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学易有没有捷径?
该如何学习才不会走弯路?
需要读哪些书?怎么读?
一年小成三年大成是真的吗?
道人以学易21年的经验告诉你。
=========================
文章难度:★★★☆☆
本文约5610字,阅读时长约12分钟
不需要奇门遁甲基础知识,需要静心阅读
国家日益强大,伴随着的是国学日兴,易学做为国学的一个经度,很多朋友也慢慢的从不了解,不熟悉,抗拒,斥为迷信慢慢变得不抗拒,愿意了解,甚至愿意学习。但是因为历史原因,我国的易学曾经出现了长达二三十年的断代。
再加上我们的教育思维最早是师承苏联,所以60后,70后,80后,90后们,对于苏联和西方思维混合在一起的(以下简称西苏)金字塔型的思维结构很容易接受,但对于东方的球形思维结构很难理解,在学习之前没有意识到这种思维差异会出现的障碍,用“西苏”学习模型去吸收东方文化,于是造成了学习中的种种困难。
这种困难在越擅长应试教育的人身上体现的越明显,从侧面也印证了“西苏”思维和中式思维的差异。所以就有朋友做了首打油诗,道人现在摘录于下:
学易难,难于上青天,
皓首穷经十几载,依然不识坤与乾,
古籍秘术论车载,个个都说是真传?
随便一个培训班,学费就要两三万,
还有大师收徒弟,没有十万就免谈,
磕头一拜交了钱,第一两年真畅快,
两年之后迷惑了,为何后面无进展?
欲善其事先利器,法器再买四五万,
过了一年又不灵,师说神灵要朝拜,
神灵充斥天地间,需要诚心去交感,
玄玄虚虚虚玄玄,自身能量是关键。
一套房子折腾完,才知书要自己看。
冲冠一怒去他娘,自己踏实学三年,
突然某天开悟了,原来易学恁简单。
这首打油诗把学易之路上遇到的酸甜苦辣非常形象的描绘了出来。但是易学的魅力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仆后继的走上这条路。
那么到底该如何学习易学才能找到真正的捷径呢?道人今天把自己21年学易路上的感悟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对易友们有些许的帮助。下面总结的经验是道人的个人经历,不一定具有普遍性,请各位易友辩证的看待。
第一步,精读几本入门书
中国的传统学问在维度上是多维的,在形状是球形的,就类似于八卦图,想直达中宫不需要把每一个宫都走一遍,只需要打破一个宫,进入中宫,然后,再去其他宫就轻松多了。因此,中国文化的传承有很多种方法,文字只是传承学问的一个维度。
当然,经过历代先贤的总结发现,文字是相对于普通人来讲,效率最高,最能理解的一个维度。所以,书必须读,但是又不能完全企图通过读书获得你需要的一切。这就是古话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同时又反对死读书,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究“知行合一”的原因。
因此,读书其实重在过程,要通过读书的过程训练自己的思维,同时去试图触摸其他维度,以达到“触类旁通”。所以,我们不仅仅要知道该读哪些书,而且还要知道如何去这些书。
道人常见很多易友,一开始学易就大量的买书或者买电子版资料,甚至有2T的百度网盘装不下,还需要购买超级会员增加到5T的。这些资料如果变成实体书,几乎能摆成一个中型图书馆,一个人有生之年,很难将这些书全部看完,即便全部看完,也很难全部消化吸收完。
这就是初学者的一个通病,有人认为书买回家了,书里面的东西就是他的;有的人认为书翻过一遍了,书里面的知识就掌握了;易学是一门应用之学,应用之学的特点是对于“知行合一”要求很高,因此,书本中的知识无法承载全部,书中记录的知识只能起到启发作用,而对于大多数事件起不到具体指导作用。
这一点跟学医和学兵法很像。学医的人即便是阅读了所有的经典医书,初次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也会感觉无从下手,有一些老中医虽然读的医术不多,治疗某些怪病却非常灵验;读了万卷兵法的赵括落下了“纸上谈兵”的千古笑柄,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岳飞虽然只读了很少的兵书,却能成为屡战屡胜的常胜将军。
所以易学界很推崇实战派,数以万计的易友希望通过学习实战派的经验提升自己的水平,因为这个风潮,一些实战派高手也非常鄙视踏实学习的易友,并且鼓吹有捷径,甚至宣传几分钟就可以学会八字,半小时就能学会奇门遁甲,这无疑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
