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蜀人,对不确定的事情做回应,经常会说“玄”“有点玄”“玄得很”。历史上有一种学问叫“玄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门显学,直到宋朝被“理学”取代。
那个时代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人民生命没有保障,读书人就坐而论道,“闲谈胡扯”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在思想领域里大家都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得到尊重,而不是以“圣人”言论为上,以竹林七贤为代表,讨论人与人、人与地和人与天的关系。
最早提出“玄学”思想的人是严君平,名遵,字子陵,西蜀邛崃人(公元前86年--公元10年),西汉道学家,思想家。原名叫庄遵(也称“庄子”,我们现在知道的“庄子”的形象和故事就是战国时期的庄子与庄遵两人的共同体),因避讳汉明帝刘庄,改姓为严君平,这个绝对是他自己没想到的,自己称呼自己了近100年的名字,后世却叫自己“严子”,在九泉下没人认识一定是寂寞的。
古时候自己取名还不一定有用,遇到和皇帝名字相同,自己还得改。就是先朝皇帝遇到后朝皇帝也得改,比如唐玄宗,遇到康熙皇帝之名"玄烨",也改名叫唐明皇。
严君平
“玄学”在唯心或唯物论这个简单哲学体系下不合适宜,现在成了一门迷信学,提到玄学就是玄幻贬义的代名词,犹如全民崇尚穿绿色衣服的时代,哪个男人穿了花格子衣服就是流氓样,现在每年都变着法子出不同的花格子,成了流行色。
“玄学”实际是一门探究万事万物间以及万物与人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和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并不是迷信。是以《老子》《庄子》《周易》为依据,以“玄”为最高范畴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对天地人,宇宙日月星辰、农作物动植物自然、人的性命等内在规律问题进行探究的一门学问。
“玄学”理论体系的提出和建立核心人物是严君平和扬雄,来源于《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来扬雄还写了专著《太玄经》进行阐述。严君平的代表作《老子指归》里讲:“我犹为身者非身,身之所以为自身者,以我存也。而我所以为我者,以有神也。神之所以留我者,道使然也。”
首次提出一个是物理形式的自我,就是肉身的自己;二是精神层面的我,即意识领域的自我,这个是意识领域的我的提出,抽象出了“形”“意”的认识论。西方在1600年后由法国人勒内·笛卡尔提出“我想,所以我是”,即“我思,故我在”。
十万言的《老子指归》对道学理论进行了实证,探求自然规律,提出了人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有了理性和感性的区别。中国特有的养生、气功、武术、象术、医学、文学艺术、民间科学等独具中国特色的技术形式,就是“玄学”理论这个土壤结出的硕果。
比如,武术,中国讲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因为有这个“气”的理论和修炼,可以让一位个子很小的人力大无比;西方是拳击,更多是靠本身的力气大小。再如,中国艺术领域讲一个“意境”,说一篇好文章是“形”“神”兼备,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美学理论。
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领域,还有太多的未知事物。比如西方人提出的四维空间,时空隧道,只是一个假想,人类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认为它们是存在的。
比如“波动说”认为波的传播需要媒质,光在真空中传播的媒质就是“以太”,按照“玄学”理论,这个“以太”就是“气”。现在每个人的住房都有一个叫“玄关”的地方,就是从屋外到里屋的通道。
“玄学”运用在自然领域,就是中国朴素的科学思维方式,从西汉一直到宋朝朱熹的“理学”确立,在长达1200年时间里,作为一门显学指引中国文明高速前进,使得中国人在探究自然领域的科学技术领域遥遥领先于西方。中国古代科学家或多或少的都从玄学中汲取营养和启发,从张衡到沈括都是玄学理论的受益者和践行者。
南宋朱熹打着重塑孔孟儒学的旗帜,打到了以严君平和扬雄为首“玄学”,建立以四书集注为蓝本的“理学”,得到了靠武力夺权的明朝朱棣皇帝的全面贯彻。试想如果没有这个“性本恶”的明成祖,理学还不一定会成为主流思想。
自此中国人思想被钳制,智商高的文化人都学朱熹阐述并咀嚼了一番又吐出来的所谓“四书五经”,将与自然科学相关联的逻辑分析与研究的玄学踢出了主流学说,使得中国人在理学的控制下,人们自由的思想被禁锢,逐渐走向衰落。
