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传统 > 正文

关于老子《道德经》的思考

老子的《道德经》集中了道家最原始的思想智慧,他从本体论开始,以“道”为核心构建起整套完整的哲学体系,用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思考,向我们解释这个无穷奥妙的世界,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这一种奇妙方式。一起走近老子,打开智慧之窗,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和人生,看看,想想,为这世界和我们自己,解惑,寻向。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感悟:老子通过对这个世界细致观察和思考,认为这个世界是源于道,这里所说的“道”只是一个代名词,起标志性作用,不能用平常的含义作为理解向导,就像我们说的“爱”一样,这个字本身不是什么,我们要的是通过这个字去体会它指代的东西。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既然不可言,那当中的意义就只有按老子的解释去领会,这也就应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除了“道”字,老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准确表意的字了。我们可以说老子赋予“道”他自己独特的含义,就像你创造一个字,然后赋予它独特的含义一样。在本体论的范畴内,没有“道”是促使万物运动规律之解释。

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永恒存在的道,也就不是世界本源之道。“无,名万物之始”,老子用无,表示万物的构成都可以追溯到人的感官无法感知的道,无是道的一种描述,是指看不见,摸不着,没有特点;“有,名万物之母”,道,是万物的源,它可以不断地生息繁衍,构成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所以,我们可以用永恒存在的无和永恒存在的有来考究这个奥妙的世界。这类似于叔本华所说的意欲,它是宇宙一切的本源,世间万物都是意欲的客体化,客体化具有层次性,人是意欲客体化的最高层次。老子和叔本华都坚信,在物质的背后,存在着支配世界的形而上的神秘力量。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感悟: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的对应关系,双方从来都是共生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而且,这些都是与人类的感知有关,事实上,当猿人还没有进化到成熟期的人类时,没有美丑、善恶、有无、难易等等这些人类特有的感知,处于自然淳朴的状态。没有这些复杂的感知,反而不会有复杂的情绪和社会问题。因为有美,一定有不美,美自然使人感到美好和向往,但是不美又同时使人感到厌恶和痛苦;善使人感到温暖与安心,但同时恶又使人感到可恶和可怕;拥有当然使人感到满足,但是没有的时候又会使人感到不满与怨恨……如此种种,使这个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变得不再淳朴,人的内心也不再安宁。康德则不一样,他刚好是肯定了人的这种可以对善恶、美丑、高低、难易、进退进行选择的超越因果链的自由意志,这是人类从动物世界里解放出来的前提,是我们成其为人的标志,正是通过提出自由意志,康德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我们无法否认,这是人类演进的必然,而我们也不可能回到那个“天下皆不知美之为美”的状态,但是毕竟我们人类还有发达的大脑,还能对能感知的世界进行反思,透过看似复杂的表象世界看清本质,从而决定自己的对待方式。没有经过思考而恣意妄为正是这个世界大部分人的弊病。老子认为,统治者越是强调这种仁义、善恶、美丑,就越是难以达到想要的天下太平和谐的目的。还不如采取无为而治,不作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发展,无为而无不为,不言而尽言之,这就是“道”的方式。“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灭了中高层次的欲望,所到之处,尽是乐土。只有无为,才可以防止欲望的泛滥,消除对立和纷争,这样,万物齐一,人类反璞归真,天下太平安宁。在这些方面,道教与佛教不谋而合,殊途同归。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做到灭绝所有欲求,但是从古到今,所有探索幸福的哲人和所有获得持久幸福的人都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只有活得简单才能获得自由;唯有放下,才能走得更远。

第三章 不尚贤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感悟:老子说不尚贤,是承接上章所说的自从人类有了美丑、善恶、有无、难易等等这些对立矛盾的感知后,才出现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若是使人类不再有这些感知,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人类自然就能够回到曾经的淳朴年代,整个社会也就重归宁静了。在政治上不尚贤,民众就不会因此而争名;在物质上不把贵重财务视为贵重的东西,这样民众就不会做偷鸡摸狗的盗窃之事;不显示可引起贪欲的事物,可使民心不惑乱。老子清楚地知道,引起这一切纷争与不安,都是因为人的意欲,所以,就试图采取灭欲的方法来平息这些纷纷扰扰,而要做到灭欲,就必须不给欲望提供机会,在政治上就表现为不以高官厚禄招揽贤才,在物质上就表现为不把贵重财务视为宝贵的东西,总之就是不把能引起欲望的事物展现出来,这样人们无欲无求,这个世界就没有纷争了。

