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传统 > 正文

观音怎么从一个“男性”变成了“女性”?原来都是因为她!

观音作为我国非常典型的宗教神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其形象常被做成珍贵饰品,用来保佑佩戴者发财平安。不过真实的观音究竟是什么形象呢?流行最广的应该就是一个手持玉净瓶的女性形象,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按照佛教古籍的记载,释迦牟尼却称其为“善男子”,可见其原先并非是女子形象。

在《华严经》中也有相关描述称有“勇猛丈夫”外貌的观世音,在与诸位菩萨研讨佛道,既然称其为“勇猛丈夫”,自然不是描写女人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古籍中,也都曾提到过,观音原本应该是男性形象才对(我曾经在《观音菩萨究竟是佛门中人,还是道教出身?究竟是女儿身还是男儿身》一文中简单描述过其出身跟到底是女儿身还是男儿身,各位朋友如果有兴致可以看看)。

可是自从唐朝开始,观世音的形象便趋向于女性化,无论是民间画像还是寺庙建筑的观世音,基本都是女儿身。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种变化呢?原因其实出在一位皇后的身上,她叫沈婺华,是陈朝后主的皇后,也是该朝的最后一位皇后,据说其出身不凡,父亲身居高位,母亲是皇室公主,其夫君则是当朝的皇位继承人,严格的说起来他们之间多少还有些血缘关系。

为了政治利益,沈婺华被前任皇帝赐婚给了陈朝后主,摇身一变成了太子妃,等到陈朝后主登基之后,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正牌皇后。不过既然两人是因为政治才结婚在一起的,没有感情的婚姻关系注定不会幸福,事实上两人之间没有多少依恋,更多的只有冷淡和敷衍。

沈婺华其实也是个大家闺秀,冰雪聪明,博览群书,对文学非常在行,是个典型的才女,也正是因此,她不同于那些凭借撒娇、献媚的女孩,不可以的去求宠,生活上也非常简朴,衣着简单而不华丽,陈朝后主因此对她没有一点兴趣。

后来有位张贵妃进入皇宫之中,迅速将陈朝后主的大部分精力夺了过去,受其美色所迷惑,他很少与自己的正牌皇后接触,而且沉醉在温柔乡的他,格外的宠爱张贵妃,几乎能够满足她的所有愿望。不过对于沈婺华来说,这并没有对她产生太大影响,依旧在钻研文学,另一方面她还通过接触佛学,用以充实自己。

可是眼见着陈朝后主荒废朝政的情况愈发严重,使得臣不为臣事,肆无忌惮的迫害天下百姓,她不得不出面劝谏,几次之后非但没有取得多少成效,反而引来了陈朝后主的怒火。当时他甚至就想要将沈婺华的后位废掉,然后将张贵妃扶正,不过因为军情紧急,他担心此举扰乱军心而没有施行。

后来陈朝被隋朝覆灭,陈朝后主与沈婺华作为亡国的帝后被压到了长安城,后来又辗转被送到了洛阳。十五年后,陈朝后主病逝,而她则非常悲切的为其写了悼文,此举甚至将被称为暴君的隋炀帝都感动了,后来专门特许她,凡是外出巡幸的时候,都让她在一旁随行。

在隋炀帝死后,她一介弱女子,身在战乱中,除却感叹命运之外,她无能为力,走投无路之下决定削发为尼,其名便是“观音”。隋末起义之时,各路部队都很缺手下,一些丧心病狂的起义军甚至开始强征老人、妇孺参军,这是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可大部分人对此也无能为力。

因为不想让他们白白送死,有人便冲到尼姑庙中向“观音”寻求帮助,她当即布下计谋,安排这一千余人迅速逃离,接着又假扮天神,将那些冲上来的官兵拦在了半路上。而她也知道自己在此地基本无法立足了,立即动身前往白云庵隐居修炼。当初受其恩惠的百姓后来散布到了全国的各个地方,他们感其恩德,便为其画像,供奉她。

她的名声流传的越来越广,后来甚至那作为一国之君的唐太宗也听说了此事,不仅专门去探望她,还命人用极高的待遇将其接到了长安。而白云庵作为其修炼得道之所,被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庵”。 沈婺华的一生,曾接触过三位君主,见证了两大王朝的消亡,此后遇到再不寻常的事,她也能够淡然处理。

正是因为这位曾当过皇后的尼姑婆婆,观音的男性形象,才迅速的转变成了女儿身,她身上汇集的更多地其实并非是阶级文化,其身上博学、善良、端庄等等形象更像是其她女性,在她身上体现出来的不朽化身。

经过一步步的修炼,她终于成就正果,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当然这只是根据后人的记载猜测,对于观音如何从一个男性的形象一步步演变成女性的形象众说纷纭)。

文|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