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传统 > 正文

湾区金融大咖说丨独家对话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历久弥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丽娜 香港报道

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的前景笼罩下,金融市场首当其冲。

香港亦不能独善其身。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香港IPO市场集资额246亿港元,同比下跌65%。同时,不少投资者离场观望,二级市场成交量持续下滑,日均成交量由去年的1250亿港元,降至今年约1056亿港元。

这一连串数据引发了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衰退的言论。

对此,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的独家专访中作出了正面回应:“香港作为一个小型经济体,我们的资本市场的确反映了全球经济的趋势变化,包括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利率高企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等。但总体来说,在过去不同的经济周期,香港整个资本市场、金融市场都展现了极大的韧性,从而成功地穿越了不同的经济周期。”

一直以来,香港这座以金融市场为其命脉的城市,历经多次市场动荡起伏的风雨洗礼。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香港金融市场都能安然度过,屡次在危机中找寻到新的机遇。

在许正宇看来,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作为金融中心,凸显其国际性、综合性、成长性,“从来没有变过,而且在新时代面对这些新的世界趋势,在某程度上(这些特质)是更加彰显了。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景,我是非常乐观的。”

事实胜于雄辩。截至今年10月底,港股市场的总市值达到30.8万亿港元,同比增长17%。尽管现货股票交易及IPO集资额受短期市场波动所拖累,但由于资本市场波动加大,交易所买卖基金(ETF)、衍生产品市场均逆市增长。今年前十个月,交易所买卖基金日均成交金额达116亿港元,同比增长25%。衍生产品市场方面,同期日均成交合约张数总额超过135万张,同比增长7%。

至于市场高度关注的IPO市场复苏前景,毕马威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10月10日,正在“排队”的港股IPO已经超过110家。报告强调道,香港IPO市场在长期发展中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具备了良好的法律体系、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和专业化的金融服务,这些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上市环境。按照目前情况来看,香港有望在2023年年底重返全球IPO五甲。

金融市场受三重打击

《21世纪》:疫情复常之后,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明朗,迭加地缘政治的影响,香港金融市场的表现不及预期,在网上也出现了一些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衰退的言论,对此您有何回应?

许正宇:香港作为一个很小的经济体,我们的经济或资本市场也反映了全球的部分经济变化。第一,就是全球经济的放缓。第二是利率,(美元)在以后的持续一段时间内会维持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第三,受地缘政治的影响,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全球趋势。

但是,总体来说,过去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不管是香港的资本市场还是金融市场,都展现了非常大的韧性,并且,在不同的经济周期,我们都展现了历经锻炼的能力,过去一直所说的我们金融中心的特点,包括国际性、综合性,以及成长性,其实是从来没变过的。而且,在新时代面对这些新的世界趋势,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愈发加强了,是更加彰显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作为我们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景,我是非常乐观的。

《21世纪》:从一些数据来看,香港今年的金融市场的确比较困难,无论是新股市场IPO(首次公开募股)的集资额还是二级市场成交的流动性,以及楼市的价格也在持续下跌。在您看来,这是否只是您刚提到的受经济周期影响而造成的一个短期波动?

许正宇: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跟其它地区的经济体一样,都不可避免地受全球的政经因素影响,比如刚才介绍的各地区经济放缓,利率在一段时间里高企,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

回顾我们过去的表现,在IPO或者是在个别产品的交易方面,可能受到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是其它方面也展现了我们在金融市场方面应对这些变化的能力,比如我们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市场在过去一段时间,每天成交量上涨大约25%,而且我们的衍生品交易相对之前也上涨了5%左右。

从中可以看出,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家对于不同的产品,尤其是ETF这样买的不是个股,而是一个篮子的股票,以及衍生产品这样的风险管理工具,在世界相对来说不确定的情况下,其实有很大的需求。

所以,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我们的能力就是在不同的时代,或者说是在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变化,有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一方面配合当时社会的经济需求,并且保持我们的金融稳定。

多管齐下优化基础设施

《21世纪》:您提到金融市场的表现是跟整个宏观经济的周期是密切相关的,市场可能现在比较关注香港的金融市场或者资本市场的复苏取决于什么样的因素,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曙光或者见底反弹的迹象?

许正宇:其实在最近的(特区政府)施政报告里面,针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有一系列措施,在短期内股票交易印花税下调,回到了几年前的水平。今年年底之前,对于我们一些市场的数据,尤其是降低股票市场的数据服务价格,让投资者能够在相对来说成本更加低的情况下,拿到我们股票市场的数据来做投资决定。明年年初,我们会针对创业板的改革,落实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恢复创业板的转板机制,同时让一些以研发为主的企业也能够用额外的渠道在我们创业板上市。明年的第二季度,我们也会对于现在股票市场里面的价差有一个全面的检讨,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股票价格变化更好地反应公司和市场对于未来的预期。这一系列措施其实对于我们股票市场都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当然,经济有周期,而且经济的发展也受各种宏观因素影响,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看到基本面。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我们的国际性、综合性、增长性,其实从来没变过,而且是越来越强。比如,在国际性这一方面,目前来说,全球前100家的银行超过70家在香港落户,作为一个综合型的国际金融中心,我们不仅有银行,也有其它包括保险等金融机构。现在全球最大的20家保险公司,超过一半也在香港落户。

