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传统 > 正文

“华夏”名称和6000年前的华胥古国

一个远古传说中的华胥古国,三个神话中的上古人物,在专家的考证和实地调查下,逐渐显现出真实的历史面貌;一次全球华人的隆重恭祭,一座沉寂百年的华夏祖陵,再次走出历史的迷雾,请看--被遗忘百年的华夏始祖华胥。

华夏古国有哪些_华夏华胥_

2006年的3月1日,也就是农历丙戌年的二月二,对于蓝田县华胥镇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在华胥镇举行了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虽是一次民间祭祀,却盛况空前,4万多人参加了祭祀活动。“人太多了,周围饭店、商铺都把东西卖完了,连甘蔗价都涨到平时的2倍,还卖完了。这还是没有怎么宣传,连周边好多老百姓都不太知道这件事情,要不来得人会更多。就是4万人,保守的算,每人消费10块钱,那天就给当地农民增收了40万!恭祭大典后,反响是热烈的,通过众多的新闻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华胥陵和华胥文化。”回忆起当时的盛况,华胥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深有感慨的告诉记者。

这次祭祀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被人们遗忘了近百年的华夏始祖母———华胥氏,重新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从文史材料中走向真实生活。恭祭华胥氏大典后,保护开发华胥陵成为华胥镇政府的一件重要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目前为华胥陵开发作准备的前期搬迁工程已经开始启动。

华胥是何许人也?可能知道的人很少,但提起她的一对儿女———伏羲和女娲,大多数的中国人却都耳熟能详,女娲补天、伏羲推演八卦都是中国最古老的传说。

关于华胥、伏羲、女娲的文字记载,散见在《山海经》、《太平环宇记》、《太平御览》、《淮南子》、《列子》等古籍中,这些传说中的人物,近似神灵一样隐藏在历史迷雾中,以至于我们也更愿意把他们作为神话人物。但走进蓝田华胥镇,一个个真实的历史遗迹、古老的村落名称、流传在民间的古老故事、考古的不断发现,却越来越向我们揭示,去掉那些神奇的渲染,这些神话传说中包涵着太多的真实历史信息。

孟岩村、娲氏村、女娲村等这些华胥镇的村庄,外表都很普通平常,但这些看似平常的村落里,远古时代曾经生活着一个叫华胥氏的繁荣的母系氏族部落,后人称为华胥古国,它与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据专家考证,华胥是我国最古老的母系氏族社会中杰出的部落女首领,是炎帝和黄帝的远祖,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在距今约八千多年前,华胥为了生存,带领部族民众不断的游徙,足迹遍及黄河流域。她和子女伏羲、女娲及其后裔,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华胥文化。华胥文化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主要贡献有:“制嫁娶之礼”,使远古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的状态;“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渔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作书契以带绳结”,有了简单文字;“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乃画八卦”,开始了人类从规律上认识大自然,后来被炎黄的后裔逐步发展成为《易经》;“女娲作笙簧”,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乐器,成为中华音乐的起源。“华胥镇这个地名就因为它是华胥氏生息繁衍劳动过的地方,《帝王世纪》载‘庖羲氏母曰华胥氏,燧人之世有大人迹,华胥履之而生庖羲氏。’《山海经'内经'郭璞注》也说‘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生伏羲’。

在华胥沟附近的雷家庄正好位于华胥河畔,原是一片沼泽地带,相传就是当时的雷泽。在华胥镇和华胥、伏羲、女娲有关的遗迹和地名还很多,如:画卦台、华胥窑、遇仙桥、毓圣桥、三皇祠、轩辕庙等。随着现在考古的发现也证明,蓝田地区有130多万年人类活动的历史,是人类生息繁衍的摇篮,在华胥镇的支家沟和十里河的西余家沟等地,发现旧石器遗址数十处之多,新石器人类遗址20多处,这些都证明华胥镇一直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所以传说中的华胥古国遗址就在现在的华胥镇这个说法是可信的。至于华胥古国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子,由于那个时代没有文字,今天的人已经很难说清楚了。学者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中说过‘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可见华胥文化和我们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关系极其密切。现在流传下来的有关华胥、伏羲、女娲的许多传说故事,虽然在流传的过程中夹杂着许多神话成分,但它们都有实际的历史素材,因此也很有史料价值,值得我们重视。”蓝田县华胥文化研究专家曾宏根给记者介绍了有关华胥文化的一些情况。

