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易经术数 > 正文

普通人怎么分辨公历、农历、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关系?

谢谢邀答。

公历就是阳历,农历就是阴历。这是最一般的区分。

公历比较简单,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制订的,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个闰年。按照这一天数,划分为12个月,其中有7个月有31天,4个月有30天,再有一个月即2月为28天,但到闰年时的2月,增加1天,为29天。

地球24小时转一圈为一日,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2日,这个时间被称为回归年。公历年一年按365天计算,每年就少了0.2422天。因此,400年中需置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加上一天全年366天。这样经过3333年才有一天的误差。 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

公历又称西历,世界通用,我国自辛亥革命起开始采用,因此又称新历。

从上述情况看,月的划分,每月时间的天数,平年、闰年以及各种调差,是一种数学处理,都是为了保证公历年的计算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最终一致,不出差错。

农历则比较复杂。农历又称夏历、旧历、古历,旧历、古历与新历对应,好理解。为什么叫夏历,我未查到解释。日常人们将农历称为阴历,是与阳历对应。

实际上农历包括了阳历与阴历。并不仅像通常所说的阴历那样简单。

农历中的阴历按朔望月计算,朔为月黑,完全不可见,望为满月,月黑月圆为一月。以朔日为初一,计到下一个朔日前止。每一个朔日,太阳和月亮,都在东方升起。冬至日所在月,计为11月。

月有大月与小月之分,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以此和朔望月的时间接近。由于每个月的平均天数只有29.53059天,12个月不足一个整年,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增加一个闰月补差。

冬至日至次年冬季日为一年。

每月的第一个节气为日“节气”,第二个节气日为“中气”,“节气”与“中气”的时间,各间隔15天,“节气”“中气”交替出现,现统称为节气,全年共24个。这个节气的时间,反映的是太阳历即阳历的时间,所以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前后相差也就一两天。

问题中问到几者之间的关系。现以公历与农历说,公历是以确定年的天数,再来划分月的,这个月,没有考虑月的朔望关系,农历是以月的朔望计月,再以月计年,不足时补闰月。但二十四节气,又以太阳历计算。两者在计年上殊途同归,但农历是以朔望月计月的,与大自然的变化节律一致,多了一重含义。

此题是我参考了百度百科上的许多资料写的。原来也不大懂,这次算学习了。历法中涉及许多复杂算法,答题中就不涉及了。对我或对普通人而言,对此,知道个大概也就行了。如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