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易经术数 > 正文

阴历和阳历的区别,阴历年与阳历年区别

很多人不了解农历,常常把农历和阴历混淆。

中国的农历是阴阳历。阳历就是农历里的太阳历,阴历就是农历里的月亮历。

阳历主要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地球在黄道上位置划分的。黄道可以理解成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轨道,一共360°,每15°为一个节气。

天球是一个想象的旋转的球,理论上具有无限大的半径,与地球同心。天空中所有的物体都想象成是在天球上。与地球相对应,它有天赤道,天极。

上图就是以天球为模型,以地球为固定视角看待太阳的位置,等同于太阳围着地球转。

黄道与天赤道的夹角为23.5°,这个角度造成了南极和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当太阳转到夏至位置时,地球无论怎样自转,北极一直都会被阳光照着,而南极一直看不到阳光。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即太极图中四象的“太阴”、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据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最早测定出的节气,也因为它和夏至是最容易准确测定的。

同理,春分和秋分就是白天黑夜刚好等长的日子。

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来安排的。

“月”是“朔望月”的简称。月亮轨道上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正是阴历每月的初一。

当月亮绕行至地球的后面,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望,一般在阴历每月十五或六十日。

一年的时间为365.25日,月球围着地球转一圈的时间是29.53日。

而每年的太阳历一年和月亮历十二月并不是完全对等,为了弥补二者的差,农历从春秋时代就基本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也就是每十九年里额外补充七个闰月来填补:

365.25*19=6939.75=29.53*(19*12+7)

阴历每月的天数根据月相而定,30日的称为大月,29日的称为小月(阴历月份并没有31天)。

阴历十二个月称为: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

阴阳历中定冬至所在的月为子月,大寒所在的月为丑月,雨水所在的月为寅月。这点在补充闰月以后,确定了阴历阳历的对应关系。

秦始皇统一的“颛顼历”以亥月为正月,也就是农历十月为正月。到了西汉,汉武帝把正月往后推了三个月,也就是以寅月为正月,沿用至今。

关于,很多人回答说阴历就是农历,阳历就是公历,其实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非常不严谨,太过简单粗暴。

在详细解释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这几个名词的大概意思。阴历,即太阴历,太阴就是月亮,阴历的意思就是以月亮来记录日期的历法。同理,阳历就是以太阳来记录日期的历法。农历呢。也很简单,古代是农业社会,农历主要就是用于农时的,农历也就是我国古代传统历法。公历就更好解释了,就是公元纪年法。

下面,我们再来详细解释。

首先,农历≠阴历

前面说了,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我们平时说“正月初一”“腊月八”等等这些,就是农历的说法。很多人会把农历和阴历等同起来,其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农历主要是靠月相变化来记录日期,月亮绕地球一周就是一个月。

但农历并不仅仅包括阴历,也包括阳历。阴历就是只依靠月相变化而不管太阳变化。但是我国古代的农历,却包括了很多与太阳有关的东西。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最早应该在战国时代就有了雏形。每年的夏至,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冬至则是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二十四节气,便属于阳历的范畴。

此外,农历中还有其他阳历因素。

月亮绕地球一圈是一个月,地球绕太阳一圈是一年。我们平时都说,一年十二个月,但实际上,十二个月的时间比一年要短一些。

农历中有闰年的说法,闰年比平年多一个月,就是因为十二个月与一年之间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随着时间的累积,会越来越大。一年下来,十二个月只比一年少几天,但四年下来,就会少差不多三十天,正好是一个月,因此,就设置了闰年,来修正这一个月的偏差。

因此:农历不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它既通过月相变化来记录日期,同时也要兼顾太阳的变化,是一个非常严谨、科学的历法系统。

其次,公历属于阳历,但阳历不等于公历

正如前文所言,阳历就是太阳历的简称,把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算作一年。

如今,全球通用的公元纪年法,也就是公历,便是阳历的一种。以耶稣诞生那一年作为公元元年,这一年以前叫公元前(Before Christ ),以后叫公元(Anno Domini)。公历是在公元1582年,由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批准颁布的。

在那个年代,教皇在所有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中都享用崇高的声望,因此公历纪元法得以大行。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欧洲列强崛起,开始全球殖民,因此也将公历带到了全球各地。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以后,中华民国政府决定采用公历作为国历,从此,公历也成了我国官方纪年的历法。

但在这里,我们也必须明确一个观点:公历只是阳历中的一种,除了公历之外,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阳历。而且,公历也有一些缺陷,比如它无法很好地反应月相的变化。

在汉语中,“月”既是指月亮,也是指“一个月”。而“一个月”的意思,就是由月亮衍生出来的,它就是指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但公历中的一个月,实际上与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并不能完全对得上。

虽然在英语中moon与moth是两个单词,但其是也是同源,比如anomalistic month就是近地月的意思,这里的月,也是指月亮。然而,公历中的月份,并不能精确地表示月亮的变化。这便是公历的一大缺陷。

结语

总的来说,月亮绕着地球转,而地球则带着月亮一起绕着太阳转。无论是单纯的阴历还是阳历,都只是一种片面的纪年方法。而我国传统的农历,则是一种比现行的公历更加严谨、科学的阴阳合历。

但一来因为近代以来,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非常低下,不具备文化输出的能力,二来农历为了追求严谨,有些地方难免就比较复杂,比如闰年闰月的设置,所以更加科学的农历并没有成为世界通用的历法。

参考书籍: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

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