这种宣传对于在苦闷中彷徨的易友无疑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对于轻信且容易狂热的易友不啻为是一种福音,但是对于通过次第学习,系统自学而有所成就的易友来讲,听听就可以了,真要信了,就又进入了前文打油诗的循环。
佛道两家在修行的时候,都讲究次第修证,虽然禅宗讲究顿悟,但是禅宗六祖惠能毕竟也是学习佛法多年,然后才一朝顿悟。没有接触过的佛法的人,一朝顿悟是不现实的。易学也讲究次第学习,先读什么,后读什么,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攀越,最后达到开悟的顶峰。
所以第一步是,要读好几本入门书。
易学分类众多,流行的预测方式就有太乙神数,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六爻,铁板神数,紫微斗数,八字等等,每一个分类下面又有诸多门派,令人眼花缭乱。
历代的易学大家和先贤留下了很多资料,这些资料是非常好的。但是易学又是非常讲传承的,如果你拜师的话,一定要询问你的老师,让他推荐你几本书。因为别的老师再好,他不是手把手教你的,能手把手教你的老师,他推荐的书,一定要放在首位去看。
就像佛家拜释迦摩尼佛一样,无始以劫来有许多佛,但是我们这一劫,释迦摩尼佛是本师教主,他是现管,因此不论阿弥陀佛和弥勒佛都要靠边站,释迦摩尼佛要站最中央。
有志于系统教育弟子,且希望教出优秀弟子的老师,会根据弟子的性格爱好去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功底、资质去拟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因为易学法门千千万,入门点是不同的。所以,在第一步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专心,不要太喜欢交流,看看同门的张三在学什么,不同门的李四在学什么,然后再看看自己,起疑心了,心想,这样我能学好吗?老师莫不是在钝刀子割肉,骗我钱呢?
一旦在初级阶段你这样想了,那么道人告诉你,你肯定学不好,因为你分心了。学易时候因材施教跟治病一样,有的人是寒湿体质,有的人是燥热体质,不能用同一类药物去调理,本门是飞盘奇门,其他门派是转盘奇门,那么看的书也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么一分心,就容易不专心,不专心就不会用心,不用心就学不好,学不好就埋怨老师,埋怨老师就想去找更厉害的老师,去找更厉害的老师也还得从基础学起,形成“年年转学,年年都在小学”的境地。
第二,不要好高骛远,觉得你学写的入门教材是什么破材料啊,我要看《金函玉镜》、看《滴天髓》,甚至要看《皇极经世书》,其实你可以翻翻看看,看不懂的,你先走好第一步,以后有的是机会研读经典,有的是机会看其他书,会事半功倍,何必如此着急呢?
这第一步一定要在三年内完成,如果是专职学习的话,一定要在一年内完成。过去学一门手艺,一般都是三年出师,易学也是这样,跟师三年基本上一辈子的生计就不愁了。不能太短,太短的话唯恐学的不扎实;也不能拖太长,太长的话人的冲劲就拖没了,疲沓了。
我在学易之初,先读的是邵伟华的徒弟陈园编的《四柱预测学入门》,1994年出版的书,第一版,标价是10元,因为当时有同学的妈妈在新华书店,通过他的渠道拿到一本,价格很低,这本书在我搬家的时候弄丢了,但是这本书上很多话我现在还记得,因为内容非常通俗易懂。
然后就是陈园编的另一本书《周易预测学入门》,这是跟《四柱预测学入门》一起拿到手里的,一共十块钱,又给找我一块钱,我拿着书用一块钱吃了三两烩面回家。回家以后因为偷拿大人的钱挨了顿揍。
然后是就是邵伟华先生亲自编著的《四柱预测学》和《周易预测学》,买这两本书的时候我已经有自己可以支配的零用钱了,省吃俭用,买回去以后倍加珍惜。两本书都是三百多页,每一本书上都有我密密麻麻的批注和自己做的三本笔记,最后《周易预测学》因被我翻阅多次,书页散掉了。
这一番功夫没有白下,它奠定了基础,使我在学习其他易学的时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我也要求我的学生,都要从这条路子走,并且下苦功夫把四柱和梅花易数学会,如果他们再往下传承,那么这就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
