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东北三省一夜之间沦入日寇之手,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大的灾难即将来临。尽管全面抗战尚未开始,但南方诸省的手工业已经遭受了灭顶之灾。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毛竹的主产地,浙赣闽三省长期以来都是中国造纸业最发达的地区。二十世纪初,中国的造纸业正处于手工向机械化转型的阶段,但直到九一八事变前夕,手工造纸的产量仍然高达七成。虽然这些纸的品质一般,连报纸都印刷不了,但农村地区对厕纸以及祭祀用纸的大量需求,还是勉强可以让从业者维持生计,而东北地区正是重要的目标市场。
然而东北沦陷之后,日本很快就在这里建立了造纸厂,工业纸逐步驱离了本地市面上的南方竹纸,并进一步南下闯入华北,传统手工纸的市场急剧萎缩,从业者很快便陷入亏损,数十万人因此从小资产阶级被迫转成了无产阶级。
(图片来自网络)
在造纸术这个领域,中国古代的手工业者可谓是全世界同行的老师。史料记载,东汉的蔡伦是纸的发明人,但实际上,不少证据也表明,西汉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纸,袁翰青先生经过考证,认为合理的诞生的过程是漂丝工艺启迪了造纸之术。
最早的纸张其实是蚕丝,是动物蛋白纤维,而非是植物纤维,这也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纸的部首会是“纟”。当然,蔡伦对于造纸而言也是功不可没,其最伟大的贡献也许就是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让纸张成了一种可以流行起来的“商品”。
汉朝衰落之后,朝鲜、日本这些近邻最先取经中原,学会了造纸术;唐朝时期,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吐蕃及东南亚地区也先后学会了造纸术。相传在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之后,阿拉伯人从几名战俘那里学会了造纸术,从此这一技术一路西去,12世纪时经由伊比利亚半岛进入欧洲大陆,而到了16世纪,又随着新大陆的殖民者们流传到了美洲。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地球是圆的,在经历了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之后,欧洲人在19世纪来到了中国,带来先进的造纸机与造纸理论,与曾经的老师“切磋”造纸之术。
毫无悬念,在造纸方面固步自封了千余年的老师,这一次败下阵来,除了宣纸等少数纸品更适合毛笔书写之外,其他方面劣势明显。于是,在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中,一些开明的地方总督大人们便引进了造纸机,学习西方技艺开始生产纸张。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对于近代化学几乎一窍不通的晚清工匠们,即便学会了如何操作造纸机,也并不能造出质量优异的纸张来。传统造纸业所使用的竹浆与石灰,并不怎么适用于这些机械,所以为了能将这些机器开动起来,这些洋务工厂只好从欧洲国家进口木浆、烧碱还有漂白剂等各种化学品。
说起来,纸的化学成分并不算复杂,主要其实就是纤维素,一种由葡萄糖串联起来的链状高分子。
在自然界中,纤维素可谓是最高产的有机物,粗粗估算下来,各类农作物、花草、海藻以及森林每年可以产生上百亿吨纤维素,称其为人类取之不尽的原材料库,怕是也不为过。
不过,各类植物生产出的纤维素并不纯净,而是和其他一些物质杂糅在一起,形成秸秆或是树干。对于植物而言,链状的纤维素就如同是钢筋一般,将它们支撑起来,屹立于风雨之中,高耸在岩石之上。不过,柔韧的纤维素也需要几个帮手提供刚性才能胜任,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叫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如果说纤维素是直钢筋,那么半纤维素就好比是各种钢筋弯头,至于木质素,就是富有粘合力的混凝土了,这样混合形成的秸秆,才像是构建高楼大厦的钢筋混凝土。
所以说,造纸的过程就如同是从坚硬的钢筋混凝土中剥离出直钢筋,再将它们堆积排列起来,扎成一块块钢筋网。显然,这并不那么容易实现。
(图片来自网络)
扮演“混凝土”的木质素,是造纸术中极难对付的大敌,在手工造纸时代,无论是抄纸法还是浇纸法,都必须通过浸泡、蒸煮、捶打的工艺,一点点地将木质素去除。
然而,木质素呈现黏胶状,仅通过水洗搓揉的方式,还是很难脱除干净,于是经过长期实践,古代中国人终于发现锅灰是个不错的清洗剂,只不过没人可以说清楚这其中的原理。
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这也很好理解。木质素主要是些多酚类物质,呈现酸性,而锅灰中含有不少碳酸钾,恰是碱性,可以将木质素中和,胶状的分子也就更容易溶到水中。
后来,随着石灰开采技术逐渐成熟,碱性更强的石灰粉取代了锅灰,成为造纸过程中更为常用的一种中和剂。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到了19世纪,西方的炼金术已成明日黄花,元素周期表出现了雏形,而经典酸碱理论也在这段时期建立了起来。欧洲人学会了生产氢氧化钠,这种被翻译为“烧碱”的物质,比起石灰中氢氧化钙而言,不仅碱性强,而且中和之后还不会产生沉淀,也就不会在纸张上形成污点。
然而近代化学对于造纸术的推动作用还不止于此。包括木质素在内的很多有机物都有颜色,这对于成品纸张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书写用纸,如果不够白,看起来可就不那么舒心了。
(图片来自网络)
古代人为了造出白纸,只好将造好的纸放在太阳下曝晒,利用紫外线的威力实现漂白。然而借助于化学知识,漂白就不那么困难了,只需要一点氯气,土黄色的纸张便可以很快就呈现雪白色。
不过氯气使用和运输都不怎么方便,因此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而来的次氯酸钠就派上了大用场,只是有一点,在使用次氯酸钠时,还需要来点硫酸进行酸化,这样漂白作用才更有效。当然,这背后的化学知识也并不难解释,次氯酸盐的漂白作用源于其强氧化性,而酸化过程正可以对此进行加强。
不过,即便有了这些新鲜的洋玩意儿,这些洋机器也只有吃下洋木浆,才能吐出“本土”的机制纸,这也令当时的纸工们颇为不解。其实,每一种植物打出的浆液,尽管主要成分类似,都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混合物,但纤维的长度等参数,对于造纸机的设计来说,就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了。
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对于当时国弱民贫的晚清政府来说,虽有能工巧匠也不能奈何分毫。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出现了针对竹浆设计的造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