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关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易经》这部书,在我们中国文化的地位,有几句名言可以形容,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学问中的学问,哲学中的哲学。”最高最高的思想,四书五经一切中华文化思想,都来自《易经》。
以上内容摘抄自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的第四章,易与天地准。
学习周易之前,我个人建议先去把南怀瑾老先生的《易经系传别讲》和《易经杂说》这两本书看完。
为什么?
首先南怀瑾老先生是国学大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造诣很高,只要看过他老人家的几本书,读者自然就知道了。他写的这两本《易经》方面的书,是以一个老师教学生的方式深入浅出讲学习《易经》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引导你如何思考,如何学习易经,里面没有掺杂太多功名利禄。易经相关的书籍我个人看了也不下百本了。一多半是复制粘贴,书里也有部分是作者自己的认知,自吹自擂想要证明自己很牛逼的占多数,以此获利的占大多数。而教你如何思考,如何学习的太少。并且,受限于作者本人的生活背景以及人生经历,他对易经中一些卦辞,爻辞的理解也是非常的有局限性。
有的读者会问,易经不就是占卜吗?也对,也不对。易经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象,数,理。易经并不仅仅是能占卜,堪舆也就是说通常说的风水,这些仅仅《易经》中术数和象的部分。而占卜风水这些术数内容,自古以来从业者鱼龙混杂,江湖骗子比比皆是,真正的大师也大有人在,普通人很容易被骗。术数内容学精了很难,记忆力要非常好。古代物质匮乏,信息闭塞,很多天资聪颖的人缺乏学习的条件。当今社会国富民强,有这样的资质的人才基本都是学霸去上清华北大了,没人学习这么枯燥无味的内容仅仅是为了糊口。天赋不够,记忆力不好,如果不是兴趣所在,单纯为赚钱的话,做外卖小哥都比这个赚钱。
小编自己因为是兴趣所在,也曾十分认真的学习了术数的相关内容,奈何记忆力不好。记不住数量繁多的基础知识,要知道小编自己可是理科生,上学时期尤其擅长做数学题。每次解卦解错了的时候,都自我安慰到,我只是兴趣爱好,还好不靠它吃饭,不然要饿死的。想要拿这个做为职业的话,要象,术,理同时学习,否则难有大的成就,最多就是糊口度日而已,不如干其它工作。当然兴趣爱好则就另当别论了。
普通人我们就了解下《易经》的哲学思想,学习一点易理的哲学思想就好了,学习如何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就可以了,我以后更新的内容会侧重说《易经》易理的内容,术数和象的内容也会加一些进来,会简单的点到即可。因为我的术数学的也不怎么样。
在春秋孔子之前,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学习《易经》中的易理哲学思想,学习治国安民的方法。直到孔子出现以后,孔子把易经这本书的位置推在了群经之首,这才有了后面的四书五经。易有三圣,第一人是伏羲画卦;第二人是文王姬昌演六十四卦,第三人就是孔子,孔子为《易经》写十翼。小编觉得孔子写十翼很重要,但是我个人认为最难能可贵的孔子非常推崇易经这本书,把它的位置放在群经之首。《易经》正是因为孔子的推崇才会被后来的读书人重视起来。孔子的中庸思想正式来源于易经中的哲学思想。
有读者会问,那我看孔子的书就好了,为啥还要学习《易经》的古文呢?《易经》的古文好难啊……
我个人觉得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因为孔子的不藏私,孔子明白了易经里的哲学思想后,没有藏着掖着,而是有教无类的是拿出来告诉大家要学习《易经》,把《易经》这本书的位置放在群经之首。要知道在古代是一个,父传子家天下的社会。一个祖传秘方,还不传外人,传男不传女,这样的思想现在也有。光这点孔子真的很伟大,不然现在我们可能都没有机会学习《易经》,只是一本占卜术数类的书籍而已。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有智慧的人,有多少人像孔子一样,看明白了《易经》会大方告诉他人,你要看这本书,出仕做官一定要看这本《易经》。古代的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考四书五经,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我们现在看《易经》里面的很多爻词都是说的是,王假有有庙,建万国亲诸侯,王用三驱失前禽等等这些爻词好像和普通人的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能这么看就对了,因为《易经》的易理,在古代就是给统治阶层的士族阶层阅读的。而士族阶层是不需要考虑温饱问题的,都是高大上的“治国安邦”之类的理想。
