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易经术数 > 正文

淮南子·天文训“日冬至子午”段的一点想法

我看《淮南子·天文训》这段时候有一些想法,苦于无处交流印证,故发一篇短文。在此前我只看过网络上的《淮南子》,也没有看过什么名家注解之类(我甚至不知道有什么比较出名的注解可以看)有些文字我感觉是有问题的,也会在后面提及。

只是这段内容:

日冬至子午,夏至卯酉,冬至加三日,则夏至之日也。

岁迁六日,终而复始。

壬午冬至,甲子受制,木用事,火烟青。

七十二日,丙子受制,火用事,火烟赤。

七十二日,戊子受制,土用事,火烟黄。

七十二日,庚子受制,金用事,火烟白。

七十二日,壬子受制,水用事,火烟黑。

七十二日而岁终,庚子受制。

岁迁六日,以数推之,七十岁而复至甲子。

乍一看其实和《管子》里面五行五季差不多,以72日的“粗法”定一年360天。

然而特别写的,日冬至子午,夏至卯酉。冬至即日干支为子或者午,子至午是6天啊,按照这个算,保证冬至日支为子午,夏至日支为卯酉,一年当如《尚书》记有366天,半年183天。所以夏至比冬至地支差3。

文中举了一个壬午冬至的例子,这是很别扭的。这种一般是从甲子或者甲寅或者某个约定的历元来定,为什么会选壬午这样的啊。而壬午冬至甲子受制是什么意思?

我注意到,此段文字前面,还有一句这样说的:

淮南元年冬,太一在丙子,冬至甲午,立春丙子。

冬至为甲午日,立春为丙子日。这和我一般理解的平气法是完全不搭调的。平气法一般气策总会在15有余,然而甲午到丙子仅只42天,三气放不下……

不过反而倘若把这个套入壬午冬至,反而能推出,壬午冬至的话,甲子当立春。

淮南子这段可是抄的72日72日……五个一共360日。360日干支是啥?跟开始一样啊!整除了嘛。按“岁迁六日”的算法,一年366天,壬午冬至,甲子立春,一年366天之后为次年立春,干支当为庚午。立春之前42天冬至戊子。

这个太明显了,干支六十,岁迁六日,怎么会出现七十岁这样的计算……

读后感:天文训整体内容很多,但是段落之间差异明显,写时候也许是一人负责一段吧。整个天文训读完连一年到底多少天都闹不明白,算起来气策也很有问题(前段内容貌似默认气策15整)。而这一段之中,岁实似乎竟然既有366天的,又有五行五季带来的360天的。着实麻烦。不知是否我理解有偏或者网络上版本有问题,在此抛砖引玉,以待方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