这条路有多快呢?非常快,因为一年以后,我就开始学习奇门遁甲了,《金函玉镜》上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变得不再艰深,容易理解,甚至自己用硬纸板做了一个转盘奇门的模型,每天转一转,起个局看看。
这个时候就开始第二步了。
第二步 阅读经典
读经典即阅读各家经典,比如学八字的绕不过《滴天髓》、《子平真诠》、《三命通会》等,学六爻的绕不过《增删卜易》、《卜筮正宗》,学奇门的绕不过《金函玉镜》、《遁甲元灵经》、《奇门五总龟》等。
中国的学问,在术的层面是分散的,带刺的,在道的层面是圆融的,循环的,并不是发展的,你会发现某一学问你学到极致的时候,就又回到一个点上去,这就是“大道至简”。
经典的境界,后人只能高山仰止,然后自己努力去创造经典;当然,在具体应用上,人们会有很多创见,但是在道的层面上,却超不出经典,比如《道德经》。易学也是这样。
经典是一个开放的文本,是一个圆融的太极球,如果我们用西方思维试图去解构他,钻研他,那么就像用锥子扎铁球一样,无处着力;我们只有围绕着他,不断体悟,不断阐释,那么慢慢的,总是能体悟出新知;
由于每个人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阅读经验、思维方式、个性气质都有差异,所以不同的人读经典,体会是不一样的,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有句谚语,一千个人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总而言之,只要有体会,有新的感悟都是值得鼓励的,有了新的体会,你要在应用中去验证,去芜存菁,去粗存精,一边是经典,一边是实践,到这个时候,你会体会到学易的乐趣,这种乐趣只有自己到达这个境界以后,才能够体会到。就像寺庙里的佛塑像嘴边那一抹神秘的微笑一样,佛在打坐的时候看到一些境界,于是露出微笑,但是别人却不知道。汝非鱼安知鱼之乐?
经典可以无限的启发你的思维,开拓你学问的境界,善于读经典的人,越读越觉得学问之广阔,自己之渺小。慢慢的,就收起了那颗狂躁的心,慢慢的沉淀下去,变得内敛,沉稳,由心境的变化影响到言行和举止,慢慢变得温润如玉,然后感召到正能量的磁场,许多事情迎刃而解,这就是接近于“心想事成”的境界,也是经典上说“善易者不卜”的境界。
经典,除了上面所列的书之外,还可以考虑历史书和古人笔记,这些书中有很多古人无意记录下来的案例,比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酉阳杂俎》等,我对某一个想不通的事情开悟,往往是在古人的笔记和历史记录中,因为很多在他们那个时代很平常的理念,我们现在根本接触不到,你必须要从思维上回到他们所处的时代,才能深刻理解他们所写的文字背后想要表达的东西。
如果说,第一步是入门、夯实基础,那么第二部则是深入,提升境界。当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这两步会经常重复,就像打铁,百炼精钢一定是打完然后再折迭,再敲打成片,再折迭,这样一个反复锻造的过程。
读经典,至少要读一遍原文,读不懂的时候就抄,反正古文言简意赅,文字不多,抄的过程是静心的过程,通过描画文字的间架结构与写书人形成磁场感应,文字就是“符”,“符”就是文字,把抄古文当做书符,就不会觉得无聊,反而觉得妙趣百出。
经典读一遍或者抄一遍以后,再参看各家批注,在参看各家批注的时候,你不知不觉会有自己的想法产生,此时,你就不知不觉开始第三步了。
第三步 博览群书
这时候开始读各家书籍。
现代信息发达,教易学的老师也可以车载斗量。每一位老师为了跟别人差异化,要么自己总结出新的理论,要么把一些理论改头换面变成新的名词,更有甚者,还用易于引发精神问题的单纯冥想去培养学生的悟性。
如果没有之前阅读经典打下的基础,很容易就在五花八门的理论中迷失自己,又进入“年年都转学,年年上中学”的怪圈,但是现在有阅读经典打下的基础,那么对于那些名目繁多的理论,就有了一些基本的辨别能力。
这些书可以精读也可以泛读,没有具体的篇目要求,随缘而读即可。各家易书,类目繁多,有理论研究,有新理论的发现,有案例分析,有对经典的阐释,也有经验汇编。怎么读,是个问题。这就不得不说到一个大家都不愿意说的问题:中国的易学家写书的特点、目的、心态,都是很复杂的。
那种东拼西凑,写来沽名钓誉、写来赚钱的书,必然粗制滥造,我们无须看,也无需评论。即使是作者真心写来传世的书,也要仔细分析:
