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易经术数 > 正文

周易下经卦象(易经各个卦象)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周易下经卦象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易经各个卦象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三十一卦 咸卦

我是郑宏鹏,樊登读书会隰县分会会长,每天一篇文章之073。

咸卦是第三十一卦,《易经》下经第一卦。

《易经》上经第一卦是乾卦,第二卦是坤卦,因此上经是以天地开始的;下经第一卦是咸卦,第二卦是恒卦,讲的是人道。

“咸”即“感”,咸卦的卦象是泽山咸,上面是“泽”(兑卦),下面是山(艮卦)。在一个家庭中,兑卦为少女,艮卦为少男,少男少女在一起就会迸出火花,产生感应。恒卦为雷风恒,上面是雷(震卦),下面是风(巽卦),震卦为长男,巽卦为长女,长男长女在一起意为结为夫妻,是永恒的。因此,先儒们认为上经偏于讲天道,下经偏于讲人道;但我认为上经是以天道讲人道,下经是以人道讲天道,天人合一。

《序卦传》解释: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有了天地然后产生万物,有万物了就有人了,人分男女,有男女就结为夫妻,有了夫妻然后就有了父子,有父子了然后就有君臣,有了君臣就有了上下的观念,于是就制定了礼仪、次序、伦理、道德规范。所以“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经过咸卦少男少女的相互感应,就有了长久的夫妻之道,因此下经第二卦是恒卦。

“咸”和“感”就差一个“心”字,“咸”是没有心的感应,“感”是有心的感应,二者有何区别?我琢磨少男少女在一起,更多偏于生理的感应,有人说爱情就是激素,是“荷尔蒙”、“内啡肽”、“肾上腺素”、“多巴胺”,这些是难以长久的,咸卦没有心的感应就是偏于无意识的感应。后面“恒”卦有“忄”(心),有心感应才能长久。咸卦的感应是从下往上、偏于生理上的自然纯真的感应,只要感应是从内心发出并变为情感,就非常可贵。

我们来看咸卦的卦辞:

咸,亨,利贞,取女吉。

咸卦有所感应是亨通的,守正道是有利的,娶这个女人是吉祥的。这说明咸卦少男少女的感应是感情的开始,只要坚持住,并且守正道,就是吉祥的。“取女吉”:“女”是少女,少男娶了少女结为夫妇就是吉祥的,这是从无心感应变为有意去相亲相爱,发展为夫妇之道。

《彖传》解释: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咸卦说的是感应。“柔上”指上面的兑卦,兑卦只有一根阴爻,属于阴(柔)卦;“刚下”指下面的艮卦,艮卦只有一根阳爻,属于阳(刚)卦,这就是刚柔相和:柔在上刚在下,阴在上阳在下。

“二气感应以相与”:阴阳二气互相感应和合,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止而说”:止于喜悦,“止”为下卦的艮卦,“悦”为上卦的兑卦,少男少女在一起互相感应,非常喜悦;“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艮卦这个少男甘居于兑卦这个少女的下方,这是亨通的,符合正道,所以娶这样的少女是吉祥的。少男甘居下位,说明男人尊重女人,这样的关系是非常好的,阴阳二气就会感应。

然后《彖传》进一步发挥,符合正道感应还要推而广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这里从少男少女逐渐推广为天地,天地如果感应,万事万物就开始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圣人与百姓的人心相感应,天下就太平了;“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所以观察咸卦如何感应,天地万物的所有情况就可以表现出来了,也就是知道天地万物是从何而来了,这就是感应的重要性。

学《易经》要重视感应的意识,并变其为感应的能力。《易传》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学了《易经》,要“无思无为”,“无思”是没有思虑,“无为”是不去妄为;“寂然不动”,非常静寂、安宁,是不动的,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有感应,“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能感应到天地万物所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情况。

我们要学会《易经》阴阳感应的能力:对于人而言,是男人和女人的感应;对自然界而言,是天地、日月、天和万物的感应。作为领导者,要从内心和下面的人相感应,要有意识地修炼感应的能力,静下心来慢慢感受与天地万物相通,“天人合一”。

“咸”是无心、本能地感应,“感”是有心、有意识的感应,万事万物都要经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无意识的感应过程,所以下经是从咸卦少男少女的无意识感应开始,然后少男少女结为夫妇,有了家庭,然后就有了村、乡、国家及整个天下。推而广之,天下如果能相互感应,就能达到和合、和平、和谐。