老子值得肯定的地方是他知道引起这个社会的无休止的纷争归根到底是人类的欲望,更多的是进化后比动物更高级的奢求,只要这些欲望一天还存在,人类就还有矛盾,有矛盾纷争就少不了,所以要寻求一种方法不引起人类这些高级的欲望,由此就有了一系列各方面的主张。当然,这只能是理想,因为这超越了现实世界的发展基础——欲望,一旦没有欲望,整个国家机器必然消失,更不可能存在什么政治、财物之说。无欲无求,不得不引起我们这样的思考,从政者为什么要从政?贤能者靠什么作为参政的动力支撑?当活在这个社会的人为完成最基本的生存而努力时,靠什么去规范秩序?毕竟不能像动物一样饿了见到能吃的就张口撕咬。一旦在老子所在的宋国实行这样的政策,纵然能保持很暂时的宁静,也很快被野心膨胀的邻国侵略蚕食。所以,这是以全世界无欲无求为前提的,这样的宁静一定会被打破,可以说,这样做,一定会有牺牲,而当时,包括现今,没有哪个国家会“身先士卒”。

如果老子反对的是以求贤为名扩张一己私欲的侯王,还有那些窃取贤智之名,行欺诈巧伪之术以攫取功名利禄的所谓贤者或智者,那么老子是看到了这种人才选拔机制存在的弊端,也是看清这些现象的本质,而没有想到一旦没有这种机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机器的瓦解,一旦发生什么灾难,人员与政策机制不能运转,那么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或许这是老子说的随生随灭、自然淳朴,不做过多的干扰,这才是符合道的规律。对于老子的理想,我只能说,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残酷的,除非这世界的人都是具有老子思想的人。但这又是很多认清这世界本质的人的相似理想。

人类的发展进化到一定程度,产生美丑、善恶、难易、高低等的感知是必然的,这时候再试图通过一些手段来消除人类的这些感知未免是逆着大自然发展进程而行。既然是这样,我们可以试想通过智化来使民众对这世界有重新的认识,可以使他们消除额外的欲望,这样,世界就能够安宁点。但是,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底下的时期,这样的构想也是不现实的。但那毕竟,老子是看清识透了这个纷争的世界,他向我们预示,未来社会要真正安宁,人类必须是处于无欲或少欲的状态。而站在时代的基点上,我们是不是可以用老子的思想得出态度:顺其自然吧?

第四章 道冲

道 冲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渊 兮 , 似 万 物 之 宗﹔ 湛 兮 , 似 或 存 。吾 不 知 谁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

感悟:这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在本体论方面的阐释。老子解释说道体呈虚状,但是它的功用却无穷无尽,这个可以从道的“无”,看不见、摸不着,没有特点,和“有”繁衍万物,生生不息表现出来。道是如此浩渺深邃,作为万物的本源,它是这样的澄清,无形,不可感,没有特点,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因为事物的特点是以人的判断为前提的,而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就跟炸出宇宙的奇点一样。我们称之为特点,即“有”的东西,不能用来描述它。在这一点上,老子的道跟西方的“奇点”在解释世界本源上殊途同归了。老子说:“我不知道是为谁所生,似乎在天帝之前就存在了。”老子在否定有神论的同时,也表明自己追溯到“道”这一层,也已经无法往前迈步了,也就是说,“道”是一切的基点了。事实上,一切哲学本体论都是这样。

