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人生 > 正文

晋州各乡村村名传说,长知识,收藏赶紧的!

一、晋州镇:原名城关镇,1988年更名晋州镇。为县城驻地。位于县境中北部偏西,石津运河、石德铁路、沧石公路横经镇境。镇政府设于城内朝阳街西段北侧。

东关:在原城墙外东侧,现东胜路以东,朝阳街以北。村委会设在东关街路北。

南关:居民主要分布在原县城南关一带。村委会设在向阳路东,河北轴承石北邻。

西关:居民主要分布在人民商场西侧。村委会设在西关南街。

东街:居民主要分布在新华书店以东,东胜路以西。民国37年(1948)全城南北划界分三村,定名东街。

中街:居民分布在辛街与新华书店街之间。民国37年定名中街。

西街:居民主要分布在辛街以西车站街以东。民国37年定名西街。

赵村:相传明洪武三年(1370)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建村,赵为大户,故名。

西李家庄:明永乐二年(1404),山西洪洞县李氏迁此建村,因处城西,称西李家庄。民国34年(1945)改为李家庄。1981年为避重名,复用旧称。

宋庄:明朝,因段姓人众名段家庄。民国末年宋姓人数多,遂改名宋家庄。后与秘家庄合并,称秘宋庄。1966年复分两村。1981年避重名,改为宋庄。

秘家庄:位于县城西附近,明代取名城西庄。民国末年秘姓人多。易名秘家庄,后与宋家庄合并,称秘宋庄。1966年分村复置。

刘家庄:相传,明代一刘姓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来,租地主土地,田中竖起许多写有“刘”字的木桩作标记,后刘氏人口渐多,故名。

陈庄:清前建村,本县周村陈姓一家迁此定居,以姓取村名称陈家庄。1981年避重名,改称陈庄。

张庄:明弘治十三年(1500)水灾,姚家庄一张姓村民举家迁至村北高土岗上另立新村,称张家庄。1981年为避重名更名张庄。

姚家庄:明代建村。山西洪洞县民迁来,多姚姓,故名。

二、总十庄镇:位于县境南部,驻地总十庄村,距县城21公里。西邻赵县,面积37.43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

总十庄:明朝为总管庄、十字路两个自然村,民国30年(1941)并为一村,故名。

盐厂:明朝建村,当时居民多以轧食盐为生,故名。

盐厂寨:无。

射佛头:相传,西汉更始二年(24),刘秀避兵时夜行迷路,见一兔,引弓射之,兔带箭逃奔,追里许失其踪,遂驻营,见箭镞在石佛身上。驻营处名留箭古营(现属营里乡),射兔处称射佛兔,又名石佛兔。后改射佛头。

孔目庄:无。

武邱:据本村唐代碑记载,原名五业村,明燕王朱棣扫北时村庄被毁。后由山西六安府迁民到此建村,因有五个沙丘,取名五丘。后改武邱。

东钓鱼台:明朝建村。因始建于滹沱河漫流地区的高地上,故称钓鱼台。至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老鸹窝张氏迁来,人口陆续增多,遂分南、北钓鱼台。后河道改南北正流,村庄被淹,居民分迁东西两岸,西岸名西钓鱼台(今属周头乡),东岸名东钓鱼台。

庞古庄:明永乐年间庞姓自山西洪洞县老鸹窝迁此建村,名庞家庄。后因村庄渐大,他姓增多,为表村为古时所建,改为庞古庄。

官庄:无

枣园:建于明朝以前。因产大红枣得名大枣园。后改为枣园。

毛家寨:相传,明燕王扫北时,原籍江苏江宁府可容县南阳村部分士兵留此建村。因村小,皆为军人,故名。

永丰:原名涕泗沟。因位于古滹沱河南侧河沟附近而得名。相传过去屡遭水灾,光绪三十二年(1906)一位姓夏的县官来此说:“涕泗沟”三字都带三滴水,犯有水灾。后便改名为永丰,以表免除灾祸,永保人寿年丰之意。

八里庄:相传唐代村西有一佛寺,因寺内僧人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得名霸王庄。明永乐二年(1404),山西洪洞县民迁来后,为避名不雅,改称八里庄。

