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古文观止》,名篇《卖柑者言》,便出自刘伯温笔下。文章记录了一位杭州“卖柑者”,说他“善藏柑”的经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亦成为一句传世的经典名言。同时收录的刘伯温文章,尚有《司马季主论卜》,其思想和才华,亦可见诸文字之间了。
刘伯温剧照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刘基不出名,刘伯温则名满天下。
刘伯温自幼聪颖,天赋极高。从小好学深思,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此外,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潜心研究。他记忆力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文笔精彩,非同凡俗。14岁学读《春秋》,17岁师从名士郑复初。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进入仕途,但先后辞官,回青田隐居。
1360年,朱元璋两次邀请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出山。刘伯温深思熟虑,决定辅助朱元璋,并提出"时务十八策"。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改元“洪武”。刘伯温作为开国元勋,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伯温料事如神,深知“伴君如伴虎”,因此毅然选择激流勇退,于洪武四年(1371年)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
洪武六年(1373年),政敌胡惟庸指使别人诬告刘伯温,朱元璋听信诬告(其实,这只是史家说法,对刘基其人朱元璋本来就是不放心的)并剥夺其封禄。刘伯温非常惶恐,亲自回南京向朱元璋谢罪,并滞留南京不敢回,终于一病不起。洪武八年(1375年),刘伯温因病回家,不久忧愤而死,终年65岁,谥为“文成”。
刘伯温是一位谋略大师,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文人,流传于世的有《郁离子》10卷和《诚意伯文集》20卷。刘伯温死后,葬于浙江青田武阳夏山。1780年,胡惟庸垮台之后,朱元璋为刘伯温平了反,并赐刘氏家族金书铁券。
刘伯温曾被称为“活神仙”,他能“前晓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其中,有关《烧饼歌》,更被后人津津乐道。据说,刘伯温的《烧饼歌》,是一首甚为准确的预言。1368年的一天,朱元璋在内殿吃烧饼,只咬了一口,更听到内监报刘伯温进见。朱元璋想测试刘基,于是便以碗盖着只咬了一口的烧饼,问伯温:“先生心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伯温掐指一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朱元璋哈哈大笑。于是,引发了朱元璋与刘伯温的一段诗话。
(刘伯温和朱元璋剧照)
这个刘伯温,不仅预言了明清两朝的兴替,还说到了公元2000年后的中华民族之运势。据说,他成功预测了其后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综观刘伯温的预言,有一点是还没有应验的。据其之说,1981年1月21日出生的某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80后”吧,他可能是影响当代中国的另一位伟人。此说怎样,也只有刘伯温和老天爷知道了。不过,有一点,我是不怎么明白的。这位老兄,一直将“天机不可预泄”挂在嘴边,居然嘴无遮拦,不慎将天机泄了出来了呢?!
刘伯温还明事理、善做人。比如,他强调修德隐退。他说,胜天下之道在德;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得民心者得天下。他还说过很多的警句名言。比如:
善扑火者不迎其烟,善防水者不当其急。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
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海纳污然后成其大,君纳众然后保其荣。
愚人畏病而常病,智士防危而不危。
以杀止杀,圣人之不得已;以暴易暴,悍夫之无所成。
刘伯温深知朱元璋“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一退再退,最后连回家隐退都不敢了,干脆退到了朱元璋的脚下,以求自保。他对做人的道理,曾有过著名的“做人诀”,也算是至理名言。
刘伯温的“人有四戒”,极富人生哲理。
勿夸夸其谈;
勿好为人师;
勿轻言人短;
勿斤斤计较。
至今读来,仍然精辟至致。做人真要做到这个境界,亦实为不易。这个做人要诀,我是常常对照检讨的,却仍深感欠缺,应当多多努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