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的皇帝曹髦,作为少年天子,非常热爱学习,重视学习,有一天他来到太学,把专家们召集起来进行了一场围绕周易的学术研讨会。
曹髦,图片来自网络
一.易经为什么有三种?
皇帝发出第一个问题:“据说易经之书有三种,夏有《连山》,殷有《归藏》,周曰《周易》,这是为什么呢?”
专门研究易经的专家淳于俊说:“夏商周三代,文化观念有变化,发展,各方面的事业、体制有新的情况。所以各个朝代的专家们也根据与时俱进的理念,对易经进行了发展。易经的易字,就代表着宇宙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之中;而连山,这个书名蕴含着易经的道理非常伟大,像大山上侧漏的连绵云气一样,链接天地之间,而《归藏》这个书名的意思,是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最后归结,收纳于其中。”
《归藏》,图片来自网络
二、伏羲造八卦的表述可否更改?
孔子雕像,图片来自网络
皇帝又问:“假如伏羲是在燧人氏的基础上创造了八卦,孔子为什么不表述为燧人氏死后伏羲创造八卦呢?”
也许这个问题太八卦,连专门研究易经多年的淳于俊也无法开口。
三、孔圣人和郑玄谁更有谦虚的美德?
罢了,皇帝又问第三个问题:“孔子为《易经》写了《彖》、《象》两篇解释,郑玄作了注解,虽孔子和郑玄历史地位高低不同,但他们所解释的对象都是《易经》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现在我们看到的《易经》的经文和《彖》、《象》没有连接在一起,而郑玄的注解却和经文在一起,这个问题,先生你是怎么看的呢?”
《周易》,图片来自网络
淳于俊回答说:“郑玄的注解和经文合在一起,是为了方便学习者翻阅。”
皇帝紧接着问:“郑玄的做法假设确实是方便学者的话,那孔子为什么不为读者着想也这样做呢?”
淳于俊回答说:“孔子是担心自己的注解和经文相混淆,不便于读者了解周文王的64卦象的原义,所以没有进行合并,这正体现了孔圣人的谦虚美德。”
帝曰:“照你这样说的话,那么为什么只有郑玄这家伙那么不谦虚呢?”
淳于俊回答说:“万岁,这个问题太过复杂,臣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四、生态环境对古代政治有无影响?
探讨完郑玄和孔圣人是否谦虚的问题后,皇帝又问了一个偏的冷门的问题。他问:“易经的解释‘系辞’里有一句‘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按此推论,在皇帝之前的伏羲时是没有衣裳的。但是作为圣人都能让天下得到教化,而文化制度差异却这么大呢?’”
垂衣而治,图片来自网络
淳于俊回答说:“万岁,这个问题想来应该是三皇时期,环境保护得好,动物多而人口少,所以用动物皮毛来做遮羞羞,数量绰绰有余;而发展到了后来,动物papapa的速度比不上人类,所以动物皮毛就不够做衣服穿了。所以《易经》等说,圣人垂衣裳而天下治,也是与时俱进的体现哈!”
五、易经中取象是否有严谨的逻辑性?
皇帝又问:“易经中又讲乾坤的乾字,象征天,又象征金属,玉石,老马,为什么乾这个字可以包容这么多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物呢?”
淳于俊回答说:“万岁,圣人画八卦象征万物的时候,有一定的随机性,其关系或远或近,近取俯拾即是的身边之物,远则海角天涯的某些事物,目的都知识为了说明道理而已。”
讨论完围绕易学的重大问题后,曹髦愉快地和专家学者们讨论了其他相关经典,最后发表总结讲话:“各位大小臣工,各位大小先生们,你们还得加强学习呀,对《周易》这样的经典,就应该常学常看,常思考哈!”
玄学成为魏晋时期的显学,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