三、马于镇:位于县城东10公里处,驻地马于村,南靠石德铁路,设有马于火车站;北邻沧石公路,交通便利。辖14个行政村。

马于:明永乐二年(1404)建村。时有崔、马、范、于、瓮五姓,因姓马于人数多,故名。

东赵家庄:清初,本县捏盘赵姓迁此建村,名赵家庄。后分为东赵家庄和西赵家庄。

西赵家庄:同东赵家庄。

东捏盘:东、西、北捏盘原为一大村,古称安基店,又名涅盘集,一条斜街长五华里,是冀中一带以皮革交易为主的商业中心。明天启二年(1622)六月二十三日,滹沱河水溢,冲涅盘集为两段,分为南北两村,称南涅盘、北涅盘(今属周家庄乡)。后“涅”改“捏”,并分南捏盘为西南捏盘和东南捏盘。1980年东南捏盘改称东捏盘。

西南捏盘:无

南冻光:相传南冻光与北冻光原为一村。明正德年间,因骤降大雪丈余深,居民几乎全被冻饿而死,剩余两户人家南北各自立村,南边的名南冻光、北边的名北冻光。

北冻光:无

孟家庄:明永乐年间孟、赵两姓迁此建村,孟姓人多,故名。

束李庄:清初,本县西家庄部分居民迁此建村,亦名李家庄,清末名东李家庄。因东邻束鹿县,后改称束李庄。

前彭头:宋代前,前、后彭头为一村,名彭头。金宋交战,村内仅剩徐、于二姓,各自立村,徐姓居南,名前彭头,于姓居北,名后彭头。

后彭头:无

吕家庄:元代由吕姓所建,故名。

南辛庄:无

北辛庄:无

四、小樵镇:驻地小樵村,位于县城东北9.5公里,晋深公路和樵营公路在此会合。辖12个行政村。

小樵:据传,元末明初水患,此地汪洋一片,时有南北一大一小两个土岗露出水面,人称为“礁”,人们在土岗上定居,分别取村名大礁、小礁。后“礁”改写为“樵”。

大樵:无

四常:相传,元末明年初,因地势低洼,四条大街遇雨雪常积水,房屋常有倒塌。居为村命为“四常”。

泉渡:据传,因汉刘秀在此渡滹沱河而得名。

东龙化:相传,东、西龙化原为一村。始建时街道弯曲,形似龙,取名龙化。后人增村扩,析为东、西龙化。民国中期重合一村,民国23年(1934)又分。

西龙化:无

七给:清代,村庄有7个村口,连通7条通往外地大道,且村形似鸡,故名七鸡,后改写为“七给”。

光灿:无

长召:无

万庄:唐代由几个小村合并而成,为表数量之多,故名万庄。

彭召:无

五、营里乡:驻地营里村,位于县城东南23.5公里,处县境最南端。东与辛集市接壤,南与邢台地区宁晋县相连,西与赵县毗邻。

营里:原名留箭古营(来历见总十庄镇射头),1968年简称营里。

东平乡:据传,汉朝王郎赶刘秀路经此地,王郎引弓射刘,当地人说听到了箭的声响,遂把村名叫作“听响”。明弘治间改为平乡。1961年将此自然村划成东平乡、西平乡、北平乡3个行政村。

西平乡:无

北平乡:无

宋家庄:由宋姓所建,故名。

胡士庄寨:原新庄,因距胡士庄(今属河头乡)近,明朝更为现名。

张十字庄:始建时仅张姓14户,名张十四庄,清朝改为现名。

鲁家庄:无

大尚村:相传,汉王郎赶刘秀时,刘秀的马死在宁晋县司马村,魏家口的人把马肉吃掉,附近一大一小两村的人见到肉却吃不到,感到生气、伤心,因而把较大的村称“大伤心”,较大的称“小伤心”。后改为大尚村、小尚村。

小尚村:无

南位家口:据传,南位家口与北位家口原为一村,称“为嘴”。明朝由于战乱,居民死伤很多,唯留魏姓部分人口,故改村为魏家口。同期,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村庄逐渐扩大,后分为南魏家口和北魏家口两村。后“魏”省写为“位”。

