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解卦和蹇卦是一组对卦。蹇的卦象是山上有水;翻转过来以后,就变成上雷下雨的解卦。蹇是一种极端困难的局面,那么如何来化解这种不利的局面呢?这就是解卦要解决的问题。
解卦的卦辞是: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彖传》的解读是:
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
《彖传》首先解读卦象,下坎为险,上震为动。遇到困难的局面,首先要像蹇卦揭示的那样,停下脚步,思考解脱的办法,等待解脱的时机。但停下和等待不是目的,停下和等待是一种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必须采取行动,才能化解危机。而解就是等来的机会。机会到来以后,通过积极的应对,用相机而动的方式,从险中摆脱出来,这就是“险以动,动而免乎险”。
关于“利西南”,在蹇卦当中也出现过。按照后天八卦的方位,西南是坤的位置,而坤的卦象之一是顺,所以,西南方向是解决危机的正确方向。蹇卦的原话是“利西南,不利东北”,而解卦只有“利西南”,省略了“不利东北”。《彖传》在这里,还有不同的解读,因为坤的卦象之一是众,所以,《彖传》说:“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往西南方向,会得到更多人的帮助。
“利西南”之后,卦辞接下来说:“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这里讲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所往”,一种是“有所往”。各自的对策是“其来复”和“夙”。
意思是:如无所往,就回到原处;如有所往,应该早一点采取行动。这两种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的不同策略,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都是“吉”。
而《彖传》解释说,“其来复”之所以吉,原因是“乃得中也”。九二在内卦中位,而和它相应的六五在外卦的中位,往返都有应,所以是“乃得中也”。
而“有攸往夙吉”,原因是“往有功也”。从险境中摆脱出来,越快越好,越快越容易取得成功。
所以,如果遇到危险的情况,要么待在原地看清局面,要么快速采取行动,摆脱困境。如果机会出现,还不早做决断,很可能就会错失良机。
《彖传》最后说:“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
“雷雨作”,是回到了解卦的基本卦象。解卦上震下坎,震为雷,坎为水。而水有不同的存在状态。比如屯卦是上坎下震,所以是“云雷屯”。云在天上还没有下降为雨,所以,这时候水的存在状态是云。而雷的势力不断壮大,电闪雷鸣之后,云变成雨,从天上降到地面,这时候水的存在状态就是雨。所以解卦是“雷雨作”。
我们前面说过,解和蹇是一组对卦,解是针对蹇的解决办法。蹇字,来源于寒,是天地凝结造成了不利局面,而天地凝结之后的化解方式就是解卦的“雷雨作”。
《系辞传》中说:“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说的就是这种场面。通过雷和雨的感应,天地之间开始化生生命,因此大地之上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生命世界。而这个生命世界的化生,就是以“百果草木皆甲坼”为表现。百果草木的种子纷纷破壳而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即将出现。
蹇、解两卦同样都有坎水。蹇内卦为艮,艮是止,水因为寒冷而停止运动,成为一种凝结状态。凝结则不通,所以,局面打不开,很艰难。怎么办?要借助于热,借助于动,才会改变这种局面。解卦外卦为震,震是初始的阳气,所具备的主要特征就是动。内为坎水,起初被蹇卦的艮止冻结。但到了解卦,震雷震动于外,雷雨交加,冻结的局面就会被化解。
比如在中医中,就有对《周易》的活用。有许多病症,中医认为都是不通造成的。不通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寒凝造成的不通。类似于“蹇卦”的状态。中医根据这种情况,用温阳的办法提升阳气,让阳气动起来,也就是解卦的方式,用震雷激发凝水,把寒凝的地方打通,问题就解决了。医圣张仲景有一部重要的中医典籍,叫做《伤寒论》,针对的就是寒症。相当于针对于“蹇卦”的“解卦”。
《彖传》最后的“解之时大矣哉”,是《彖传》解读时机的固定句式,强调的还是时机。
蹇卦《象传》提供给我们的智慧是“反身修德”。但在解卦,以《彖传》为例,则又给我们提供了完全不同的智慧。
解卦的卦象,是险在内,而动在外,象征着用动的方式,已经脱离了险境。不过,这是与蹇卦的先止于险前的策略是相关联的。
蹇卦止于险前,这个止不是目的,这个止是为了蓄力,为了观察和思考,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等待解决问题的时机。一旦时机出现,那么,就必须像解卦的卦象所揭示的那样,迅速采取行动,通过及时的行动,从险境当中脱离出来。一旦错过机会,恐怕就难以逃脱险境了。
在生活当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艰难的局面,甚至于险境。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首先不能意气用事,而是停下来做冷静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时机。当时机一旦出现,因为预先有充足的思考和准备,就可以果断采取行动,千万不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否则错过了最佳时机,就会遗患无穷。
停下来思考是前提,但如果只是停留在思考,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所以在恰当的时机采取行动,才是脱离险境最关键的一步。正如老子所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前者的静,是为了让浑水变成清水,以便于观察;后者的动,是为了打破凝住的僵局,获得生机。
下一篇
命运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