有关华胥传说流传至今最有名的有:女娲补天、女娲造人、伏羲画卦、伏羲女娲兄妹结婚延续人类和黄帝梦游华胥国等。其中在民间广泛传播,而少见于古籍记载的是伏羲女娲兄妹结婚这个传说。传说华胥氏族的成员在一次大水灾中,遭受了灭顶之灾,只有伏羲女娲两兄妹,因为坐在葫芦里,被漂到了蓝田临潼交接的一座山上,才幸免遇难。当他们看到这个世界就剩下他们两个人,为了人类延续,结为夫妻。在结婚前,他们对天发誓说:“若苍天允许我们兄妹结为夫妻,繁衍人类,四山之烟聚而滚磨合。”发完誓,他们两个人把磨石推下沟去。这时只见四山之烟果然聚合,再看磨扇也紧紧的合在一起,于是两人结为夫妻。后人为了纪念伏羲、女娲结合,繁衍人类的功劳,就把他们所在的山叫“磨合山”,滚磨盘的沟叫“磨盘沟”,并在磨合山上修建了“人种庙”,后来因“人种庙”名字不雅,改称“仁宗庙”。

而且据一些专家考证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类似的传说故事,这就可以说明华胥不仅是汉族的祖先,而且很可能也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祖先。而在“黄帝梦游华胥国”的传说中,则透漏了更多的关于母系氏族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些基本情况。《列子》中说,“黄帝梦游华胥国,华胥之人……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好。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所利害……”,表明在母系氏族原始共产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部落成员间人人平等,没有私人占有的“嗜好”等一些情况,传说黄帝在吸收了华胥国的一些治国经验后,经过二十八年的治理,达到了天下大治。至今华胥镇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

这么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至今的保存情况却令人担忧。记者在华胥镇孟岩村看到,现在遗留的华胥陵已经破坏严重,在陵墓的顶端住着10来户人家,茅厕、猪圈也建在陵上。保存完好的只剩下西边的10多米,村民今年在大典前在这段陵前修建了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小场地,中间放置了一个大香炉,用于祭祀。而据华胥镇镇长雷新刚介绍,原来的华胥陵东西长80米左右,南北宽20-30米,高20米,在解放前不但有墓碑,而且有祭坛,村民们逢年过节还祭祀。解放后,在农业合作化时把祭坛毁掉了,还有一座大钟,在大炼钢铁时毁掉了,在陵的东边原本有一座三皇庙,后来也拆的不见踪影。除此之外,陵东还有一条华胥沟,原来上边有座桥叫遇仙桥,传说是华胥妊娠女娲伏羲时走过的桥梁,现在沟底依然郁郁葱葱,桥已经不见踪迹。以前屡屡出现在《陕西省志》、《蓝田县志》的三皇故里,现在也只能找出具体方位,其他遗迹荡然无存。传说华胥氏生伏羲、女娲的窑洞,至今还有遗迹,是在华胥镇宋家村的一块断崖中部的两个窑洞,当地人称它为“华胥窑”。

这些遗迹今天大多数都散落在一些村落里,有些村民甚至就生活在这些遗址中,他们中除了少数的老年人还知道这些历史传说,其他人已经对这些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很陌生了。可以说时代变迁,世事沧桑,正在使这些这些历史和遗迹走向末路。与这些历史遗迹在普通老百姓的无人关注中逐渐消逝相反,许多专家学者却对这些历史传说和历史遗迹高度重视。

2001年12月,蓝田县召开了一次华胥陵开发论证会,与会的有石兴邦、樊维岳等专家教授,大家从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证,一致认为华胥氏是我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是伏羲、女娲的生母,是我们的繁衍之根,中华民族的始祖,位于蓝田华胥镇孟岩村的封土遗址,就是华胥陵。对于华胥的文化意义,专家提出了三点: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陵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陵;华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著名考古专家石兴邦认为,保护利用华胥陵,有利于增进民族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统一,这一切必然会升华为爱祖国、爱族群、爱家乡的巨大动力;纪念华胥氏,承认它是我国历史的开端,是还历史本来面目,从而把传统的古史系统大大地提高了,这对正确认识我国古代社会和坚定文明古国的信念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专家任本命也曾为了华胥陵的保护四处呼吁。蓝田的曾宏根、樊维岳等本地专家也为华胥陵的论证作了许多实地调查和大量文献整理研究工作。

经过近十年的调研论证,史料搜集,华胥陵的真实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认可。今年3月份,世界华人联合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中国史前文化研究院、黄陵基金会、蓝田县人民政府等10多家单位共同主办了首次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陈忠实、钟明善、陈小潮等各界社会名流,齐集孟岩村的华胥陵下,代表全球华人恭祭了华胥氏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可以说,保护开发华胥陵工作已经进入实质的实施阶段。