北位家口:无

六:河头村乡: 驻地河头村。位于县城东南19公里。面积24.69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

河头村:滹沱河原从村边流过,清初小南海暴发洪水,由此入河,故名。

胡士庄:明代胡姓建村得名。

王石碑庄:相传一姓王者居于此,死后,人们立一石碑作纪念,故名。

马坊头:传说,西汉末年王郎赶刘秀时,刘秀逃过一村至一片芦苇中遇狂风,天昏地暗,不辨路径,勒马停下,马吃起芦苇来,当马咬住最后一片叶子时,竟上蹦下蹿,长嘶起来,刘秀以为马疯了,回头一看原来是王郎又追来了,便策马奔向东南。从此,该村名为“马疯头”,后转音为马坊头。清朝曾改名安澜镇,后复称马坊头。

庄合寨:清时为庄头、庄头寨两个自然村,民国27年(1938)并为一村,故名。

河沟村:明代该村建于滹沱河南岸沟区之风,故名。

chai鼓张家庄:因张姓迁此后以chai鼓为生,且鼓大音响,故名。清代曾名张家庄,清末改南张家庄,后复称现名。

西张口:相传,汉朝王郎赶刘秀途途经该村西侧,刘的马四蹄岔开张口长鸣,故取西张岔口,后简称西张口。

七:周头乡:驻地周头村,位于县城南14公里。西与赵县、蒿城县为邻,辖10个行政村,面积37.56平方公里。

周头: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太原府雁山关和洪洞县移发到此,因村址在当时的滹沱河畔,故名洲头,后“洲”改为“周”。

赵兰庄:据郑家簿载,明初,滤沱河水泛滥,赵姓一家在水上搭起高大窝棚居住,水撤建村,取名“赵家窝棚”后增阑姓,取双方姓氏为赵阑庄,后来,“阑”省写为“兰”。

蒋家庄:原与周头为一自然村,后滹沱河水泛滥,冲毁村庄,部分蒋姓迁至村南高地安家,名蒋家庄。日军侵占晋县期间曾更名蒋家寨,日本投降后复旧称。

贺家寨:明宣德五年(1430),陕西西安府蒲城县西居家村民徒居晋州,以姓取村名贺家寨。

西钓鱼台:明朝建村。因始建于滹沱河漫流地区的高地上,故称钓鱼台。至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老鸹窝张氏迁来,人口陆续增多,遂分南、北钓鱼台。后河道改南北正流,村庄被淹,居民分迁东西两岸,西岸名西钓鱼台,东岸名东钓鱼台(今属总十庄镇)。

东小留:明永乐年间,东、西小留为一自然村,称小留庄。清雍正年间滹沱河水淹没村庄,居民迁到附近东、西两高坡重建家园,称东小留、西小留。

西小留:明永乐年间,东、西小留为一自然村,称小留庄。清雍正年间滹沱河水淹没村庄,居民迁到附近东、西两高坡重建家园,称东小留、西小留。

郭家庄:原名康家庄。明永乐年间,郭姓增多,更名郭家庄。

东大留庄:相传,元朝时为军队养马场,明初山西洪洞县民迁此定居,取名留庄寨,后分东、西二村,称东大留庄寨,西大留庄寨。后省“寨”名东大留庄、西大留庄。

西大留庄:相传,元朝时为军队养马场,明初山西洪洞县民迁此定居,取名留庄寨,后分东、西二村,称东大留庄寨,西大留庄寨。后省“寨”名东大留庄、西大留庄。

八:东里庄乡:驻地东里庄,位于县城南10公里,辖14个行政村。

东里庄:无

南小吾:相传,西汉末年,王郎赶刘秀。刘避兵在此求居,北边村庄不留,南边村庄不许,唯中部村庄允其避居。刘说:北边小(小视)吾,南边小吾,唯中间佐吾也。由此得村名北小吾、南小吾、中佐。

