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易经术数 > 正文

易学常识

《周易》只是《易经》的一种,《易》有多种,现在已知的《易》至少有四种——连山(夏易)、归藏(商易)、周易、汉易。什么是“易”?其实用现代语言讲,非常简单——实际上就是中华哲学!换句话说,“易”是古代中华文化背景下,是与西方、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功能相等同的学术系统!然而,如今人们但凡谈到《易经》,多数以为《易经》就等同于《周易》,这是非常遗憾的,落入了极大的误区。事实上,对后代易学的各类应用形式影响最大的恰恰反而是《汉易》,而非《周易》;并且,这一认识上的误区障蔽了易学传统文化的真实价值。为什么这么说?本来,“易”其实是一种开放式的哲学体系,是自古以来从理论到实践都在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中华式哲学思维模型系统。但它被贴上《周易》这一名不符实的标签后,对百姓而言,其实就等同于将其限定为以文王《周易》、孔子《易传》乃至儒家理学(朱熹等理学家对“四书五经”的诠释、发挥)为权威经典的、范围固定的知识库,成了不容置疑和变化增减的“封闭体系”了。那么,以京房为代表的汉代易学家们究竟干了什么,他们所创造的“易经”和《周易》究竟有什么不同?借用一句当代信息技术行业的术语,他们实际上对《周易》进行了“反编译”。通行的《易经》是文王、周公编撰的《周易》原本+孔子《易传》这样一套组合,其实它主要是对每一种卦象符号(以卦、爻为单位)给出了一组价值评估(吉凶悔吝),而这种价值评估实际上仅仅是“偶然性”的演示,而缺乏“必然性”的规则抽象。“偶然性的演示”是指每个卦的卦辞、爻辞的文字,只是编者偶然地选取某种自然、社会、人事现象来“演示”编者所理解的一种哲学思维而已,可以说是原始的、“解构化”的哲思——并未提出任何通用性规则,更没有针对社会生活的任何具体领域的系统性应用(反之,像《三十六计》这种书反而自称是将《周易》运用于军事的著作)。比如乾卦的卦辞、爻辞讲的东西玄之又玄,你只能靠悟,更无只言片语涉及在诸如政治、商业、军事、婚姻、养生等领域如何去进行价值判断、取舍决策。所以,这样一种易经,它不是规则明示,而只是暗示、启发(或者说只能靠读者的“猜”,说好听点叫“悟”)——换句话说,它缺少从卦、爻这些基础符号到价值评估结论的联接、逻辑推导过程,所以你学了《周易》,等于是积累一种现成知识而非思维方法——因为你还是不会用,充其量只能得到一些模棱两可的印象,除非有人帮你“反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