过去我们一直说,香港是一个联通内地还有海外投融资者的门户角色。今年以来我们的债券通北向交易的平均每日交易额突破400亿元人民币。在人民币这一方面,因为现在人民币的利息相对美元来说要低很多,所以很多不同机构,无论是政府,包括内地的深圳、海南省政府等,还是一些企业,都选择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增长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说在过去7年,香港作为亚洲机构发行面向国际投资者的债券在全地区排名第一,超过全地区份额的1/3。除了股票市场以外,我们债券市场展现了非常强的活力和生命力,而且配合了国家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我们也一直在推动人民币债券的发行,所以在国际性方面我觉得是非常明显的。

另外一方面的优势就是我们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金融中心,除了银行和保险,现在越来越重要的就是财富管理。现在香港管理的资产总额将近4万亿美元,几乎是我们GDP的12 -13倍左右。在香港设点的财富管理的受监管的机构增长了5%。同时最近报告表明,大家都认可香港作为一个财富管理中心,业务中心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而且非常看好,预计在两年后,即2025年,香港会成为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业务中心,譬如过去三个季度,资金流入我们财富管理市场的体量,比之前的三个季度上涨了三倍,正是体现了香港作为一个综合性金融中心的角色。

第三,在增长性方面,我们要看到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是跟世界大潮流互相配合,而且要抓住这些大潮流给我们带来的机遇。第一个机遇就是绿色金融,其实除了政府以外,我们很多机构,包括企业银行,他们都发行绿色债券,而且门类特别多,已经超过了800亿美元,这在全亚洲也是领先的。香港作为一个增长型的金融中心,我们要把握好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的机遇。另一个增长型相关的大趋势就是创新,体现在金融市场这一方面就是在明年初改革创业板时,特地为专门做研发的中小企业提供另一条路径来香港的创业板上市,这个也是继我们2018年让一些生物科技企业来我们主板上市,以及较早前我们让五大类的一些专精科技公司在我们主板上市之后第三轮的改革,希望通过上市制度的优化,让我们的资本市场能够更好地去反映整个世界追求创新的趋势。

除了这两方面外,我认为另外一方面就是金融科技。现在香港已经有超过1000家的金融科技企业,我们希望金融科技的概念能够有所延伸,不仅是在金融科技层面,而且能够跟绿色联系在一起,就是所谓的Green FinTech(绿色金融科技)。我们明年会推出几个大项目,包括针对绿色金融科技的初创企业,会有一个资助计划。所以,总的来说,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它的国际性、综合性还有增长性,是从来没变过的,而且以后只会越来越强。

三大制度优势

《21世纪》:您从这三个维度非常详细地介绍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韧性。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里面,它能够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能够抓住其中的机遇,它背后也有一些制度性的因素。请您从这个角度分析一下,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能够成功的原因。

许正宇:我们的一大制度优势一定是“一国两制”。因为在“一国两制”之下,我们背靠祖国,面向世界。也出于这个原因,我们能够成为一个联通中外资本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国际上任何一个其它金融中心都无法比拟的。所以,这是我们的根,我们也必须进一步巩固、进一步发扬。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制度优势,就是我们在“一国两制”之下的法律和商业模式。因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国际商贸中心,有非常深厚的国际联系,充分了解包括法律、商业以及金融在内的国际游戏规则,让国际投资者能够通过香港来完成他们非常熟悉的一些运作和操作。具体来说,比如我们过去一系列的联通项目,包括股票通、债券通、ETF通,还有北向的债券通里的互换通等,都体现了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第三个制度优势,除了“一国两制”和国际性,就是我们的人才。通过一直以来的积累,香港作为一个金融专业服务人才库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不同的机构,无论是国际性的还是区域性的,在香港设点都能很容易找到他们想要的人才来发展业务。比如,现在海外母公司在香港设立分公司的机构就有接近1万家。这接近1万家选择香港是有原因的,包括我们低税率的制度、非常高效的行政体系,以及我们的人才优势。所以,“一国两制”、法律及商业运行模式,以及人才优势这三方面,我认为就是我们根本发展的一个主要的优势。

《21世纪》:您刚才提到,特区政府做了大量工作,陆续推出了很多新的举措和改革。但是现在比如您刚提到的创业板,或者是IPO上市改革,从市场或者大众的感官来看,它的成效不如之前的“同股不同权”或者是前几年大刀阔斧的改革那么显著。您认为港交所的定位或者是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是什么样的多层次发展?