北小吾:相传,西汉末年,王郎赶刘秀。刘避兵在此求居,北边村庄不留,南边村庄不许,唯中部村庄允其避居。刘说:北边小(小视)吾,南边小吾,唯中间佐吾也。由此得村名北小吾、南小吾、中佐。

中作:相传,西汉末年,王郎赶刘秀。刘避兵在此求居,北边村庄不留,南边村庄不许,唯中部村庄允其避居。刘说:北边小(小视)吾,南边小吾,唯中间佐吾也。由此得村名北小吾、南小吾、中佐。中佐后改写为中作。

李家庄:因李姓多而得名。

彭光:原名朋广,水泛毁村,重建后于清朝改名彭光。

南寺闾:原来寺庙较多,且处东寺吕与西寺之南,故名。

马家庄:原名楼家庄,后来居民以养马为主,故更名马家庄。

西里庄: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民迁来定居。且东与东里庄相望。故名。

大里丰庄:原来与今南赵庄、郭家庄(今属周头乡)为一大村,一条大路连成东西一线,号称“祁家大街”,后滹沱河泛滥,人口大部分迁出建村,剩余者仍沿用大里丰庄。

南赵庄:始建时名宋家庄,后赵姓迁入,其人数渐多,改称赵庄,清时曾东赵庄。后改称南赵庄。

郜丰庄:原为郜家庄、小里丰庄两个自然村。郜家庄因仅居郜姓得名。郜姓绝,李姓迁入,曾改称李家庄;小里丰庄因北邻大里丰庄,且村小得名。民国29年(1940)曾与大里丰庄并称里丰庄,民国36年析出,与郜家庄合并称郜丰庄。

打绳庄:原名新家庄,后因居民多友打绳为业,改称绳家庄,清朝易名打绳庄。

大石家庄: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十来户迁此定居,名十家庄。清代改称大石家庄。

九:桃园乡:驻地桃园村,位于县城南8.5公里,西与蒿城县小常安乡、北楼乡相邻,辖14个行政村。

桃园:无

袁家庄:原名柴家庄。明朝靖难之役时,一袁姓从军者驻此地。后建村,名袁家庄。

前赵七子:唐代,赵夏日、赵冬曦兄弟七人同中进士,故名赵七子。后滹沱河泛滥,冲村为南北两庄,分称前赵七子、后赵七子。

聂村:明代靖难之役使村毁人亡,外地迁民居此,修井时发现一石碑,碑文剥落,只见“聂”字,推断此村为“聂”姓创建,故名。

张家庄:明正德年间,相古庄两户张姓迁此立村,故名。

鸣鹤庄: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苏店村迁来田、李二家。定居后建起一养鸡舍,据此称野鸡庄,后改雅称鸣鹤庄。

西赵庄:无

韩庄:明代燕王扫北时,此地百姓惨遭杀害,仅一韩姓幸免,以姓取村名。

纪庄: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小西关纪、张两姓人迁此,取村名为纪张,后改为纪庄。

周元方:宋朝末名周家疃。明弘治十四年(1501) 被洪水冲没,西徒三里,改称新周元方,后去“新”字。

相古庄:无

前里明甫:无

后里明甫:无

十:杨家营乡:驻地杨家营,位于县城东南17.5公里,东与辛集市交界。

杨家营:原名刘氏庄,元至正二十年(1360)红巾军据此庄为城,名南营,后因首领姓杨,改称杨家营。

马坊营:原名魏氏庄,元至正二十年(1360)红巾军据此为城,名西营,后改为吕家营。

古城寨:西汉时为临平县城。后省临平县。因其地属鼓城县辖,故名鼓城寨。后改“鼓”为“古”。

东贾庄:传说,古时曾似于此建中京。一老翁黎明前村外拾粪,听到盖房声和人的对话声。老翁感到惊奇,学了一声鸡叫,把此事冲此,取村名假鸡庄。明代改为贾庄。因西有一贾庄,故名东贾庄。