孔子告诉大家要学习《易经》,这算是师傅领进门吧,修行还要看个人的。小编自己学习了几年的易经易理,我认为还是要看周文王姬昌给易经作的卦辞。后世的文人雅士没有几人有文王那样的经历以及取得成就, 包括学易经之前的孔子。有史料说孔子是60岁学习易经,也有说70岁的,还有说孔子早年15岁就博览群书,早早就学了易经的,各种说法都有。我们看史料记载,孔子出仕做官,占卦得到山火贲。做官不过是是好看的装饰而已,于是毅然辞官做学问。孔子教学确实比他做官要好,在那样的春秋战国时期,即使像苏秦那样佩六国相印,也比不上孔子有教无类,收了3000弟子,把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对后世的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下面我们要了解周文王姬昌的生活背景,他个人的一些经历,以及他后来取得的成就。
周文王姬昌生活的那个时期,殷商非常强大,姬昌只是一个殷商领地上的一个诸侯。姬昌的父亲季历励精图治,对周边的戎狄部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周国势力不断扩张,引起了商王文丁的猜忌,为了遏制周族势力,以封赏为名,将季礼唤到殷都,软禁一段时间之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季礼死后,姬昌继位,是为西伯侯。后面还有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也被商王杀害,这个史料上也有提出反对意见的。我们只看这段历史资料,姬昌在位西伯侯的时间,日子过的并不轻松,后来还被抓起来在牢里关了七年。被关起的日子,商纣王分分钟都可以要了姬昌的性命。文王最后出来了,好好的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他的儿子推翻了商朝,创立的周朝存世800余年,也是世界历史上存活时间最长的王朝。我们现在看到的有古文解释的的《易经》,准确的来说叫《周易》。《周易》就是文王在坐牢的时候给没有文字的六十四卦,配上了文字。
据说后世很多文人都想从新给易经的文字修改下,但是都无从下手。我个人觉得无非就是人生还不够丰富,没有跌倒最低谷,也没有做到最高处。文王是从一个诸侯沦落到阶下囚,在时刻面临着被杀的恐惧中写出的易经。文王坐牢的时候已经很大岁数了,之后又回到西岐。等到他将死的时候,自己的封地已经非常富庶了,并且拥有极高的声望,可以一呼百应。那么看《周易》的文字,也就是看文王姬昌给易经配的文字,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看文王的治国,如何管理很多人的经验。
比如乾为天中九五的爻辞:飞龙在天,利现大人。儒家通俗的解释是:自己本身要做个“大人”,强调自己本身要有很好品行和操守。可是光有品行和操守是不够的。这个我们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会有详细的说明。
有小伙伴会问:"我不想管人啊,我就一个普通上班族,我学易经还有必要吗?答:有的。普通上班族,是被领导的一方,属于坤的方面要多些。那么你就要知道,学会好好讲话和你的工作能力同样重要。这个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也会详细的说明。
很多人说《周易》看不懂,那是因为政治家的语言是精炼的。网络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有一句说一千句是作家,这叫文采。有一句说一百句,是演说家,这叫口才。有一句说十句,是教授,这叫学问。有一句说一句,这是律师,这叫严谨。说一句,留一句,是外交家,叫辞令。有十句说一句,是政客,这叫韬略。有一百句说一句,是和尚,叫玄机。有一千句说一句,叫遗言。这段话我纯粹摘抄来凑数的,大家一乐就好了。
有兴趣的小伙伴,先把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和《易经系传别讲》读了吧