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传统 > 正文

拥有多少力量,才能让我们远离平庸之恶——《反抗平庸之恶》引

《反抗平庸之恶》一书中,提到一位殉难的波兰神父:考玻(又译为:科尔贝)。

仅仅一个名字,却让人免不了去探究背后的故事:

二战期间,德国闪击波兰,大肆屠杀。

考玻所在的修道院收留了几百名难民,其中有不少犹太人。考玻因私藏犹太人被德军抓获,三个月后被释放,并被警告不准再犯。

面对难民们的祈求,考玻忍不住再次出手。他不仅帮助难民寻找庇护所,还在报纸上猛烈批评德国人非人的行径。

1941年2月,考玻被盖世太保抓捕,送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囚犯编号16670。

不久,有3个人从集中营逃跑,德国人恼羞成怒,随机挑出10个人决定处死。当一个人高喊“我有妻子,还有孩子!”时,考玻毅然决定顶替这个人去死。

死后,他被称为“奥斯维辛的圣人”。

有人用凡人之躯,做了神明之事,让我们得以窥见“神迹”。

考玻的故事,让我们联想到汉娜·阿伦特提出的思考:教皇作为“上帝的代言人”,在二战中没有谴责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毁灭,阿伦特更如实指出“犹太委员会”的劣迹:那些犹太领袖和纳粹合作,造成更多犹太人的死亡。

这就是阿伦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中提出的“平庸之恶”( evil),此书一出版就遭遇了狂轰滥炸式的批评。

图片

这本《反抗平庸之恶》,是阿伦特的学生将其对艾希曼事件的回应及 “判断理论”的相关演讲稿、讲座进行整理后发表的论文集。

我想从以下三个层次分享这本书的阅读体验:

01、第一层次:人性与制度

02、第二层次:良知与法律

03、第三层次:立场与判断

01、第一层次:人性与制度

电影《朗读者》中,Hanna是集中营雇佣的一名女看守。她受命挑选女囚犯去受死,她从未怀疑、更没有挑战过这个命令的合理性。当关押犹太人的教堂起火,她考虑的是“如何维持秩序、防止囚犯逃跑”,而不是开门救命。在她看来,她只是做了一份工作而已,与犯罪毫不相干。

是什么,让一个喜爱文学的人,面对屠杀如此冷漠?

是什么,导致一个女人成了法西斯手中的杀人工具?

是什么,致使她将服从命令看得高于尊重人的生命?

图片

如果说Hanna是纳粹杀人机器上的螺丝钉,那么艾希曼则是那个尽忠职守的齿轮。

图片

前纳粹高官阿道夫·艾希曼,把上百万犹太人送进了毒气室。可他在耶路撒冷受审时再三强调,从未做过任何自主行为,他做的只是“遵循命令”。

在种族屠杀中犯下弥天大罪,而动机却是极平常的服从命令。

图片

所以阿伦特才说:“世界上最极端的恶,是无名之辈所犯,行恶之人无动机,无信念,也非心怀恶念或以恶为志,他们只是拒绝当人,我将这种表现称作'恶的平庸性’。”

阿伦特认为,艾希曼是极权之恶的典型,这个制度可以把一个温良谦恭的普通人变成恶魔,一个循规蹈矩的官员变成猛兽。

奥斯维辛是为屠杀而建立的,这种屠杀活动由掌握政策的人制定,他们就是要排除所有个体的自发性。

这种体制把人变为管理机器中的纯粹零件,并由此把人异化、非人化,它能让人泯灭良知和判断力。它激发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并且还让这些人不觉得自己是恶的。

人性的底线,在极权的利刃冲击下,被肢解、阉割和粉碎。刀锋所及,人间变为荒原。

为什么人们无法形成对体制的认识和反省?——缺乏思考。

图片

阿伦特说:“思考的表现不是渊博的知识,而是一种区分对错的能力。我希望思考能带给人力量,在紧要关头避免惨剧的发生。”

法国哲学家加缪也有同样的分析:“杀人凶犯的灵魂是盲目的,如果没有真知灼见,也就没有真正的善良和崇高的仁爱。”

没有思考或者没有能力思考,容易成为服从权威的傀儡,让无辜者沦为牺牲品。

现实中不乏其人:城管没收老奶奶的三轮车,老奶奶哭天抢地护着自己的东西,城管用手抓住老人的胳膊让她无力反抗,待收完东西装车走人,老奶奶以头撞车,城管反而把手松开不管了。奶奶最后鲜血满面倒在地上,城管扬长而去。

02、第二层次:良知与法律

纽伦堡审判时有六条国际法原则,原则四表明,个人不能因外界的压力免责:“依据政府或其上级命令行事的人,假如他能够进行道德选择的话,不能免除其国际法上的责任。”