许正宇:我们推出的这些改革和政策延续了很多一直以来成功的元素。香港作为一个联通中外资本的国际金融中心,我们怎样能够更好地把握新的世界潮流,如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如何能够抓住这些机遇,更大范围、更好地发展我们的金融市场。这些工作其实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而且,任何政策措施都需要一定的宏观环境配合,我们现在毕竟还面临比如(全球)利率的变化、全球经济的变化、还有政经形势的变化,这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我们改革的一些不同情况。但无论如何,我们的国际性、增长性、综合性,以及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过去没变,以后也只会更加彰显。

用好多边机构,巩固双边关系

《21世纪》:大家经常会把香港跟新加坡的金融市场发展做比较,尤其在疫情后,新加坡在财富管理、家族办公室等方面的增速也大有迎头赶上的势头。特区政府是否感受到压力?波士顿咨询的报告显示,2022年之后,在家族办公室、财富管理等方面的增速上,新加坡是超过了香港的,对此特区政府持何取态,有何应对?

许正宇:其实,我们的压力从来不是外部的,而是我们自己施加的。因为香港在国家的支持之下其实有很多优势,而我们的责任就是更好地发挥这些优势,更好地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做贡献。从这个角度看,其实刚才你介绍的 BCG report(波士顿咨询报告),除了讨论了我们过去的发展,它还预计我们在两年后会成为全球最大的资产财富管理业务中心。

而且,换一个角度看,香港目前(在不同市场)的排名都是在前列的。债券市场上,过去7年我们是亚洲机构面向国际发行债券的第一,而且我们现在是全亚洲第一大对冲基金枢纽,也是亚洲第二大、仅次于中国内地的私募基金枢纽。所以我们方方面面的优势在亚洲地区甚至在全球都是非常明显的。在财富管理方面,我们财富管理的资产总额是4万亿美元,远超于目前亚洲甚至世界不同地区。我们目前股票市场的市值,大约也是4万亿美元,相对去年也有所增长。

所以,当全球宏观因素不断变化时,只要我们持续深耕我们的优势,并且落实我们应该做的改革和措施。我对香港未来金融中心的地位非常乐观。

《21世纪》:特区政府这一段时间密集出访东盟、中东等地,相关的交流活动也很多。这是不是未来重点开拓的新市场?这对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定位是否在未来会有一些新的衍生或是内涵的拓展?

许正宇:其实,市场推广和发展是永不止步的。过去,我们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很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动创新型企业在香港上市,并吸引全球投资者。现在,我们也积极推动中东、东南亚等地区的新上市公司和不同投资者群体参与我们的市场。这项工作从来没停过,以后只会加强。

比如,12月我将出访越南和老挝。一方面,越南过去在经济表现上相对正面,而老挝会在明年接任印度尼西亚成为ASEAN(东南亚国家联盟)的主席国。我们希望在短期内能够先到场,多交一些朋友,同时多让他们了解香港的优势能够如何服务这些国家的需求。而且,从另外一方面看,我们的家族办公室、金融科技合作等金融服务板块,其实恰好是包括东南亚和中东等很多地区所需要的。为了配合推动塑造作为家族办公室枢纽的角色,我们今年3月份就发了一个宣言,针对香港吸引海内外家族办公室,有8项新政,包括已实施的税务豁免、短期内将宣布的资本移民计划详情、以及已成立的财富传承学院,希望为富二、三代提供管理财富,设立追求,不单是财务回报,还有社会回报,比如慈善或者绿色投资方面的知识,以及能力的提升。

还有创新,或者说吸引更多机构用好香港已有的创新方案,比如我们目前数家虚拟银行都已在东南亚有所发展。现在香港已经有超过1000家金融科技企业,而且都是和世界联通的。香港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国际水平的解决方案,所以我相信这都会持续吸引不同的人、不同的机构来香港来参与这个市场,并且使用我们的服务。

《21世纪》:我们现在这个时间节点面临哪些挑战?比如以前香港可能享受了全球化的时代红利,而现在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我们如何迎接这个新的挑战,如何继续巩固我们的地位?

许正宇:第一,面对现在全球的不确定性,包括政经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以及利率高企的情况,我们必须守住底线,比如金融市场的运行工作必须保证能够持续。所以,我们和监管机构也一直全天候监察市场,确保相关的交易结算的元素都能顺畅运作,从而确保我们作为金融中心能够顺利运行,这是一个底线。

第二,过去多边机构和全球化红利对于经济带来了好处,但是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除了用好这些多边机构,也要多巩固双边关系。希望除了在多边框架里工作,也要深化双边关系的工作。希望通过多“走出去”且多把客人“请进来”,让大家能够更加了解香港的金融、市场,以及专业服务的优势,更好地巩固我们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和经贸中心的地位。所以,这方面我们以后必须要多做工作,而且要加强。比如我们现在也在积极推动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签署双边避免双重征税协议,我们明年1月会和克罗地亚签署这个协议,在明年9月我们也将承办“一带一路”地区税收征管机构的国际论坛。这正是希望通过多边和双边关系合作并行从而扩大香港的软实力,推动我们作为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见习记者 张伟泽,实习生杨梓昊 植蕴诗 刘雅莉对本文亦有贡献)

策划:于晓娜

记者: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