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易经术数 > 正文

易学的历史发展和哲学内涵

程石泉《的哲学内涵》先阐述了对《易》的理解和应用的历史发展,而后通过和西方哲学作对比的方式,从“道”“神”“德”“行”四个方面讨论《易》的哲学内涵。牟宗三《儒家的智慧:超越而内在》阐述儒家如何根据《易传》理解形上学。两篇文章的内容有相辅相成之处。

一、易学的历史发展

八卦是伏羲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创造出的符号系统,用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被赋予了很高深的文化意义。例如,他用离卦“离中虚”的象制作渔网捕鱼,其他上古先贤又用其他卦象创造发明了许多文化产物,因此《系辞传》中有“以制器者尚其象”的说法。程石泉先生在著作中点明是“六十四卦”中的“离卦”,说“伏羲氏已重八卦为六十四卦”,这一点之前我们有讨论过,也有学者认为重卦的工作是由周文王或者其他先贤完成的。总而言之,这里取“象”一词为相似之意,从相似之物中获取灵感创造新事物为我所用,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卦对初民社会的功用之大。除此之外,这些卦还作为抽象语言的符号系统,在结绳记事中得到应用。

到了夏商周三代,书写文字符号系统臻于完善,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趋于复杂,《易》的应用范围也变得广泛。特别是周朝开始《易》被用来卜筮,《尚书》中说国家政策决定先要“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之后才“谋及卜筮”,《左传》也说“不疑何卜”,《易》用作卜筮是要在人力难以解决、心中存疑难解的时候才会用作参考,因此其中迷信的成分比现今所谓的算命测字其实要少得多。

程石泉认为,《易》到了夏商周时,丧失了其他的重要用途,单单变成了卜筮的工具,因此孔子才强调“《易》有圣人之道四”,重提之前淡忘的“图”“象”“数”,之后的“图书派”“数理派”由此才得到发展。孔子又提出一切文化作业应当“通其变”,这也是《易》里面“创化”的基本原则。

秦汉时,驺衍派易学渐成主流。这一时期对《易》的研究和使用往往流于阴阳、灾异这些惊骇当权者的学说。我之前了解过一些京房的事迹,他以占验灾变起家,得势之时上疏“以功举贤”“各试其功”,得罪石显,最终被构罪弃市。当时易学大家有许多都是如此,正应了中孚卦中“翰音登于天”的卦辞,最终许多人下场都较为凄惨。程石泉认为这一时期对《易》的研究既没有弘扬儒家形而上学的道理,又不足以激励人民从事文化作业,反倒是封建迷信的部分流传至今。

二、易学的哲学内涵

《易》是一部哲学书,今天我们读《易》感到困惑和神秘的原因,正是它试图解释宇宙中不可思议的部分的表现。《易》也是一部形上学的书,不同于西方局限于“本体论”的形而上学,是“道学”“普遍形上学”,道理更抽象,概括性更广,也更注重事物的变化。《系辞传》说“易显道、神、德、行”,程石泉认为这句话可以概括《易》的全部哲学内涵。

(一)易学的“道”

“道”指的是“普遍形上学”。古人视“道”为“有”,先天而生,时时变化生生不息。这种创化不是漫无方向的,而是朝着表彰美好、善良的方向发展的,因此古人把“道”看作有价值和意义的,是一种衡量标准。

牟宗三认为易之道是变化之道,这个道克就天地的变化得出,它与世间万物一同曲折发展。这里我想到关乎“道”和“器”的哲思。《系辞上》中说“形之上者谓之道,形之下者谓之器”,“道”和“器”通过无形和有形来区分。“天道”“地道”和“人道”对“器”有制约作用,崔憬认为“道”必须依赖于“器”,而程颐则主张“道”是“器”根源。两者何为源自古到今有比较大的争议。

(二)易学的“神”

程石泉认为“神”指的是中国特有的“泛神论”。这里的神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神明,而是对我们可以直接观照但却没法用言语表达的奇妙的事物用“神”加以指代。这种“泛神观”近乎人情事理,神明和创化并肩而行。

而牟宗三除此之外还说这里的“神”是伸,即明,与“鬼”(即归)相对。儒家通过这个概念把生死问题转化为幽明问题。人的生死是必然的,无法解决,但人来自何处、去向何处却值得讨论。“君子曰终”,把人生看成是成德的过程,是儒家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

(三)易学的“德”

“德”,程石泉认为,指的是人的品德表现。我更倾向于另一个说法,“德”同“得”,指人从天道之中得到的东西。“在天为道,在人为德”,谈天道必定会诉诸人道。西方常常认为天道和人道是有严格界限分开的,而《易》和中国先贤主张“天人合一”。此外,出于忧患意识,《易》非常重视修德,举了九个卦作为九德卦,这些卦的道德意义都可以在这九个卦原本的卦辞和爻辞之中找到对应的关系。

(四)易学的“行”

“行”指的是立身处世的动机和成效。西方人把“行”的意义只当做日常的“动作”看待,但这样就无法区分人和禽兽。这里的“人”是和“禽兽”相对的概念,而非某个具体个体。《易》把“实践”看作是“行”的意义,认为“行”是有目的的,受到一个人“志之所在”的指使。

参考文献

[1] 程石泉.中国哲学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85-98

[2] 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