我们再来看《象传》解释: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山上有泽,咸”:咸卦的卦象是山上面有沼泽。山本来从山脚到山顶都是实的,而这里山尖上有沼泽,说明山中间是空的,沼泽里有水,山和水可以互相感应;水偏阴,山偏阳,阴气下降,阳气上升,阴阳之气相沟通感应,就构成了咸卦,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也是这样,天之气往上,地之气往下,是天地相感应而沟通。

“君子以虚受人”:君子要按照这个卦象用虚心的态度来容纳众人。山头空出来才能容纳沼泽,才会有水,所以君子要放空自己,用虚心来容纳众人。“虚”,谦虚是第一步,谦虚宽容才能感应。前面讲的《系辞传》说“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抛弃已有观念、思维方式等,放空自己,才能接受新鲜事物,才能感应。好比一杯水,如果已经装满了,就无法容纳其他水;只有这杯水被倒掉,才能装下新鲜的水。因此,“实”不能 “受人”,“虚”才能“受人”。

伏羲而后推出哪六十四个卦象?!

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 各卦的含意可参见:周易上经三十卦一览及周易下经三十四卦一览。 《易》中的八经卦﹐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 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 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 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 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 既济﹑未济。

为什么《易经》上经有三十卦?下经有三十四挂?

《易经》体系看,卦与卦之间的关系也不是杂乱无章的,64卦的排列顺序体现了阴阳对应,一般是互为综卦排在前后位置。唐代易学家孔颖达将卦序的系统规律性总结为“二二相耦,非覆即变”。就是说每一组卦的两卦之关系不是覆(两卦卦画相颠倒),如屯与蒙,困与井;就是变(两卦卦画完全相反),如坎与离,中孚与小过。易卦的这种内在联系还表现在卦名的含义上,如乾与坤、泰与否、剥与复、损与益、革与鼎、既济与未济即是,它们之间都是阴阳的协调与和谐,相反相成。不仅如此,64卦也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上经始于乾坤,终于坎离。“乾、坤者,阴阳之本始,万物之祖宗,故为上篇之始而尊之也。离为日,坎为月,日月之道,阴阳之经,所以始终万物,故以《坎》《离》为上篇之终也。”《序卦传》给我们描述了万物生于天地,经过蒙昧时期的成长,最后活生生地展现出来;下经34卦从咸恒开始,咸为交感,喻指男女婚配交感;恒为恒久,喻男女白头到老。“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序卦传》),从人到家庭、社会渐次展开,充满矛盾、纷繁复杂,既济与未济表示事物相对完成又没有终止,无穷无尽。思维的和谐性、系统性在这里得以清晰体现。

请简述下易经的卦象原理。

《周易》卦象、卦义是一个密切相联系的贯串系统,确认宇宙与自然之运行有其整体性、联系性与不可分割性,彼此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相互控制与协同的功能。太极、八卦、河图、洛书乃时空统一论与整体观,而八卦定位是宇宙空间关系的缩影。“易”则为宇宙运动的根本法则,“不易”则为宇宙存有的重要表现形式,太极与八卦代表字宙的全息律与宇宙发生学之哲理推衍。宇宙、自然、四时之变化皆传出其不同的信息,易卦象及卦爻辞,即在传达此中信息之表征。20世纪前25年,相对论与量子论震撼了整个世界,而六七十年代之后,即是系统思维与宇宙全息思想之发展期,此中之特点,即是从全面、整体与系统的眼光去分析问题,不再循还原论之步伐,一再地去将万物还原为分子、原子、基本粒子或是夸克等等,因为要了解宇宙并非全在剖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结构是什么,而是在整个宏观上,去思考彼此系统间的联系和运作关系。当代系统论即具有整体性、联系性、目的性与环境层次性之科学哲学。 八卦系列,除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外,亦代表人身之器官、家庭组织之成员。在卦象结构中,以阴阳二爻代表宇宙万物组成之基本要素,每一卦象作为一个整体,八卦和六十四卦构成一系列动态的循环性,六爻从初爻到上爻,依次相递,迭次排列,代表事物由始到壮到究(终)的运动过程。