易学的特性决定了,有大量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书写得再好,终究是言传的层面,孔子也有“词不达意"的时候,那么普通人写书,更不可能做到用文字把所有的含义都表达出来,其实大部分易学书籍,能够流畅且有条理的把自己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就很不错了。
即使某位易学家善于言传,他也不可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东西全部写出来,除去”词不达意“的因素,他也会有一个选择。于是,他写出来的东西跟我们需要的东西就会不对称。有的东西,他认为重要,在书中反复写,不幸的是,我们早就知道了,不用他反复重复;而有的东西,他认为不重要,懒得说,可要命的是,这恰恰是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然后就是易学界的通病,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言传身教的时候还都喜欢“留两手”,写到书里自然就更少了。为什么要留两手?因为“道不可轻传”。那么轻易就把绝活传给你了,你肯定不珍惜,不珍惜就学不好。留两手,你就会去琢磨:老师留的究竟是哪些关键东西呢?我得仔细留意留意,仔细琢磨琢磨,这样一来,你就学的深入,学的透彻。所以,不传是为了更好的传,而留两手,是为了毫无保留。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妙处,不是自私,而是紧紧抓住了人的心理,就像中国画的留白一样,留白是为了整副画更好看,更协调,此处留白胜添笔,此处无声胜有声。
当然,也有自私的时候,那就是对外人。所以,在写书和教学的时候,就不是留两手的问题,而是有很多保留。越是嚷嚷“我把我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写出来传给大家”、“首次传出厉害的法术”这样的人,越有所保留,内行人从他的书,从他的言行里一眼就能看出来。
但是,他又不可能什么都瞒着,这就不能人知道自己的本事了,甚至还会招来嘲笑。所以在他的书里还是要写一点真东西的。这就是目前大多数易学书籍写案例的时候,精彩处就戛然而止的原因。挠到你痒处了,你就去参加培训了。
那么这几位好不容易写出来的一些真东西里,你能不能有所发现,能挖掘到什么程度?就全靠你自己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底子打得有多牢靠了。有一位易友跟我抱怨:都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我花了那么多钱,怎么没人给我传真东西?我对他的程度比较了解,经典是基本没读过的,我说:你基础不牢,别人就算给你说了真东西,你也发现不了。
我一个徒弟,刚入门两个月的时候,我给他一本现代王姓大师写的易理书籍,他一周左右翻完了,我问他,有什么感觉,他约略给我说了一遍,然后我让他把书放下,建了个微信群让他预测练手,同时没事的时候就给他讲经典。四个月后,我让他再把那本书拿出来看,这次他看了一个月,我没催他,估摸他看完了,就问他,有什么感觉?
他说,师父,我发现我第一遍就等于是翻了一遍,这次重新看,我才看出来王老师想说而没说出来的话。我说:对喽,你上路了。开始看古书吧。这就是读书和跟师的区别。读书,你在每部书里,只能得到每位老师学问的很小一部分,而跟师,你是要学到师父的很大一部分东西的,在读书之前,师父已经给你构筑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学问体系,然后再与各家对话,吸收其精华。
而这个道理,直到我自己带徒弟才明白过来,当时跟师学习的时候,对各位老师们还有诸多腹诽,现在借此文,给秦老师、黄老师、王老师、李老师、高老师、闫老师道个歉,当时不理解你们的深意,现在理解之时,已是物是人非,特别是闫老师,望您在九泉之下安宁。
The End
结 语
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在时间上必然有重合,因为,读经典是一辈子的事情,读各家著作也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在一个圆球的各个方向来来回回去看,去感悟,去体悟,但是如果能按照以上三步,踏踏实实去实践的话,道人相信,三年之内,你也可以在易学上大有作为。
【The End】
上一篇
女命己未日柱自坐官墓
下一篇
敦煌艳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