第五章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感悟:天地不讲仁义,视万物为祭祀用的刍狗。说得是,大自然从来都不会有爱恨情仇,它自然纯粹而不会爱憎分明。透过食物链和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你就不会有任何异议了。人判断事物总烙上主观的印,看到食物链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未免会觉得残酷,事实上,人曾经也是食物链中被吃的一环,难道大自然是可怜人类才把其置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吗?不是的,要是这样,那人类社会为什么还会多灾多难呢?世上为什么还会有贫富、美丑、幸与不幸之分呢?自然不是人,没有意识,也只有这样它才叫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道皆如此,没有什么仁义之情,人和其他万物都处于自然发展的规律当中,没有一个人是“造物主”的宠儿。因此,不要对我说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因为这个世界一开始是无所谓公平的,公平只不过是人的意识出现之后基于利益的对比感知。就像对错只能在人类社会范围内才有存在的理由一样。你看食物链吃与被吃关系中,会有公平可言吗?当然,“造物主”无所谓公平,但是人类社会要正常运转,必须讲求社会公平,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范围内的公平。而西方宗教的有神论又不同,上帝作为造物主和世界的主宰,实际上就是人的神化,带有强烈的人的主观色彩,这对比宇宙的无穷浩瀚,未免过于狭隘,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顺其自然,没有任何主观的偏袒干扰,那是因为圣人知道,天地万物的起源,不是因为具有主观意识的主宰体,而是纯粹的本体,譬如老子说的道,他们已经跳出了人的重围,从本体的角度来审视世界,虽为人,已达圣。

天地不正像风箱?它空虚但却无穷无尽,它动起来万物生生不息。天地无所谓仁义,却无穷无尽,生生不息,人作为天地间渺小的一员,何尝不是这样?老子认为再用过多繁冗的政策干扰民众的自然发展,那么必定适得其反,有仁义必然有不仁不义,有美必然有丑,还不如无仁无义,无美无丑,守虚静,一切自然淳朴,平息如常。对于老子的思想,我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行,同时又知道,一时半晌,要这样不行,还不如回到初衷:顺其自然为好。

通过对老子《道德经》前五章的品读思考,我在了解老子基本的哲学思想的同时,也初步获知老子在政治和社会层面的主张,我们不要求在现今把老子奉为圣主,但能从中获取关于世界和人生的小智慧也算是个悟小道的人,至少我们也应该知道在纷繁的世界当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现实的表象所迷惑,不让自己沉沦在声色物利当中无法自拔,相反,要让自己拥有像水一般柔善的心灵,磨砺像磐石一般坚定的意志,做个懂得安静思考的人,能够浸润于风雨晨曦中,听到大地的呼吸,感受到自然的脉搏,有悲悯的情怀,有面对苦难的勇气,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泰然自若,从容淡定,珍爱生命,珍惜温情,播散和谐,不枉人生这一遭。

续读:

越来越多的资料进一步印证了《道德经》的国际化问题。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道德经》的外文译本已有近500种,涉及三十余种语言。在日本,圣德太子(公元574-622年)所撰《三经义疏》已明确征引《道德经》,由此可知,《道德经》传入日本不晚于隋朝(公元581-618年)。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应东天竺童子王之请,玄奘法师于次年译《道德经》为梵文。《道德经》是16世纪西方传教士来中国后开始传向西方世界的。

目前所知较早的传本是比利时传教士卫方济(公元1651-1729年)的拉丁文译本,1842年儒莲在巴黎出版了法文译本,1870年维克多·斯特劳斯的德文译本问世,1884年伦敦出版的巴尔福《道书》则是较早的英文译本,1898年美国芝加哥出版的保罗·卡鲁斯的译本可以说是一个质量较好的英译本……

事实上,不少近代西方的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大科学家,如伏尔泰、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叔本华、罗素、海德格尔、托尔斯泰、爱因斯坦、李约瑟等,都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并对老子思想或道家道教文化有很高的评价。德国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说:“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性——叫做‘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说:“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说:“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这些树根今天仍然生机勃勃。”……前些年,美国《时代》周刊推选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十位作家,老子名列第一,这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老子思想的普世意义。可惜的是,这些事实国人多有不知,或是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