西贾庄:无

大沙庄:明初建村于大沙滩上,故名。

小沙庄:明初建村于沙滩上,因东有大沙庄,故称小沙庄。

尹家庄:清代由尹姓立村,故名。

程家营:无

赵家庄:无

十一:东寺吕乡:驻东寺吕村,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

东寺吕:明永乐间本村建有寺院,按所处方位,定名为东寺闾。后“闾”简写为“吕”。

北寺:原与东寺吕为一体,1961年划村北端一部分独立建村,故名。

西寺:明永乐间本村建有寺院,据所处方位,名西寺间,后简称西寺。

安家庄:建于明朝之前。因安姓较多,故名。

小石家庄:明永乐间,本县龙化村石姓一家三口迁至此地。因村小故名。

仁义:据传,明初滹沱河在此急转弯,形似称钩,名称钩湾,又称湾里。后村民捐银修庙,更名仁义村。

马坊:明洪武年间,此地为军队牧马场。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建村,定名马坊村。后简称马坊。

宿生:无

新风:原名古儿庄,清末易名古儿村,1965年改为新风。

董家庄:明朝,因董姓为大户而得名。国民期间并入东寺闾,1962年分置。

段家庄:明朝段姓从山西迁此立村,故名。

王家庄:元朝王、郝、李三人同迁此地,结为兄弟,王为兄长,以其姓为村名。

崔家庄:建于明代以前,崔姓大户,故名。

十二:赵魏乡:驻地赵魏村,位于县城西南4公里,西与蒿城毗邻。辖12个行政村。

赵魏:南北朝至唐朝,赵、魏为县内两大姓,此村为唐大臣魏征故里,故名赵魏。

庞表:原为庞召、表业两自然村,表业系唐代魏征的别业。民国23年(1934)合并得其名。

孙家庄:因孙氏建村而得名。

东子城:原与西子城为一村,名紫城。为隋朝廉平县治所。后析为东、西紫城。后将“紫”简为“子”。

西子城:无

南古底:原与北古底为一村,建于明朝前,因处滹沱河堤岸,取名固堤以示堤防竖固之意。至明正德年间,滹沱河迁徒改道,又称故堤,表河堤旧址。后分南北两村,改写作南顾底、北顾底。后“顾”简写为“古”。居全县地势最高点。

北古底:原与北古底为一村,建于明朝前,因处滹沱河堤岸,取名固堤以示堤防竖固之意。至明正德年间,滹沱河迁徒改道,又称故堤,表河堤旧址。后分南北两村,改写作南顾底、北顾底。后“顾”简写为“古”。居全县地势最高点。

高疃:无

赵八庄:无

茹家寨:传说,明代靖难之役时,有河南邮州麝香村8名茹姓士兵定居,故名。

楼底:据传,明代前,有娄氏兄弟定居,开荒种地,把所垦之地名为“娄地”,后人取娄氏奠基之意,改名楼底。

邵庄:据传,明永乐年间,邵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为东营。同时,一邵姓由河南邵家庄迁至东营西,名西营。两营同姓,并称邵庄。

十三:东卓宿乡:驻地东卓宿村,位于县城东10公里,东邻辛集位伯镇、新垒头乡,樵营公路南北穿过。辖15个行政村。

东卓宿:无

西卓宿:无

东石村:无

西石村:无

北白滩:明永乐年间南、北白滩为一村,原名为仁化里。后因滹沱河水泛滥,居民部分南移。改名南白滩。留下的居民更村名为北白滩。

南白滩:明永乐年间南、北白滩为一村,原名为仁化里。后因滹沱河水泛滥,居民部分南移。改名南白滩。留下的居民更村名为北白滩。

南彭家庄:相传,原名霍家庄。元代彭姓迁入,且人口渐多,改称南彭家庄。

北彭家庄:明初名北庄。永乐年间彭姓迁入,人口渐多,到清代改为北彭家庄,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曾以此为寨,活动在晋县东北一带。

前屯:无

后屯:无

后儒林:据传,原名千家店,村西有圣人殿,因读书人多,即改名儒林村。明朝时,一赵姓御史在村南建新村,名前儒林;原儒林村改称后儒林。清代,前、后儒林曾并称“于林村”,后复分为后儒林、前儒林。

