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教的发展过程里,哲学思想也渐渐露出了眉目。成书于商周之际的《易经》,是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汇聚的一部巨著,被尊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自问世起,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哲学、史学、文学、宗教、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
《易经》通过“八卦”表达内涵,而八卦又延伸为六十四卦。整个易经学术的核心,就只有这三个词:阴阳、五行、八卦。
阴阳。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即阴阳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形成“天人合一”,就是“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易·乾·文言》)”这里是“阴”,本义是云覆日;“阳”,本义是日出。人们看到昼夜、阴晴、寒暑、月蚀等现象中都包含有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于是加以抽象、概括为阴、阳。并将它们当作推动万物生成变化的两种基本元素,并支配万物。
“道”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原则是。而“道”,根据《易·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庄子·天下》云:“易以道阴阳。”可知,《周易》的中心即阐释阴阳之道。
道家根据“阴阳”,创建辩证法思想。它崇尚自然,追求事物的“阴阳”之和,认为在处理主客、物我关系时,均应“无为”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阴阳要协调。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在其著作《老子》第四十二章中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中的“道”就是指事物的本源,阴阳二气所形成的统一体。不过阴和阳之间不是简单的融合,而是相互交融而形成一种均衡的存在状态,万物就是在这种存在状态中一直衍生下去,永不停息,最终构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
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它们相互作用下而成为新的和谐体。接着老子用君主的谦称作为例子,引出了它施教的宗旨。老子认为所有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矛盾的双方相反相成,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融合、互相转化,因此其辩证处事原则可用“谦受益,满招损”来概括。
儒家根据“阴阳”,提出“中和”思想,还把它作为政治主张、伦理道德的理想模式。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也十分推崇“和”,将“和”作为儒家学说的总领,如“中庸之道”就脱胎于“阴阳”之和,换句话说,就是在“阴阳”之间找到契合点。当然,这也不是说“中庸之道”就是将“阴阳”孤立起来然后相加,而是要在变通中积极调节,孔子既将它纳入自己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还将“阴阳”辩证思想融入文化理念。《中庸》云:“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大意是很少能有人达到它,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及,只有把握好阴阳之间的尺度,做到适中、恰当才能实行长久的中庸。可见,在儒家学者看来,中庸不但是一种德行,而且是人生应该追求的一种崇高境界。当然,这样来塑造人,是对阴阳理论的理想化、人格化了。
法家则继承了“阴阳”的变数,并梳理出一套应对人间“变数(包括生老病死等)”的方法。吕不韦《吕氏春秋》一书中,对音乐艺术运用太极阴阳和谐辩证法进行评述,形成太极阴阳论;刘安《淮南子》对“阴阳”学说进行描述,认为之所以有无限存在和运动的源泉,是由于它包含着阴阳结构。
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就是“阴阳”思想,这也是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因此普遍存在诸子各家的思想中,也无时无刻不存在与我们的生活中。
五行。“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齐思和《中国史探究》中说:“吾国学术思想,受五行说之支配最深,大而政治、宗教、天文、舆地,细而堪舆、占卜,以至医药、战阵,莫不以五行说为之骨干。士大夫之所思维,常人之所信仰,莫能出乎五行说范围之外。”
“五行”一词的最早见载于《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甘誓》是夏启讨伐有扈氏时的誓词。文中“五行”一词,其真正含义已难以考察,应该是指五种应行之道,但是可以确定不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将五行确指为“金木水火土”的最早记载于《尚书·洪范》,“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说的是周武王十三年灭商后,商朝贵族箕子与周武王的对话,为西周初期的文字。这里的“五行”应该是指生活中常用的五种物质,且从其排列顺序看,还没相生相克的观念,应该属于早期原始朴素的五行概念。这里的“五行”,与五刑、五典、五服等一样,都是古人以五类来划分事物的方法之一。《尚书大传·洪范》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也云:“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也就是说“五行”和民众生活密切相关,民众才对五行有深入的了解,而后才发展成五行生克的理论。这就是“五行”学说起源之一的五材说。
还有四时说。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四时最早始见于《尚书·尧典》:日若稽古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蝎夷,日肠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折,鸟兽擎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苹。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刃,鸟沁毛毯。申命和叔,宅朔方,日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晶,以正仲冬。厥民腆,鸟件乱毛。帝日:咨!汝羲暨和,膏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据《尧典》,帝尧任命羲、和上人掌管天地,又任命其四子分管“春夏秋冬”四时。而天地之官的主要任务亦在于观测天象,以定时节,并根据四时节气,分派农事活动。不过,由于《尧典》的编写时间至今还难以确定,但我们也没有发现足够的材料证明其是假的,因此记载尧时通过观测天象大体规定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传说还是有价值的。而二分二至的大体确定,则是划分四时的天文依据。“五行相生学说”最早见于《管子》,该书中的《五行》《四时》《幼官》和《轻重己》都是论述五行学说的重要文献,只是各篇有出入。其中,《四时》载有一套五方与天象、四时、气候、五行、人体、政令、灾变相配的体系。木火金水分配春夏秋冬四季,东南西北四方,各主时三个月。土排在火之后,主中央,因此五行相生顺序出现了。土主时为一岁,“其德和平用均,中正无私,实辅四时,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吕氏春秋》《礼记·月令》《淮南子》进一步发展《管子·四时》的思想,形成一套能将天地万物囊入其中的庞大体系。
当然还有五方说。在甲骨文中,殷人将自己所在地域称作“中商”,而与“东土”、“南土”、“西土”、“北土”相并列,说明当时人们开始运用东南西北中五个概念来确定空间方位,又将四方风雨的气候变化和五个空间方向联系考察。
八卦。八卦表示天地阴阳二气在升降运动的消长进退过程中所发生的量变,而这不同的量变相互组合就会构成不同种类事物的质变, 如 (乾) 与(坤)、 (兑) 与 (艮)、 (离) 与 (坎)、 (震)与 (巽),如此八卦相错,其基因(阳爻阴爻)不断的选择组合,由三爻的八卦演变为六爻的六十四卦。其实,八卦符号是古代的一种语言,我们运用《易经》就相当于是把一种古代语言翻译为现代语言而已。
可见,阴阳是内容,五行是形式。阴阳相互转变,五行相生相克,体现中国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阴阳五行”哲学观逐渐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在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医学和武学等领域影响十分巨大。
实际上,从哲学方面讲,“阴阳五行”学说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但是,至汉朝自董仲舒提出“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学说后,“阴阳五行”学说就从哲学方面转换到其他领域了。如光武帝就将它阉割成了用儒家经典来算命卜卦的“谶纬之学”,并把所有谶言的解释权,全都收归官方。直到现在,你还会看见很多国人用“阴阳五行”卜卦算命,看风水、算福祸。
人们通过生辰八字以及五行分析,人的相貌,体型、性格啊、健康等等方面,乃至一生的荣辱祸福都和阴阳五行息息相关。这个时候的“阴阳五行”学说,已经偏离了科学的轨道。
上一篇
女生有富贵命的征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