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一海洋馆在鱼身上写满百家姓的消息引发热议。
网友小棠在参观后,通过社交平台发出了自己的困惑:“一个鱼缸里所有鱼身上被写满了百家姓,让游客找自己的姓,找寻和大海的缘分?”同时他认为,海洋馆应该是向大家传递、科普保护海洋动物理念的场所,这种在鱼身上人为写字的行为与保护动物的理念有点背道而驰。也有网友表示,鱼身上一个大大的红字,我第一眼看上去就觉得有点怪,不太舒服……
对于这样一个“姓氏鱼”的展览项目,工作人员表示,既是想增加一些互动性的元素,也想着在一些科普活动中,更加吸引小朋友的注意从而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
但在鱼身上写字,很容易让人想到“到此一游”的乱写乱画,甚至想到古代对犯人的一种叫黥面(墨刑)刑罚。对于这样一种隐喻“不文明”行为,很难能将其与文创科普联系起来。
而且,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姓和氏本身就是文明进步的产物,将姓氏写在鱼身上,既不尊重姓氏,也不美观,影响到鱼儿本身的自然观赏状态。
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相对低级的文创科普项目,无法导人向善,而且很难起到科普的作用,难道我们没有更好的转播载体,偏偏要用一条鱼来让孩子记住一个姓。再者,黄色的鱼配上红色的字,毫无美观可言。
从民俗角度来讲,民间素有“丹书不祥”之说。而且古代判决死刑的人,会用鸡血在其押号上写上名字,后来演变为用红字书写。《西游记》中民有阎王爷用朱砂笔勾画生死簿之说,被朱笔勾掉的无疑被判了死刑。这并不是封建迷信之谈,而是流传下来的一种民俗,这在当下依旧是很多人的共识,用红色书写别人的姓氏名字,都是一种不尊敬的做法。
如此一个科普基地,为了让一个处在角落的鱼缸引起人们的注意,想了一个最为蹩脚的办法。鱼儿就是鱼儿,自然的状态本身最美,为什么偏要“画蛇添足”呢?作为一个科普基地,以这样一种不文明的做法吸引人的注意,如何传递文明和保护生物的理念?
“小聪明”的背后要“大智慧”支撑,如果只是为了博人眼球,那就只能沦为“自作聪明”的笑话。
陆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