前儒林:据传,原名千家店,村西有圣人殿,因读书人多,即改名儒林村。明朝时,一赵姓御史在村南建新村,名前儒林;原儒林村改称后儒林。清代,前、后儒林曾并称“于林村”,后复分为后儒林、前儒林。

冻河头:清光绪《晋州志》载:西汉更始二年(24年)刘秀被王郎追赶,“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至滹沱河,候吏还曰:‘河水流澌,无船不可济’。秀使王霸往视之,霸恐惊众,还即诡曰:‘冰坚可渡’。遂前至河,河冰已合,乃渡,未毕数骑而冰解”。因之留名冻河头。

北尹家庄:清康熙三年(1664)西曹村尹姓一户迁此立村,取名北尹家庄。

南田:无

十四:周家庄乡:驻地周家庄村,位于县城东4.5公里,辖6个个自然村(分10个农工商联合公司管理站)。

周家庄:明代前周姓建村,故名。

刘靳庄:(第一站)原为东刘家庄、靳家庄两个自然村。民国期间,为便于设保甲,两村合并,称刘靳庄。

南王家庄:(第七站)无

北王家庄:(第六站)无。

东张家庄:(第八站)无

北捏盘:村名来历见东捏盘,(分为第九站,第十站两个行政单位)。

十五:东宿乡:驻地东张村,位于县城东北5公里,辖3个行政村。

东宿:东宿原名东宿村,宿村原名西宿村,均由宿姓建村,又依其所处方位而得名。相传西汉王郎赶刘秀时,刘曾先后以二村为宿营地。后将东宿村改称东宿,西宿村易名宿村。

宿村:宿村原名西宿村,东宿原名东宿村,均由宿姓建村,又依其所处方位而得名。相传西汉王郎赶刘秀时,刘曾先后以二村为宿营地。后将东宿村改称东宿,西宿村易名宿村。

东张村:据传,唐代张姓所建。因处蒿城县张村之东,故名。

十六:陈家庄乡:位于县城东北12.5公里,驻地陈家庄村,东与辛集市仁慈乡为邻,辖8个行政村。

陈家庄:由陈姓建村而得名。

寺头:唐贞观时,陈家庄建有大寺,此村位于大寺东头,故名。

盘石:相传,从前有兄弟二人,由本县彭光迁此定居,为表永不返回的决心,故名。

阎村:明永乐年间,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阎村。

东留章:无

海滩:明代,滹沱河溢,冲积为滩,水撤后迁民于滩上建村,故名。

塔鲁:清时为南,北塔鲁两自然村,清末又析出西塔鲁,成三村。民国23年合并为一村。名塔鲁。

大旺:相传,东汉时刘秀曾在此张网打鱼,该村故取名“大网”,后改大旺。

十七:田村乡:位于县境东北部,驻地田村,东与辛集市小辛庄乡为邻,北与深泽县耿庄乡、西河乡接壤。距县城14.5公里,辖9个行政村。

田村:无

泥安:无

西旺:无

北旺:原与南旺为一村,名北旺,清康熙年间,滹沱河水泛,村被冲为南北两段,分称南北旺、北北旺。民国23年后合亲称北旺。民国29年复分。民国34年改为南旺、北旺。

南旺:原与南旺为一村,名北旺,清康熙年间,滹沱河水泛,村被冲为南北两段,分称南北旺、北北旺。民国23年后合亲称北旺。民国29年复分。民国34年改为南旺、北旺。

常营:相传,金、宋交战,常屯兵于此为营地,故名。

庞村:由庞姓所立而得名。本村明代万历年间的铸钟上即有庞姓记载。

东曹:原与西曹为一村。相传,古时此地居民信处为一关岗,名千家寨。寨内疾病流行,人们无法生存,便逃出定居,逃往寨东定居者为东逃,逃往寨西为西逃,后演变为东曹、西曹。

西曹:原与西曹为一村。相传,古时此地居民信处为一关岗,名千家寨。寨内疾病流行,人们无法生存,便逃出定居,逃往寨东定居者为东逃,逃往寨西为西逃,后演变为东曹、西曹。