事物发展到上爻为究,又折返由初爻开始,始卒若环,辗转不穷。重卦为多层结构的相互排列,其中涵有天、人、地之代表,亦寓有子母系统之交递。在八卦结构中,每一经卦都是由一个三爻组织的子系统为基础,八个子系统形成四时矛盾的结构,象征宇宙本是由正、反、隐、显之矛盾与对立中,彼此相反相成。八卦系统亦代表八个方位与空间标识,试图以空间整体与时间序列相配合,期与四季、年月以及宇宙周期相互协应。《周易》亦代表宇宙自然之信息,蕴含了宇宙间一切普遍存在对立事物的信息,表达了一中之多、多中之一、一多无碍的理事圆融体系。阳爻“一”与阴爻“——”是宇宙动能的要素,肇始自乾元或太极之大能,然后由一而分、由分而合。八卦可视为传输信息的编码符号,各皆具有其形象之特定定义,重卦则是扩展了的信息码组,此重卦中有二组信息码,分为上下、内外或往来之称。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系统地表达了各种信息,包括了自然信息、社会信息、人事信息、心理信息、生理和病理信息等等。六十四卦可无限发展,展开其无限平方之推衍,更代表宇宙由既济到未济之开展与不断创作。至于筮数、筮策,更可视为透过人工密码,以揭示万象、万事、万务之发展消息,从中以定吉、凶、悔、吝。

当今电脑透过数位与设定公式可加以控制,而整个宇宙与自然行列,亦有其控制系统与控制机制,倘无控制之机制与秩序,则宇宙与自然必紊乱一片。太初造化之时,宇宙乃一片混沌无序,然后由无序进入有序,由不稳定系统走人稳定系统,此中冥冥之间,即寓有控制之机制,使之相反相成,由互补而旁通,《易经》六十四卦即是有序之机制,每爻与卦象,都构成相互控制之关系,倒卦、错卦、综卦、交互卦,彼此相互交递而密切联系与控制,违背了易象、易义之控制系统,而擅自妄为,终必招致困厄之命运。宇宙结构本是一耗散结构的系统,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周易》所描述的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系统。所谓阴阳相摩,八卦相荡等之相互作用,一切自然系统都由无序走向有序,当控制能力衰弱时,复由有序走向无序。而《易·艮卦‘彖传》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说明宇宙、自然、人生,一切都应按时间之规律去决定,否则必生其反效果。宇宙是个全息系统,所谓全息乃指小局部之中包含有大整体的信息,且可重演再现其原形,由此发展而来的理论,称为全息论。[2]我们研究《易经》,可知其中蕴藏了极丰富的全息思想。因易卦包罗万象、触类旁通,二仪中包含有乾元或太极之信息,而四象中包含二仪之信息,八卦中同样包含太极之信息,而卦爻之与单卦,单卦之与重卦,重卦之与六十四卦,在在地部分中寓有整体,整体中寓有部分。

《周易·系辞》:“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此说明了八卦的产生是天地人三才概括抽象的结果,《系辞》与《说卦》更进一步认为八卦六爻之结构乃天地人统一的体现。六十四卦之象数系统即是宇宙自然和天地人的缩影。每一爻为最低层次的全信元,每一卦为较高层次的全信元,乾坤则为统括一切卦之全信元,八卦则为高层次之全信元,而六十四卦则为统摄万有之最高层次全信元,而归摄于四象、两仪、太极为宇宙全息母。易理与易数相通,而易象则与万象相旁通,这反映着宇宙整体的全息系统,而成为宇宙规律的全息缩影。总之,易之卦爻象是时间、空间之统一,是对宇宙行程的概括和总结。《易》之中有创生之理、时空绵延(duration)之理、万有相互关系之理、正反矛盾相生相克之理以及阴阳相补之理,可用之于推测天文、气象、四时变化以及生化物理、数理之演变,更能推及社会、人事、婚姻、家庭、商贾买卖、各种人际交涉、军旅作战等各方面之信息,可说是用之不尽的信息库,贤者见之为之贤,不贤者见之谓之不贤,端在所用者之大识与大慧。浅学者得之以为预测身家性命之荣华通达,大智者得之则用之于治国平天下,或为人排解困惑、医人之痼疾,所用者一,但其所藏者不同。要之,乃如人人深山采宝,随所入之深浅而有所差异,自不可同日而语,况且,以《易》测吉凶,有远超个人身家性命之价值者,《易》之为用乃为天下的大谋,而非仅为个人之参赞,对于个人而言,若不知谨守其中之律例,则多读亦无益,遑论占卜。

周易的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首先,实际上易经只有36个卦体,平均分配上经18,下经也18。

复次,上经中,乾坤,颐大过,坎离 六个卦是交错的,而不是倒覆的,这个六个卦指示天道,故在上经。而下经中,中孚小过,(既济未济,此两卦特殊,既是交错又是倒覆的,故不列出了。)此两卦是指人道而言,故在下经。易经明天道而推人事,于此可见也。

复次,上经30,下经34,正好为4,此4为四时之意,暗指人道效法天道,应从四时变化出参求。。。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