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实践,创造了非常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的《周易》留给了后辈无穷的智慧。
而《周易》中的阴阳五行和天干地支分别指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人民通过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而建立的哲学思想观念。
阴阳:阴阳学把宇宙万物分为阴和阳两大类,认为世界运动在于阴阳两气的转换。
阴阳的划分规律是:凡是明亮的、快的、外面的、热的、刚强的、单数的属阳;
凡是阴暗的、慢的、里面的、寒的、柔弱的、双数的属阴。
古人认为阴阳两种属性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此消彼长,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换。
五行:五行学说认为客观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的元素构成,五行之间相克相生。
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总原则。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我们古代人民用来记录年、月、日、时的符号。
天干有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构成了六十甲,用来纪年月日时的。
对于阴阳五行和天干地支,你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