“首先准备把华胥陵先保护起来。今年准备把住在陵墓上面、周围的群众迁走,恢复陵冢,搞好陵墓的绿化,不要人为的再破坏陵墓。然后开始陵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华胥纪念馆。从长远的说,我们准备作一个十几年的大规划,口号是‘开发一座陵,建成一座城’,陵就是指华胥陵,城指文化城,也就是说依靠华胥陵和华胥文化的开发,把我们华胥建设成为一个有着浓郁特色文化的小城镇。现在有些外商也来和我们谈开发,他们都很看重华胥镇得天独厚的文化文物资源优势。”华胥镇的镇长雷新刚给记者介绍了政府在开发华胥陵方面的一些想法。

记者了解到,对于华胥陵的开发保护,许多专家都极力赞成,认为意义重大。但目前的困难还是不少,一是华胥文化缺乏确凿的文字记载,所以难以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于这个问题,任本命教授认为,在远古时期,文字尚未发明之前,很多事情都是靠口头相传的,这就是民间传说。虽然,史书记载黄帝的大臣仓颉造文字,但现在发现的文字实物却是甲骨文,不过是殷商时代的事情。就是黄帝、炎帝事迹,也主要是靠民间传说。司马迁也是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将他们写入《史记》的“本纪”之中。而在蓝田、临潼的连片地带,华胥、女娲、伏羲的遗迹和传说如此之多,这不能看作是偶然。另外,黄帝、炎帝的遗迹也很多,例如炎帝陵在陕西宝鸡有,在湖南也有,孰真孰假很难说,就给开发造成了问题,唯独华胥陵蓝田才有。再者就是资金问题。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华胥镇很难从财政拿出大笔的专项资金用于华胥陵的开发保护,而迁移陵区内的群众、修建基础设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华胥陵保护开发的瓶颈问题,现在虽然有外商对项目很感兴趣,但都还在初期的洽谈阶段。著名专家石兴邦曾经在华胥陵开发论证会上说,保护开发华胥陵是为弘扬开辟梓的远古先民的盛德,作了一件前承古人,后启来者的永垂千古的大好事,也将使三秦大地增添一个新的精品级的历史文化景点。

的确,保护开发华胥陵的文化意义和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这样一件宏大的工程,需要更多人的关心和支持。

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应用多学科(考古学、古文献学等)综合方法确定先秦三代,夏商周的历史时期及相关史绩的重要研究工作。中国虽然在世界上号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但比起埃及6000年的历史,巴比伦和印度5500的历史[1],中国历史从比较确定的有甲骨文为证的殷商算起仅有3400年,从夏禹王开始是4100年,从黄帝起是4600年。现在,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一系列新方法、新技术(如史前考古学、物理考古学、分子考古学、航空考古学等[2])的采用,人类及人类文明史正向更古老的年代延伸。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古城有最早的9000年前中东的耶利哥,6000年前的埃利都,波斯5000年前的古都苏萨,土耳其5000年前的特洛伊城,以希腊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代表的爱琴文明已经确定具有4000至5000年的历史[1,3]。1994年报道在南美洲利马以北350公里处发现3800年前居住有成千上万人的安第斯古城,其文明约有4000年的历史[3]。面对这些科学事实,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也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关注。

当然,中国历史到底有多长是一个科学问题,绝不能无中生有的杜撰,如汉纬书中所说的几百万年。因为中国历史具有3000年连绵不断、详细记载的文献毕竟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作为反思,外国考古学家把神话传说变成历史,最著名的例子是1870到1890年德国考古学家H.谢里曼对特洛耶城的发掘证实了荷马长诗《伊利亚特》的历史真实性。而中国的某些学者却把可能的历史归为神话,不仅否定伏羲、神农,甚至认为黄帝、大禹都是传说。这些过于强烈地反差,是否值得国人深思?!

中国号称华夏。华夏二字源于何处?现代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各无华夏条。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华夏()条目为:“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的夏人、商人、周人和其它部落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华夏族。”《辞海》华夏条为:“中国古称华夏。《左传.定公十年》(孔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疏:‘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疏:‘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由此可知华夏之称早于春秋,先于中国。然而由左传引文可见,华为荣,夏为大等解释均为不妥。这似乎只是中华成为泱泱大国以后的望文生义。我认为,华夏应类似炎黄,源于实体,并非形容词。

夏应源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名字。正如阴历又名夏历,据说因为夏朝就已经采用此历。华先于夏,与夏并称,故来源应相似。遍阅辞源、古典,华应该源于中华始祖伏羲的故土,华胥国之名。华夏初祖为伏羲(太昊),见于《尚书.大传》、《礼》、《易.系辞》、《汉书》、《路史》、《春秋运斗枢》、《白虎通》、《帝王世纪》、《春秋命历序》等典籍。同时伏羲的别名还见于《伪三坟》、《左传》、《管子》、《淮南子》、《尸子》、《世本》等书。《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鲁,也述及以太昊为祖。据《帝王世纪》、《舆地广记》、《遁甲开山图》等记载,伏羲生于成纪。不晚于清乾隆年间的《通鉴辑览》记载[4]:“太昊伏羲氏。帝生于成纪。帝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华胥古国,寰宇记,蓝田县有华胥氏陵。成纪故城在今甘肃秦州秦安县。”明代袁黄、王世贞所缉《纲鉴合编》记载与此类似[5]。《路史.太昊纪》:“华胥注,谓纪云所都国,有华胥之渊,当时殆为国名。”因此,我们相信华胥国并非子虚乌有,结合考古学的一系列发现,本文从空间、时间和史迹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通鉴辑览》纪元为[4],伏羲距神农1260年,神农距黄帝520年,黄帝为公元前2698年,故伏羲约为公元前4478年。于是上述古文献构成一个初步的时空参考系。

