,以向上升为运动趋势;阴爻为浊气,以向下降为运动趋势。那么阴气由外向内、由上而下、向凝聚的方向发展则吉,在卦中表现为阴爻由外卦向内卦发展;阳气由内向外、由下而上、向发散的方向发展则吉,在卦中表现为由内卦向外卦发展。

阴阳爻的这种反向的运动趋势与「宇宙大爆炸」及「黑洞」「白洞」的理论相似。爆炸初始,混沌的宇宙呈现扩展的「阳性」状态。随着阳性事物的不断扩大旋转,形成了星系、恒星。恒星继续旋转压缩,会把较轻的粒子抛出,形成中子星。中子星再旋转,将较轻的粒子抛出,形成了「阴性」的黑洞。黑洞有极强的吸引力、凝聚力,任何物质能量都会被吸进去。吸得越多,能量越充足,但积蓄到一定的程度时,又会产生能量的释放,重新转化成扩展的「阳性」状态,即白洞。

在黑洞与白洞的属性中,黑洞的「收缩」性相似于阴爻的下降趋势,白洞的「释放」性相似于阳爻的上升趋势。

爻位吉凶与阴阳爻的性质

在一卦中,五爻是阳气最充盛的位置,二爻是阴气最充盛的位置,所以二爻与五爻是卦中的大吉之位。阴阳的吉凶位置取决于阴阳之气的运动趋势,就如同宇宙中的黑洞与白洞。

影响爻位吉凶的因素

阴阳之气的运动趋势

阳爻越靠近五爻越好,阴爻越靠近二爻越好。这种性质是由阴阳爻的运动趋势决定的。

阳爻如同清气,以向上升为运动趋势;阴爻如同浊气,以向下降为运动趋势。物理学中,黑洞的「收缩」性相似于阴爻的下降趋势,白洞的「释放」性相似于阳爻的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