十八:槐树乡:驻地槐树村,位于县城北6公里,辖12个行政村。

槐树:明人前,此处有一大古槐,故名。

相邱:民国《晋县志》载:“北齐左光禄大夫魏收葬此,谓之相邱”。清代曾分前、后相邱。后合并复称相邱。

北赵家庄:明正德年间,有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赵家庄。清代曾分为前、后赵家庄两村。清末并称北赵家庄。

泥马:相传,该村与附近一些村庄曾统称千家店。南宋初,赵构失利逃走,其马被金兵射伤。此时一老翁献马一匹,赵构急驰渡河南下,行至千家店村喧的白龙庙,下马进庙朝拜,见一泥马四蹄滴水,细看与老翁所献马相同,便急出庙来,所骑马已无踪影。为报宝马之恩,改白龙庙为白马庙,改该村为泥马。

周村:明永乐年间,周、陈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周姓人众,故名。

南白水:据传,此原为滹沱河道,白水一片。东汉初,几户人家在河南定居,故名。后与北白水(今属祁底乡)等村统称千家店。明代,复分称南、北白水。

小彭:原属千家店。明初天灾兵祸,成为无人之境。后山西洪洞县彭、何、刘三姓迁来,初搭茅草棚御寒,故名小棚。后彭姓从多,改名小彭。清代曾名小章,后复名小彭。

南张里:民国中期南、北张里为一村,称张里村。民国23年(1934)后分为南张里、北张里。

北张里:民国中期南、北张里为一村,称张里村。民国23年(1934)后分为南张里、北张里。

前祖祥:无

后祖祥:无

龙头:建村时名龙头。金、宋交战时,金兵常宿营此地,欺压百姓。居民根据这里沙地旱田,起风飞沙弥漫的特点,改名沙头。后金兵误听为“杀头”,则不敢在此宿营。1981年定名龙头。

十九:元头乡:位于县境北部,驻地元头村,距县城4.3公里,辖7个行政村。

元头: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民迁来,在高地上建村,且都是农民,故名庄稼顶。后迁至菜园地头,改称园头,后写作元头。留村:据传,明代靖难之役,此地人口伤亡惨重,但乱军仍有斩尽杀绝之势,紧要关头,一老人带当地特产——芫荽(香菜)献礼,乱兵停止屠杀,留下此村,故名。

雷陈:明代建文年间,有雷、陈两户避乱兵至此定居,取名雷陈。

北张家庄:明永乐年间,张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处县境北部,故名。

于家庄:明永乐年间,几户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故名。后于家犯抄斩罪,改姓徐,改村名为梧桐林,后复称于家庄。

教公:宋代前,街道呈曲线形,人称弓形街,村名叫弓,后改写为教公。

小铺:居民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后开店铺做买卖为生,因村小,故名。

二十:祁底乡:位于县境最北部,驻地祁底村,距县城9公里。辖6个行政村。

祁底:原滹沱河流经此地。明初祁姓三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在河堤上建村,名祁堤,后改称祁底。

管洽:北临滹沱河。

河阴:原属于千家店。明代靖难之役后,只剩翟、雷、阎、焦四姓人家,从雷陈、光灿迁入刘、齐二家,废千家店名,独为一村。因座落于滹沱河南,故名。后曾分为东、西河阴两村子,民国23(1934)并称河阴。

龙泉固:相传原为东龙沟、西司马、王家庄三村。此地有两口井,旱涝常有水,称其为“泉”,清道光年间,一风水先生称其为龙井,言若井能永固长存,必给人福寿。后三村并称龙泉固。该村原属无极县,因临滹沱河,1956年七八月间连降暴雨,河岸坍塌,整村塌入河中,原村西部居民迁河西,另命村名。留东岸的靠堤建村,仍称龙泉固。同年,划归晋县。此后在政府支持下,全村南迁千余米重建家园。

北白水:据传,此原为滹沱河道,白水一片。东汉初,几户人家在河南定居,故名。后与北白水等村统称千家店。明代,复分称南、北白水。

侯城:县境北部较大村庄之一。1947年11月底,朱德往此村,总结攻克石门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