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开天辟地独一篇易经。洞察天机,神悟人性,启迪人生,改变命运。易经读懂了也就接近死亡了。通观人的一生,生只是一个过程,死才是终点;有只是一个形式,无才根本。在一般人看来易经读懂的人都疯了,就是这个道理。
易经读懂的人都疯了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这本人人皆知却又深奥莫测的古老经典通篇都在讲什么?其实归纳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不可不变,不可乱变。
一、不可不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评论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以为说。”宋代理学家程颐指出:“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现代著名学者章太炎也说:“变易之义,最为《易》之确诂。”
可以说,《周易》揭示了宇宙万象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而“变”正是《周易》的灵魂。
《易传�6�1系辞》中提到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生生之谓易”,这也是《易经》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生生”也者,乃生命繁衍,孳育不绝之谓也。“生生”二字,前面的“生”表示大化流行中的生命本体,后面的“生”为生命本体的本能、功用与趋向。通俗点讲就是,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革故鼎新才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所以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
既然外部的万事万物都随时在变,那如果做事还拘泥固执,不懂变通,又如何能成功呢?
正如《系辞》中所言:《易》之“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不能视为僵化、固守的经典要籍),唯变所适”。
据《宋史》记载,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此时一位叫杨畏的人,嗅到了变法的政治气息,于是拜倒在王安石的门下,不遗余力地鼓吹变法的好处。他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受王安石的举荐,官职也似火箭般往上升。
不久,王安石变法的死对头,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逐渐占了上风。杨畏立刻调好风帆,调转船头,载着满满的阿谀奉承,赞美之词驶向司马光。
谁知,风云变化无常,司马光执政一年就去世了。杨畏立刻把矛头转向死去的司马光,一阵乱刺,转而依附保守派文彦博、吕大防、刘挚等人。因此得到刘挚的大力推荐,官职也得以高升。
但当吕大防与刘挚发生矛盾时,杨畏再三思量,果断的向实力大的吕大防伸出援助之手,重重打击了对他有提携之恩的刘挚。
事情还没完,当宋哲宗亲政后,变法派又在哲宗的支持下重新夺回优势。杨畏,又恬不知耻的向变法派靠拢,极力赞美变法,得到哲宗的重用。当时的宰相章惇也很信任他。
但当杨畏看到章惇与中书侍郎李清臣、知枢密使安涛不和时,他又暗中依附李、安,挑拨、教唆李、安反对章惇。后来,他这种投机狡诈,趋利逢迎的嘴脸最终被识破,被削职赶出朝廷。
像杨畏这种人,一生都像墙头草一样,见风使舵,为逐私利。对得势一方阿谀奉承,讨好巴结;对失势一方毫不留情,任意践踏。此类无德无义、反复无常的小人,不仅自身下场很悲惨,死后也令世人所不齿。
《易经�6�1小过卦》曰:“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意思是说:“不能遇合阳刚却超越了阳刚,无安栖之所的飞鸟遭受射杀之祸,故而凶险,这就叫做灾殃祸患。”
后文进一步解释道:“‘弗遇过之’,已亢也。”意思是说:“‘不能遇合阳刚而超越了阳刚’,是指其过分已达到极点,再危险不过了。”
这就是告诫我们,凡事都要有个度,不可太过分,要懂得适可而止,否则超过了这个度,过犹不及,必将发生灾祸,后悔也来不及了。变化同样如此。如果你一直变,变到连原则都不要了,这不叫变而叫反,就成了离经叛道。
三、择势变通
有人要问了,既然不变不行,变得太快也不行,那究竟应该如何拿捏好变的尺度,又该如何变呢?其实《易经》中早就告诉我们答案。
《易传�6�1系辞》中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还解释到:“变通者,趋时者也。”“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就是告诉我们,变通要合乎时宜。
孔子一生遭遇险境与侮辱,却每次都能死里逃生,并化解侮辱为动力,归根到底在于他不拘泥死板,是一个极懂得变通的人。
有一次,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十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喝不上。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管肉的来路不明,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来换了酒,孔子也不问酒是怎么搞来的,端起来就喝。
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
子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
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呀!”