发人深省的是,明清记载的华胥在陕西蓝田,成纪在甘肃秦安。而1963年-1964年在蓝田县陈家窝和公主岭考古发现78-85万年前的蓝田人遗址。因此,这是华夏人类的发源地之一。1978-1982年在秦安发现具有仰韶文化不同时期的大地湾遗址,分为公元前5850-5400年的前期和公元前4050-2950年的后期[3]。先人所载神也,岂妄言乎!与蓝田、秦安相距不远的考古遗址[3]还有仰韶文化前期(公元前5500-4800年)的陕西华县元君庙墓地和老官台遗址,仰韶时期的西安半坡遗址(公元前5000-4500年),临潼姜寨遗址(公元前4600-3690年),宝鸡北首岭遗址(公元前5150-3790年),其余还分布于华阴、渭南、华县等地。仰韶文化后期的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300-2050年)遗址存在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兰州青岗岔、永昌鸳鸯池、青海乐都柳湾等地。此外,与陕西相邻的河南渑池仰韶、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山西芮城西王村、夏县西阴村、万荣荆村等处都发现同期遗址。因此,从伏羲诞生前到炎黄出现时存在的华胥古国相当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约为公元前4600-2700年,地域主要为甘肃西部、陕西渭河流域及黄河流域之一段。

《通鉴辑览》记载[4]:伏羲“始结网罟以教畋渔”,“养牺牲以充庖厨”,用书契代替结绳纪事,制嫁娶,画八卦。由考古学可知[3],仰韶时期猎渔业中确有网坠、鱼钩、箭头等,饲养家畜,出现刻划符号形式的原始文字,存在夫妻制的迹象,并且已出土7000年前的八卦符号。同时,从伏羲、女娲的轮流为主可以推测,这是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社会交替时期,而它正好与考古结果一致。以后的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2500年)晚期和龙山文化(公元前2900-2000年)相当于炎黄时期到夏朝建立。夏(公元前21-17世纪)可能相应于更晚的晋南、豫西的二里头文化(公元前21-17世纪)。这与典籍所载夏禹、夏启建都城于安邑(山西夏县)、钧台(河南开封)[4]一致。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华胥古国已经是一个宫殿巍峨、等级森严的王国。伏羲“神灵首出,开物成务”,“德协上下”,“有圣德,象日月之明”[4],可能更类似非洲近代的某些聪明睿智、德高望重的酋长。或者至多只是一个太平洋诸岛上的国王。但是半坡、姜寨、马家窑等地已经出土的就有上百座房屋,中心广场,上千人的墓葬,有烧陶、纺织、制革业,甚至有铜器、商业和殉葬人[3]。这些都需要有组织人、召集人、高贵者。并且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成的遗址应该是一个草创的古城镇了。而且各城镇之间一定会产生交易、竞争等关系,由此就会形成一个或者多个古城构成的国家。

由于此时国家还处于雏型阶段,其残酷的一面尚未充分暴露出来,所以历经战乱,渴望和平安宁,故崇古之风甚炽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可为代表之一)的《列子》说[6]:“华胥氏之国在合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適无痟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咳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于是黄帝梦游的华胥国(庄子也曾两次谈到赫胥氏)演变成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更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使华夏文化在长达550年的战乱后再遭浩劫。因此注重史料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始把黄帝作为中华之祖。结果华夏、中华的“华”字反而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们应用多学科综合的方法,乘着由古代典籍文献和现代考古结果共同编织的小舟,沿着悠悠的历史长河溯流而上,对华夏的由来和中国上古史的重建进行一些新的探访。“威慴万乘,华夏称雄”(曹植)。我们相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考古学的不断进步,华夏古史将会重露风采。我们也殷切希望各界专家和人士的深入研究、多方合作定能使这一工作得到进一步的确定和展开。

[1].朱锡强等编,外国历史大事纪年.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2].(科学).V258-271(1988-1994).

[3].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

[4].两朝增批历代通鉴辑览(乾隆丁亥年)[5].袁了凡,王凤洲,纲鉴合编.世界书局(1936).[6].列子,岳麓书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