大家知道中国科技史上有个“李约瑟之问”:为何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为何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其答案:一是朱熹的理学理论得到认同,严君平扬雄被打倒,探究自然科学的玄学被丢弃;二是西方正好吸收了古代文明和中国的先进科技文化思想,出现了中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此时中国是元朝到明中后期)。
中国和西方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正好走向了相反的两个方向,中国摒弃了已有的正确道路,借1000多年前的所谓正统儒学,站在统治阶级角度添加了愚民禁锢的思想,让中国走向了衰落;而西方正好借鉴了古代和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打破了压制欧洲1000多年的神学,思想得到解放,树立了现代文明。
作为西方人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是国际上公认的中国问题专家,他研究中国后认为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900年代,中国一直处于封建统治时期,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只是朝代在不停的更替。为什么就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因为他永远也明白不了中国的“道”“玄”的含义和价值,他自己给自己的问题做出了很多种答案,至死也不满意,在这个问题上,他是“死不瞑目”的。
其实,朱熹所谓的“理学”要继承孔子儒学的正统,也是幌子,朱熹的理论其实是汉朝经典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升级版,三纲五常也是董大师提出的。儒学经过朱子的提炼和解读,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的一门治国愚民具有极强操作性的理论体系,所以文革期间打到“孔老二”的理论,实际是打到董仲舒和朱熹的儒学理论。孔子本来的“仁政”还在文化的废纸堆里睡大觉,谁也没有打倒它,它根本就没站起来,一直躺在冷宫里。
儒学的本来要义是构建一个“大同”社会,“上可治国、中可齐家、下可修身”,每个社会阶层的人按照“仁”的原则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同时用仁爱包容的心对待他人,社会就和谐了。历史上的秦朝和元朝都不是“仁”学说的好学生,以法家为纲领的秦朝统一了中国存在不足20年,差点统一世界信奉穷兵黩武的盖世英雄成吉思汗建立的元朝不到100年(有效的统一时间不足50年),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儒学是治国之学,不是立国之学。今天,大家又兴起了国学的热潮,其实是各种理论和认知在学习解读孔子本来的儒学。
当然中国传统学说与艺术不是理性分析得多,就是科学理论的东西更多,技术量化分析的较少,人不同理解不同时代不同认知不同。国家太大人太多“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难免泥沙俱下,中间伴随着庸俗低劣迷信方术,犹如中医一样,高手治病,庸医要命。
作为一代玄学大家,自然有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比如在现在成都人民公园旁还有一条“君平街”,据说是他的占卜算命的地方;支矶石街曾有君平井,民间传说就更多了,在邛崃彭州广汉都有传说故事流传。书载50岁后君平隐居在郫县平乐山讲学,这个地方据说当年是富有人捐款兴办的民办学校,和“文翁石室”这个官学形成了蜀国文化教育两大阵地,铺设了“蜀学”辉煌的历程。
严君平曾经将“王莽篡汉”“光武中兴”题于璧上,提前20年做了预测,这个地方今天还有严君平墓地。据说,文革时期红卫兵打开墓地(将近两千年都没人去掘坟,只有红卫兵敢干)发现不是他的真身,现在邛崃君平乡,还有一座无名的土坟茔据说是君平墓。笔者曾亲自去看过,在一条臭水沟旁边,一片竹林下,当地人介绍说那个坟茔一直在长大,料想严君平这样的大师能掐会算,说不一定又不是他的真身墓。严君平是否有后代呢?这个问题书圣王羲之也写过这样的疑问!
当然,严君平还有一个得意的弟子:扬雄,字子云。严老师被当时人所知并被崇敬,也是因为扬雄的宣传和推荐,看看每一个成功的老师背后都有一个(群)优秀的学生,比如孔子和朱熹。
“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无以加之”乃圣人也!
一生不仕的严君平,本姓庄,名遵,谓之“庄子”。
下一篇
周易属相婚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