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字的魅力,就在于,人们能从只言片语间捕捉到情感的力量。
一条又一条心灵的细流,逐渐汇聚成浩瀚的艺术之海。
似穿越时空的低语,于静默中绽放绚烂。
一笔一划,皆是匠人之心血,雕琢着无形的意象。
曾于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间,看鸡犬相闻,看怡然自乐;
于秋水间看落霞与孤鹜齐飞,于峻岭间看丝竹管弦之盛;
春意盎然之时,看柳垂金线,桃吐丹霞的大观园景致;
夜幕降临之时,看月光如银,虫声如雨的边城内风景。
不得不承认,古往今来,好的文字如春风化雨,总能润物无声。
仅仅是短短的几句诗词,便能蕴藏着深厚的情感力量。
阅读时,总感觉自己正乘着小舟,泛游于情感的河流。
随细流而下,轻轻抬手,便可捕捉稍纵即逝的萤火虫。
村姑陈一向认为,文字是有力量的。
因而,平日清欢无别事时,村姑陈便会起一盏茶,提笔写下与茶的故事。
用文字传递心中所思所感,视之为,徜徉于茶道艺术之海。
《2》
某位朋友说,茶的艺术,可不是用笔写一写就能写得清楚的。
他认为,真正要感悟茶道,就得看茶艺表演,就得亲自去学,如此才算悟了。
于是,他便启程,报了茶艺班,每日上课学习,倒也学了些功夫回来。
也给村姑陈炫了炫技法,展示了一番八步泡茶法。
当时村姑陈是表示赞许的,毕竟能将想法付诸于行动,说明对茶是真的抱有热爱的态度。
可前几日受他招待喝茶之时,却发现他把学到的“酷炫技术”,简化了好几步。
泡茶时,这位朋友用盖子刮去岩茶表面的浮沫,搓了三两下茶后,捏起盖碗转了两圈,方才出汤。
出汤后,朋友没有再进行剩余的步骤,而是直接将品茗杯推到村姑陈面前。
咦,怎么只完成了刮沫、搓茶、摇香,后续的另外五个步骤,怎么不再秀一秀了?
朋友懒懒道:“太麻烦了,每喝一冲茶都这么泡下来的话,我这两包水仙,那得泡一下午咯。”
既然麻烦,那为何不全部简化,出汤前的刮沫搓茶摇香怎么还留了下来?
朋友回应道:“习惯了,况且这三个手法就足够能让新手小白感受到——你是个很会泡茶的人。”
说白了,也就是嫌全套动作太麻烦,又想炫一炫泡茶技艺,于是泡茶的方式变得奇奇怪怪了起来。
村姑陈喝着本应醇厚饱满的水仙茶汤,在底蕴中发觉了极其细微的涩味。
果然,泡茶时还是别炫技。
炫技的后果,就是把这好好的岩茶水仙,泡出了苦涩的味道……
《3》
所谓刮沫,便是在注水之后,用盖碗的盖子,轻轻刮去茶水表面浮沫的动作。
所谓搓茶,是指通过旋转盖子来微微搓动茶叶,让茶叶能释放香气的过程。
所谓摇香,是搓茶后合盖,摇晃盖碗2-3下,进一步激活茶叶香气的动作。
这一套动作下来,茶叶浸在水中的时间,至少也得有10秒左右了。
也难怪本该醇厚柔滑的水仙,底蕴里却生了微微的涩。
老手泡茶尚且如此,新手若是对于动作还不够熟练,茶叶浸在水中的时间可就不止十秒了。
时间长了,形成闷泡了,等到茶叶出汤“入海”时,非但没能激活香气,还会让茶汤发苦变得不好喝了。
若是没有系统学习过此类技法的新手,还是不要在泡茶的时候轻易尝试。
把茶泡苦且不说,烫到手那可就糟了。
尤其是在搓茶的时候,把盖子斜着伸入汤水中时,搓茶的力度一旦太大。
热水从盖碗里溅出,非常容易溅到手上。
再摇香时,由于要扶着碗沿把盖碗提起摇动两下。
没有泡茶经验的新手小白,还没适应盖碗的温度,若是没提稳。
烫手则轻,盖碗没拿稳摔了下去,盖碗碎了,茶汤洒了,处理起来可就不方便了。
刮沫、搓茶、摇香三大步骤,说到底是属于茶艺师泡茶的方式。
既然要用上这三个步骤,理应完完整整的按着八步泡茶法来泡。
只学习这三个动作,而忽略了后续的入海、蝶舞、展茗、落碟、归一等动作……
这也不算是真正学到了茶艺,仅仅也只是班门弄斧罢了。
技法既不完整,何需多此一举?
《4》
日常喝茶,为着炫技的心态去泡茶,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
茶艺表演,向来考验熟练度,考验茶艺师们对盖碗的掌握程度。
功夫茶道表演中的各个步骤,要想一套下来全部练好,是要花费大量时间的。
若是没有像这位朋友一样系统地去学习过,只是一味的模仿他人的泡茶方法。
不仅容易弄巧成拙,还会让你招待的客人们认为你没有认真泡茶,让客人们失了兴致。
刮沫、搓茶、摇香,向来不是泡茶时的必备步骤。
这些艺术化的动作,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泡茶场景下,并不实用。
想要展现出一泡茶的原滋原味,做法其实很简单。
取出茶叶投入盖碗当中,不必像茶艺师那样悬壶高冲,直接环壁注入沸水即可。
注水后立刻合盖,不必去刮浮沫,也不必用盖搓茶。
省去这些步骤,将盖子揭开一个月牙状的小口,直接出汤至公道杯就行了。
在茶艺表演中,出汤对应着“入海”,入海完毕后还要继续在盖碗上进行表演。
但在我们日常泡茶的环境下,不必再对盖碗进行过多的操作了。
把公道杯里的茶汤,分汤到各个品茗杯里,再奉至客人面前,就已足够。
一冲茶汤喝完,重复上述步骤,继续冲泡,冲冲茶汤滋味鲜妍舒爽,不泛苦涩之感。
老老实实地泡茶,就能泡出滋味美妙的茶汤,何乐而不为?
《5》
茶道艺术,本就深瀚似海。
单单在泡茶的这个课题上,想要学会各种各样的泡茶方法,就已不是一件轻松事。
茶艺表演里,茶艺师的从容不迫、行云流水和细腻入微,是从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展现出来的。
要想学习茶艺技法,那就别滞留在模仿的阶段,好好学精,练熟技巧。
但若只想泡出茶的滋味,建议还是用上常规的泡茶方法。
毕竟,若是入手了好茶,却因为自己泡茶手法的问题,让好茶的风味被破坏。
喝不出好茶的滋味,喝到的只是一碗苦涩不香的茶汤。
这样泡茶喝茶,又有什么意义呢?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