还有一次,孔子与弟子云游于郑,被反对儒学的一个权贵抓住,要求他们立刻离开郑地,并且保证再也不传授儒学,不然杀头。
弟子都很为难,只见孔子毫不含糊地当场保证,而后立刻上路。
但当他们一离开郑,就马上着手进行讲学事宜。弟子很不了解地问老师:
“老师不是教我们讲诚实信用吗?既然已经保证了不再讲学还继续照做?”
孔子笑道:“请问儒学有没有错?既然没有,那么郑人的要求就是无理的,对无理之人就应该用无理的办法,那与无理之人约定就不必认真了。”
在变与不变,如何去变的问题上,孔子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如果一味地刚直,一味地守信,一味地疾恶如仇,不仅做不好人,处不好事,自己也将受到伤害。
所以,有时候来一点虚与周旋来应付也未必就是老于世故,圆滑取巧的问题。关键是要看你对什么人,处什么事。正如《易经》所说:“顺乎天而应乎人”。
总结来说,变通之法就像古语所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处理各种事物时都要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一格,甚至逢大势不践小诺,处大事不拘小礼,从而达到变则通,通则灵,灵则达,达则成的理想效果。
易经:为什么真正读懂的人那么少?原因在这
其实比起其他的四书五经,好像对于易经的争议是最大的,仿佛从有了这本著作开始,质疑和支持就一直不断的发生,那么这是因为什么呢?我们到底要不要学习易经呢?
其实比起其他的书籍来说,小美觉得易经所涵盖的层面更加的广阔一些,从天文也好,人性也好,或者是家庭做人,你想学的,你想看到的,只要你打开易经,其实就能有所感悟,但是也因为这样,每个人看它的想法都不同,所以就充满了争议和讨论。
可能我们一直以来提倡的都是整齐划一的教育理念吧,所以易经这种集百家于一身的书籍,总是有人喜欢就有人讨厌的,千人千面嘛毕竟,作为古书能够流传至今,一定是有它存在的理由的,但是本来喜好这种东西就是难以琢磨的,所以不喜欢的人多了,这样的书籍自然也就渐渐的被埋没。
首先我们的易经其实一般的人都是看不懂的,要经过多次的阅读,以及对于人生有一定的阅历和感悟,才能够了解其中的道理,但是即便如此,它的卦象它的很多深层次的道理,没有经过一定的研究,就只能看懂那些很表层的东西。
一件事情,如果你对于它只停留在很表面的层面上,你当然无法理解它的好,它的成功啦,只能是自己擅自的揣测出来的,自以为是的道理罢了,真的要学懂学通,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上文小美也说过,易经覆盖的层面非常的大,所以很多人对于它的理解,很大的程度上是来自自己的师傅或者长辈的传承,你一个人想要参透这其中的道理,还真不这么容易呢!
但是也说不准,你就是那个最有潜力的人呢!毕竟每个人对于每个事件都存在不同的理解,我一千个读者,大概就会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们大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挖掘其中的奥妙所在,说不定你的领悟比其他人还要显得更加的透彻和高深一些呢!
本来嘛,这种事情,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以你有所求,很有可能就会在其中得到你想要的答案,我想这就是自己读书的乐趣和心得所在吧!
这本书原本也是一个创新的书籍,不管是放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如此,所以我们如果想要真的去理解,还真没有这么容易,毕竟它高瞻远瞩的程度已经超乎了我的想象,所以乱解一通的人有很多,但是真正能够说出所以然来的人很少,这也是为什么易经到现在为止的文献解释那么少的原因,因为实在是太高深了。
所以如果你感兴趣,当然可以读一读,但是在你没有真正的理解之前,我们都不应该随便的评论,甚至拿这些东西去哄骗世人,就失去了我们原本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