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代起源到1984年复苏从宗教祭祀仪式到当代节日中不可或缺的社会风俗———
龙潭的花会大赛、地坛的祭地表演、白云观里摸石猴、东岳庙里接五福、大观园里扮元妃、厂甸街上听吆喝、红螺寺下赏梅竹……这一景景一幕幕,化作新年的福气,浓缩成飘香的记忆,勾勒出京城庙会的历史与今天。昨天,喧闹了8天的虎年龙潭庙会落下帷幕,但在中心岛文化广场举办的“老北京庙会纵横展”将一直持续至正月十五,继续带领游人在详实的文字和珍贵的老照片中回溯老北京庙会的发展历程。
-北京庙会的起源
有记载的北京最早的庙会是元代白云观正月十九的燕九节,游人“烧香,纵情宴玩”。供奉东岳大帝的东岳庙每年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日开庙。是日,达官显贵烧香,善男信女酬福,络绎不绝。沿街摆摊售卖饼食酒饭、香纸花果、小儿玩具者不计其数,成为大都百姓纵情宴玩之所。平则门(今阜成门)外的西镇国寺每年二月初八开庙,游人多是在大都做生意的江南富商,以杂剧艺人扮演众生相、抬着佛像在城外巡游为特色。元代庙会三大特色:一是均在城外,二是每年一庙一届,三是开始有佛像巡游。
-北京庙会的发展
明代,庙会普遍兴起。城外的三大庙继续繁荣,城内的正阳门关帝庙、都城隍庙,外城的南药王庙、都土地庙以及郊外的马驹桥碧霞元君祠、中顶、西顶陆续开庙。位于内城的都城隍庙庙市和灯市最为繁盛,并称庙灯二市,逢初一、十五、二十五开庙。白天设市,夜间放灯,热闹非常。
清朝定都北京后,将庙、灯二市移至外城。由于崇文门外买卖多,宣武门外书肆多,外城各种庙市遂繁荣起来。而内城则以东西两庙(隆福寺与护国寺)最为繁盛。
-北京庙会的兴盛
清中期,东岳庙和马驹桥元君庙开庙时有掸尘、抬阁等活动,开后世文武香会的先河。京西妙峰山开庙期间有香会以娱神名义在香道上载歌载舞,进而其他寺庙在开庙时也纷纷仿效。因看“会”而逛庙,因之称为“庙会”。民国初年官方文书上才有“庙会”的提法。民国时期出现了以公历计时的隆福寺、护囯寺、土地庙、白塔寺和花市五大庙会,每月按日分配轮流举办。定期庙会既是购物之处,也是娱乐中心。雍和宫、南药王庙等寺庙只接受香火,没有商业活动。郊区庙会多在风景秀丽之地,赶庙会者主要是借佛游春。
-北京庙会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战乱等原因,不少庙会停办。新中国成立后,庙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复苏期,在经济上成为一种对国营商业的补充手段。然而随着东四人民市场等摊商集中管理的商业企业的兴起和公私合营的深入,众多商贩脱离了庙会经济形态。后因运动不断,使传统节日文化逐渐被淡化,庙会彻底退出了人们的节日生活。
-北京庙会的新生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转变,政府从保护文物古迹、恢复民俗、传承传统文化、发展假日经济出发,逐步恢复和发展了许多庙会。1983年春,崇文区文化局在挖掘整理民间文化过程中,发现了“万里云程踏车老会”等六档民间花会。为了继承这种民间艺术,区政府同意这六档花会沿幸福巷、三转桥,经南岗子到文昌宫举行改革开放以来京城第一次“走会”表演,使沉寂多年的花会再次出现在北京街头,引起极大轰动。次年正月初一,崇文区又组织这六档花会在龙潭公园进行表演,就此拉开了新庙会遍及京城并席卷全国的序幕。
-老北京庙会
北京自秦汉起就是中国北方重镇,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就明清时期而言,北京就有各种寺庙1300多座,为全国之冠。寺院多庙会也自然就多,在历史上,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有庙会。时间上有的是一年一度,按年节定期举办;有的每月定期轮办;还有的依宗教习俗如诸神诞辰等日期举办。在内容上,有的以宗教祭祀为主,礼佛奉神,烧香还愿;更多的则是以商业贸易和娱乐观光为主要内容。
-厂甸庙会:
梅兰芳常在这里搜集古画
厂甸庙会位于和平门外琉璃厂一带,这里辽代叫海王村,金代叫海王庄,清乾隆年间厂甸集市开始出现。1918年,厂甸庙会被北洋政府正式认定,成为旧都唯一的官设春节庙会。厂甸庙会的魅力在于文商并重,雅俗共赏,且这里是文化氛围最浓郁的地方。鲁迅寓京期间,在有日记可查的13年里,累计逛厂甸庙会超过40次;谭鑫培在这里拍摄了北京梨园史上第一张剧照《定军山》;梅兰芳经常在这里搜集古画,揣摩新编剧目的服饰。即使是在1945年“残灯破庙”的冷落时期,厂甸庙会仍有游人逾20万,占当时京城人口的五分之一。
-东岳庙庙会:
慈禧太后每年带众宫女前来烧香
东岳庙位于朝外大街神路街北口,是道教张天师在华北的第一座大庙。自元以降,数百年来庙会经久不衰。每年三月,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纷纷前往进香。明代,东岳庙香火日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商贩云集,百货杂陈,热闹非常。入清,东岳庙会盛况依旧,就连慈禧太后每年春节也要带领众宫女前来烧香。东岳庙吸引百姓,其因有三:一曰神像多,鼎盛时期达3000余尊;二曰酬神易,在辅佐东岳大帝的七十六司的殿中供有各路神仙;三曰求神灵。百姓逛东岳庙会则为祈五福,请福牌,走福路,戴福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