“道德选择”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层次。

图片

在《论道德哲学的若干问题》一节中,阿伦特提出:道德行为与服从任何外部给出的法律没有任何关系。

道德行为不是出于“你应该怎样、你不应该怎样”,而是出于良知,即一种让内在自我不存在矛盾的道德情感——“与自己和睦相处”。

她从自我反思及良知的彰显来阐述人的道德性,这可以说是她关于道德的核心思想。

良知来自于思考,来自于自我反思并与内在的另一个我交流,并达到和谐,即苏格拉底所说“宁可与他人失和,也不愿意自己失和”。

思考酝酿了良知。

反过来,没有良知的人不会去思考,也根本不会知道自己心中还有另一个我。

你可能必须服从命令去开枪,但良知让你将枪口抬高一寸。

有良知的人,内心不能自洽是十分痛苦的,极端情况下会选择结束生命。

总能联想到那些年,一些人,和一些事。

想起康德那句震撼人心的墓志铭:“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道德是最高的境界,法律是最低的要求。

法律是人的底线而不是最大共识。

当法律和良知冲突的时候,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当我们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时候,这是符合道德的。——东西方哲学在这里殊途同归了。

03、第三层次:立场与判断

阿伦特提出的“平庸之恶”,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阿伦特本人也由此遭遇巨大的舆论围攻甚至恐吓威胁,周围的朋友也有诸多不解,即便如此,她依然坚守着独立思考和真实表达。

《反抗平庸之恶》收录了阿伦特对“平庸之恶”的回应,书中深入探讨了与平庸之恶相关的政治与道德问题。

我们常常被情绪遮蔽了双眼,丧失了公正,偏差了行动。

图片

阿伦特没有因为自己被纳粹迫害逃离德国,而被一己情感所蒙蔽,没有深陷到正义复仇的情绪中,她超越了这样的情感,同时也超越了胜利者这一身份,她用悲悯的,属于人类本身的视角,还原了自己的思考。

正如她在《审判奥斯维辛》一节中所说:“一个彻底屈服于情绪的人,他的人性中还能留下什么?”

如果我们一切东西都是出自于自己的本位,就很有可能丧失公正。丧失公正,就缺乏理性判断,就不知道这事到底是对还是错,我们到底该支持还是该反对。

圆明园被毁后,雨果曾写道:“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如果说作为法国人的雨果对英法联军抢掠圆明园的责备让人敬佩,那汉娜阿伦特对“犹太委员会”的批评,更让人景仰。她跳出了受害者的立场,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思辨求真的精神,不是稀少,而是罕见。

图片

汉娜·阿伦特的独特,在于她在邪恶面前发现了平庸。

汉娜·阿伦特的独特,更在于作为犹太人的她,能从自己的种族和历史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努力从一个人类成员的角度去思考艾希曼一事。

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无国界无民族的。

04、结语

从极权制度下的思考缺失,到酝酿良知的自我反思,再到超脱本我的思想独立,三层递进,引领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深刻的探究。

图片

宗教人士,有舍己救人的考玻神父,也有静默无声的教皇庇护十二世;

作家学者,有雨果,有汉娜·阿伦特,有反对希特勒而被免职的哲学家保罗·蒂利希,也有阿伦特的老师、为纳粹摇旗的海德格尔;

普罗大众,有为救助犹太人倾家荡产的辛德勒,也有把杀人当工作毫无悔意的艾希曼。

有杰出之士,也不乏卑劣之徒。

勇敢和恐惧、善良和凶残、反抗和服从、义气和背叛……人性如此善恶交织。

“平庸之恶”,不仅仅是指向艾希曼一个人,不仅仅是屠杀犹太人的那些人,也不仅仅是当时的德国人,它还指向了当时道德堕落的整个欧洲社会,。

如果我们生逢其时,身处其中,会做何选择?:

因为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恶容忍、对恶视而不见、没有反抗念头,也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平庸之恶”。

有些书轻松愉悦,淋漓酣畅,让我们能莞尔一笑;

有些书深沉厚重,晦涩难懂,却让我们不断反思、不断内省、也不断地进步。

柔软又坚强,感性又理智,悲悯又客观的阿伦特,她的文字穿越时空,刺破虚伪,振聋发聩:关于生命,关于杀戮,关于人性……

让我们反观:我有多少力量,可以远离恶的平庸?我又如何获得这些力量?

读完书,自会有更广阔的注视,更深远的内省。

“阅读,最高的境界是'消化’,不是去消化自己所读到的内容,而是通过阅读,去消化那些已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人生内容。”

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